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基于浙江省慈溪、桐庐、开化3县(市)6个乡镇12个村庄144个农户的实地入户调查数据,采用统计描述和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近10年来浙江省农村劳动力入城生活境况变化、留城意愿以及影响留城意愿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农村劳动力入城生活状况有较大改善;农村外出劳动力留城意愿较高,但对自身是否真正能够在城市定居仍然顾虑较多;就业城市是否有鼓励农民工留城政策、目前从事的工作性质、工作地点、教育程度以及家庭资产规模等都是影响农民工留城意愿的主要因素.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对成都市女性农民工的实地调查数据,探究代际视角下女性农民工的留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山区劳动力转移及促进山区人口市民化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调查成都市女性农民工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等数据,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新生代女性农民工比老一代农民工更倾向于留在城市,有6岁以下小孩对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留城有负向影响,但有6岁以下小孩对老一代农民工留城有正向影响。[结论]对女性农民工整体而言,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增高,留城意愿增长趋势越显著;有融入城市信心的女性农民工更倾向于留在城市。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为基本任务,选择河南省信阳市为抽样调查对象,通过建立模型,对当前生产力条件下的农户适度经营规模作了定量分析,据此推算出农村劳动力转移率,并对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村已婚女性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诸多限制,本文选取河北省保定市8村庄的农村已婚女性为研究样本,应用prob it模型分析其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各种因素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为促进农村已婚女性劳动力转移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近年来,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已成为世人瞩目的社会热点,大量的研究文献表明,农村劳动力流动是解决发展中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有效途径,亦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必由之路。鉴于女性劳动力的特殊性,本文拟以江苏省为例,针对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中呈现的特点进行统计描述,并在计量经济模型的基础上就其影响因素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利用辽宁省农调队2001-2004年4年农村固定农户跟踪调查数据(每年有1890户农户、6580个劳动力),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女性劳动力外出打工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有农户家庭中,女性是否外出打工对家庭收入的影响是不显著的,但在只考虑有女性劳动力外出打工的家庭中,女性的外出打工收入对家庭收入的影响是显著的.说明农村女性劳动力外出打工虽然能提高家庭的收入,但并不是决定农户家庭收入高低的关键.导致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一是外出打工的农村女性劳动力比重少;二是农村女性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接受专业技能培训情况较差,影响了农村女性劳动力外出打工及打工收入:三是由于外出打工女性劳动力大部分没有专业特长,就业渠道多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和服务业.就业层次低且以体力劳动为主,收入低且不稳定.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辽宁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2000~2004年农村固定农户连续跟踪调查数据,在采用一般统计方法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计量模型,分析了辽宁省农村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女性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在不断加快,但与农村男性劳动力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影响农村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因素主要有: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年龄、家中是否有6岁及以下子女、家中是否有15岁以上在校学生、受教育程度、是否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等。  相似文献   

8.
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及其相关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及其相关影响的实证分析陈万明人们预言,21世纪的竞争,将主要是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力资源开发及其潜能充分发挥的竞争。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人力资源数量充足,但其质量却并不令人乐观,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本文试图对中国农村...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生产函数模型、面板数据模型以及排序选择模型,对农户意愿灌溉水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灌溉费用投入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农户的蔬菜种植比重、玉米种植比重和小麦的种植比重越大,农户意愿灌溉水价越低;在灌溉水价提高时如果农户选择调整作物结构或选择节水,农户意愿灌溉水价就越高。农户实际灌溉水价与农户意愿灌溉水价产生巨大差距的原因在于该流域的实际灌溉水价的变动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农村骨干劳动力培训意愿的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模型拟合良好.个人特征、家庭特征与培训特征是影响农村骨干劳动力培训意愿的三个潜变量,其影响程度依次为:培训特征>家庭特征>个人特征.培训特征中的培训内容、家庭特征中的家庭收入满意度和个人特征中的自我认知能力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始于 2 0世纪 80年代初的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促进了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移 ,推动了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在这个转移大军中 ,有相当数量的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选择了早出晚归的就地转移的方式 ,这极大地制约了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进程。因此 ,研究已就地转移的劳动力 ① 向城市迁移的意愿和影响因素 ,对进一步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本文在对浙江省已就地转移的劳动力迁移意愿调查的基础上 ,着重分析当前影响这些就地转移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有利因素和不…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产业集群成长的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实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产业集群的成长为浙江省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构筑了一种有效的空间集群地域组织模式 ,产生了良好的规模效应和相应的人口空间聚集效应 ,极大地推动了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进程 ,进而促进了农村城镇化。本文基于产业集群成长的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 ,从农村劳动力的产业间转移、农村劳动力的空间转移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和数量分析 ,在此基础上 ,本文提出了基于产业集群成长的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江苏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为例,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农地细碎化、劳动力利用以及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估计结果表明,在人多地少并存在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特定条件下,农地细碎化的存在,有利于农户进行多元化种植,合理配置并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以维持或增加农户的种植业净收入。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农村土地市场实证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农村土地市场的建设是农村市场体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实证研究了浙江省农村土地市场存在的问题和深层次原因 ,并就发展农村土地市场进行了探讨。一、浙江省农村土地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1 .交易量小。这包括两层涵义 :一是交易发生的次数少 ,二是交易地产的面积小。我们抽样调查了浙江省 1 2 0 0多户的农民 ,获得有效样本 945个。统计分析表明 :被调查者从集体承包土地 35 85 .76亩 ;其中 ,将部分承包地以转包等形式转给他人经营的只有 90户 ,转出土地合计 2 5 2 .73亩 ,上述两项分别占被调查总量的 9.5 2 %、7.0 5 %。 90户中户均转包…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工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一项实证分析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指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本文又揭示了农民工工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本文的计量分析表明,农民工工资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为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当前应进一步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经过综合测算,本文认为,当前农民工工资水平应至少提高1/3。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以往衡量农村劳动力剩余规模的标准进行了评述。这些研究成果虽然从不同角度对农村劳动力剩余的原因进行了解释 ,但笔者发现 ,这些解释都没有将农民的经济行为理解为一种理性行为 ,都没有将农民当作一个追求独立物质利益的市场主体来看待。本文则以此为出发点 ,给出了一个衡量农村劳动力剩余规模的标准 ,并依此标准对 1999年中国农村劳动力剩余规模进行了估计。在此基础上 ,笔者运用中国 3 1省、市、自治区 2 0 0 1年截面数据 ,对 2 0 0 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实际外流规模与城乡收入比例、农村经济结构、人力资本状况等影响因素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7.
进城务工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在对贵州“背篼军”这一较为典型的农民工群体的调研的基础上,对其在城市中的收入状况以及制约收入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阐述。研究结果表明,“背篼军”收入水平总体偏低,不同的个人特征(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技能及兼业状况等)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都会对其收入产生影响。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较低的人力资本存量以及缺乏有效的组织保护是制约“背篼军”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农民外出就业及遭遇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本项研究发现 ,农地经营依然是中国农民就业的主要途径。但受农村人地矛盾趋紧的影响 ,离土离乡外出就业越来越成为当今农民实现充分就业和增收的主要渠道。农民外出打工的实质是农村人地矛盾激化的一个反映。外出就业不仅使农民初步实现了其收入增长的梦想和充分就业的目标 ,还开阔了农民的眼界 ,使他们学到了技术。但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组织作后盾 ,自发外出使农民在打工过程中经常遇到许多的歧视与非礼 ,使他们在经济与精神上受到的伤害十分严重。这一伤害已严重影响到中国农民市民化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江苏省农村典型抽样问卷调查分析发现,农村环境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基础设施建设、环保技术推广、村庄环境整治等方面收效良好。但是仍然存在污水设施不齐备、耕作习惯传统粗放、环保投入不足、环保技术采纳水平和环保意识不高等方面的问题。为促进江苏省农村环境建设,提出了加大省级环保投入、完善环保技术支持、调动农户积极性、满足农户需求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对安徽霍山县和山东牟平县农户的调查资料 ,就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及其对家庭经济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在相对发达地区 ,农户的外出打工和非农业经营相得益彰 ,推动农户家庭总收入提高 ;而在相对落后地区 ,外出打工只是农户非农业经营欠缺的一种替代 ,对提高农户家庭收入优势并不明显。在相对落后地区 ,农民外出打工对提高农户低层次水平内的人均消费水平影响明显 ;农户的基本消费 (吃、穿、行 )随着家庭打工人数增加而比例下降。因此 ,农户外出打工人数的多少对提高农村家庭消费层次影响更大。流动人口外出就业对促进农村消费水平 ,从而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