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农村金融的发展对于我国这一农业大国,无疑是整个金融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而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如融资工具缺乏、资金需求与供给均不足,农业经营粗放等,最为关键的是,无论是农民承包经营的土地,还是农民的宅基地及其房屋都不能像城市土地和城市房屋一样进行抵押融资,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因此,我们提出土地资产化改革以开创农村融资新路,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更好的推进农村金融的发展,进而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我国土地金融制度的建设与基本设想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现代经济的一大特点,就是信用经济从局部领域向各个领域扩展,形成信用经济。在信用经济中,融资行为是核心内容之一,没有融资行为的存在,任何产业都难以获得有效的资金支持,取得理想的发展速度。农业也不例外。为了促进农业的高速稳步持续发展,经济发达国家都推行土地金融制度,利用土地进行融资,取得农业发展基金。 一、土地金融的内涵 众所周知,金融一般指的是货币流通和资金融通的相关经济活动。金融业务的主要内容是通过信用形式,对货币资金进行调剂和分配。土地金融作为金融业的一种形式,一般是指围绕土地开发、改良、经营等…  相似文献   

3.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土地置换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我国土地资源特点和城市规模控制、基木农田保护区划定决定了我国城市发展必然要走集约用地的道路,而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用地结构不合理状况又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提供了空间,土地置换是现阶段市场经济下调整甩地结构进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手段。发挥土地级差地租效益是深化城市改革的经济保障.推进城市土地置换应搞好城市规划,明晰产权和土地资产评估。  相似文献   

4.
土地权利的安全保障能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发达国家,由于土地私有化、各种经济、法律制度的完善,这种机制运行得相对比较好。而在中国,由于历史、传统、法律方面的各种原因,农民得不到有力的土地权利保障,因此不能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还需努力来改善这种状况,中央政府应采取一切手段,特别是法律手段确保农民在家庭承包制下的土地使用权,加强金融市场改革使农民可以方便地借贷资金对土地进行投资,支持土地市场发展,促进土地交易,加大土地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5.
土地融资与财政和金融风险--来自东部一个发达地区的个案   总被引:39,自引:3,他引:39  
研究目的:研究地方政府经营土地的风险和防范措施.研究方法:实地调查.研究结果:土地融资成为地方政府财政和城市化资金的重要来源.研究结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城市化主要表现为政府主导和城市外延扩张;发达地区政府财政预算内靠城市扩张带来的产业税收效应,预算外靠土地出让收入,成为名副其实的"土地财政";追求土地收益最大化及以土地抵押融资是政府储备土地的真实宗旨;新一轮的城市扩张主要由银行资金投放支撑,而银行贷款又是通过土地撬动.  相似文献   

6.
根据公共物品理论和项目区分理论,分析不同类型和功能的城市雨水控制利用项目的经济属性,进而讨论不同经济属性雨水控制利用项目的投资主体、融资结构及偏好。探讨雨水控制利用项目的几种典型融资模式:政府财政融资模式、银行贷款模式、资本市场融资模式、经营资源融资模式和民营资本及外商直接投资模式等,并分析了各种模式在雨水控制利用项目融资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城市土地置换开发项目费用及融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界定了城市土地置换开发的涵义 ,分析了城市土地开发项目的成本和费用构成、融资主体和资金来源 ,在此基础上 ,重点探讨了土地置换项目资本金和债务资金的筹措。文章认为 ,资本金筹措主要包括政府出资和投资入股资金两种方式 ;债务资金筹措有政策性银行贷款、房地产开发企业流动资本金贷款、地产抵押贷款、发行土地置换开发债券和借助房地产证券化等五种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8.
正土地储备作为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近20年的实践与发展,已成为调控和规范土地市场、落实城市规划、优化国土空间、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保障民生用地、服务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工具。然而,随着地方政府债务压力的持续增加,以及宏观经济发展、货币供应政策和社会投资体系的不断变化,以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为主要来源的土地储备资金模式已难以为继。2016年,《关于规范土地储备和资金管理等  相似文献   

9.
香港"轨道交通+土地综合利用"的模式是一种集地铁投资、建设、运营和沿线土地综合开发于一体的综合开发模式,是由港铁统筹开发的。从运作流程上分为项目谋划、项目明确、项目开发和项目运营四个阶段,在营造高效率的公共交通体系、促进土地高度集约、节约利用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效益。对我国城镇交通发展有五点启示和借鉴:(1)交通规划与土地规划同步进行、有机结合;(2)推进经营性土地有偿使用;(3)运用节地技术和模式,充分发挥土地的复合利用功能;(4)分层出让,实现土地利用的多元化价值;(5)拓展融资渠道,实现轨道交通多渠道投融资。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分析新形势下中国耕地整治投资实施模式与实现路径,服务于耕地整治投资与实施及合理安排土地整治工程,以促进土地整治效率,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与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1)中国耕地整治投资实施模式划分为政府主导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导型和和农户主导型三种类型;(2)不同耕地整治投资实施模式有各自的适应环境和优劣势,需采用不同的建设模式和实施路径。研究结论:将社会力量引入到耕地整治投资实施中是对耕地投资模式的重要探索,有利于创新土地整治投资模式,提高资金效率,但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完善,逐步探索适合中国特色的耕地整治投资实施模式。  相似文献   

11.
基于可持续利用的城市土地收益分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收益的分配是国民收入分配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其收益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一种可持续利用评价模型找出影响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指标,进而探讨一种有利于改善这些评价指标的城市土地收益分配模式,使其有利于促进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提出我国褐色土地整治融资渠道的建议:(1)中央政府联合地方政府对褐色土地整治进行专项的财政资助;(2)由土地管理部门建立开放式褐色土地整治基金;(3)各级政府制定各种税赋减免政策、发行环境债券、鼓励社会各界人士资助.为解决褐色土地整治融资问题,我国应坚持“谁污染,谁负责”、“谁投资,谁受益”、“政府积极参与,主动承担责任”的原则,建立一套主要由政府、污染企业和开发商共同承担褐色土地整治费用、各相关利益群体和个人积极参与融资的资金筹措机制.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历了长时间的历史发展,随着农村经营模式发生变化,土地产权赋予的权利职能并未完全体现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土地产权受到束缚的情况下,我国政府部门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促进土地使用权的权利职能,改善城市和农村在金融结构上存在的差距,缓解农村的经济贫困现状。本文将讨论如何在改进土地产权使用权能的提高下,实现土地金融模式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开发利用呈现出膨胀式的扩展,特别是在“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城市发展模式下,不仅造成社会碳排放量快速增长,而且造成土地的“碳汇”功能减弱,致使气候变暖、人居环境日益恶化。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和综合归纳法,从城市土地的利用结构、空间布局、利用规模与方向等方面,分析城市土地利用模式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城市化发展中的土地资源利用、碳排放、生态环境现状,阐述城市土地低碳利用模式构建的必要性,进而探讨构建城市土地低碳利用模式的路径。笔者认为,应从“减排”和“增汇”两方面着手,培育城市土地低碳利用观念,科学规划城市土地的功能分区,构建生态化土地利用模式,形成“政府主导、市场适应、公众参与”的城市土地低碳利用决策机制与模式,从而变革传统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实现城市建设发展的低.碳化..  相似文献   

15.
城市土地储备是一种新的城市土地管理制度,是城市土地管理制度的创新.通过对我国现有的城市土地储备模式从土地储备机构设置、土地储备资金运作方式、储备土地来源、储备土地的出让方式、土地市场的调控方式及效果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不同模式的异同,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土地储备模式,对于加速我国土地储备制度的拓展与完善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梳理并比较2018年国内外土地经济领域研究进展和研究重点,展望未来研究方向。研究方法:文献法。研究结果:2018年,土地价格、土地市场化、土地产权安排、土地征收和土地改革等是国内外共同的研究焦点。国外研究关注城市土地价格的变化趋势、土地市场不完善的原因、产权稳定性与生产效率的关系、土地改革的成效等,而国内研究重点关注农地流转的意愿和价格、失地农民的福利、产权稳定性与农业投资的关系、土地制度演化变迁过程以及集体土地“三权分置”等问题。研究结论:2018年,土地经济领域研究在土地制度变迁过程、土地流转市场新体系、土地供给、土地细碎化、征地影响因素等方面有所进展。2019年将重点关注实现乡村振兴的土地政策、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跟踪评估、土地经营权流转和融资担保制度等。  相似文献   

17.
县级功能片区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探讨县级功能片区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技术。研究方法:对比分析法,综合归纳法。研究结果:提出功能片区土地利用规划的相关概念、编制意义、编制原则、编制流程和实施管理,通过对县级功能片区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分析探讨当前城市内部跨行政区域发展模式所需的土地管理新方法,有利于统筹区域城乡土地管理、促进资源与要素在功能片区空间上的优化配置、提高各类资源的投入产出效率,有利于形成良性互动的区际关系,推动各地区共荣式发展;提出运用平均、重点和保障性三个方案来解决功能片区内土地利用指标分配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来保证功能片区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为划分功能片区功能区、解决好所跨行政区之间的利益分配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创造条件。研究结论:功能片区土地利用规划作为一种全新的区域规划,不仅适用于我国城市发展对现有土地利用规划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对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系的延伸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PPP融资模式成为了缓解政府投资压力、拓宽政府投资资金来源的最好途径。通过PPP融资模式引入私人企业的资金、管理模式以及技术,可以让我国公共项目建设更加顺利。本文将结合相关论文研究理论以及国内现状对政府投资效率与PPP融资模式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正农村土地整治是土地综合整治的重要内容。通过城镇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可盘活利用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更可提升耕地质量,促进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目前,农村土地整治仍多为政府行为,所需资金主要由自有资金(财政投入)和债务资金(银行贷款等)组成。笔者认为,新常态下,农村土地整治项目资金融资引入开发性金融的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是扩宽融资渠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及用地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发展、城市经济模式、城市集聚规模以及土地市场等因素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产生了密集型城市用地模式和分散型城市用地模式的土地集约利用;不管哪种用地模式下的土地集约利用,都应该具有区域整体视野,采用适度的规模与合理的城市形态,注重土地的投入强度、使用强度以及利用效率,促使城市精明增长和紧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