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实施后,对固定资产减值损失转回的会计处理发生了变化。财政部《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四)》对企业已经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如果在以后期间其价值得以恢复的会计处理作了进一步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张为民 《财会研究(甘肃)》2006,(4):40-41
《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会计制度)已于2001年1月1日起执行.比较原行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旧会计制度),新会计制度的特点之一就是谨慎性原则得到进一步体现。其中第五十二条规定:企业应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应计提减值准备。根据这一规定.新会计制度在旧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对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做了修订.扩大了计提范围:对或有事项确认为负债设置了“预计负债”科目:并新增了四项减值准备.即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委托贷款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4.
5.
谨慎性原则在资产减值准备审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会计处理方法可供选择时,应当采用尽可能不高估利润和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方法,使企业的会计核算尽可能建立在比较稳妥可靠的基础上。企业对所拥有的资产合理计提减值准备,对夯实企业资产,预防企业风险,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真实地反映企业经营效绩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企业可根据拥有的资产质量,对那些预期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6.
刘恩才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1):28
一、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中的运用1.计提资产减值准备(1)存货计提存货的跌价准备适应于当期的期末存货的成本比当前市价较低,从而造成了企业将面临存货的损失,将相应的损失部分应从企业资产中扣掉,计人企业的当期损失。否则将出现企业资产的虚拟计算。存货的可变现的净值与成本的差额进行存货跌价的准备,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中的应用,深入分析了其在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期产生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审慎原则或保守主义,他是指在存在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判断时,保持必要的谨慎,即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对于可能发生的损失或费用,应当加以合理估计。企业的经营活动存在风险,实施谨慎性原则,对存在的风险加以合理估计,就能在风险实际发生之前化解风险并防范风险,有利于企业正确作出经营决策,也有利于保护所有者和债权人的利益,保护主管部门和潜在投资人的利益,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企业应定期或者至少在每年年度终了,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在一定范围内挤掉权… 相似文献
9.
谨慎性原则起源于中世纪财产托管人解脱其受托责任的策略,二十世纪初至三十年代前是一项占支配地位的会计原则,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谨慎性原则逐渐成为披露相关性和可靠性质量特征的会计信息的修订性原则。我国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都把谨慎性原则作为一项重要的会计核算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 相似文献
10.
一、企业经济管理中对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财政部颁发的《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一条明确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并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笔者认为,要做好此项会计处理,必须: 相似文献
11.
12.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在年度终了对每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应计提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13.
14.
谨慎原则,又称稳健原则,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出现的不确定因素,在会计处理上采取的谨慎态度.它充分估计到可能发生的损失和风险,同时尽量少记或不记可能发生的收益,以便尽可能地把损失和风险缩小或限制在极小的范围内,以利于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允许企业的会计核算“遵循谨慎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具体内容包括:企业可采用备抵法提取坏帐准备,采用加速折旧法,对存货计价采用“后进先出法”等.另外,财政部新近下发的企业具体会计准则——“存货”(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规定允许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计价.谨慎原则的引入和运用,对于确保企业财务有承受经营风险的能力,促使企业增强自我更新和自我发展的能力,避免企业短期行为和市场经济带来的不确定因素,遏制“低估损失,高估收入”等造成的“虚盈实亏”,保护国有资产的完整,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我们也不能忽视,现行企业在具体实施这一原则的过程中所引发的某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李玉妮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4):42-43
谨慎性原则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尽可能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不低估负债或费用,尽可能减少经营者的决策风险。由于谨慎性原则本身所具有的倾向性、不平衡性以及实务操作中存在的一些随意性,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着局限性。本文对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中的运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企业和相关单位提供决策参考。一、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中的运用(一)计提资产减值准备1存货跌价准备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会计制度、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和逐步实施,作为基本会计准则的谨慎性原则被广大会计工作者和企业决策人员日益接受,广泛地运用到各种会计技术手段中去。具有中国特色的谨慎性原则主要运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对资产减值会计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杏玲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2):105-106
我国新颁发的《企业会计制度》对资产进行了重新定义,同时,强调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逐步发展了资产减值会计。《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一条明确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企业通过确认资产减值,可提高资产的质量,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19.
关于《企业会计制度》充分贯彻“谨慎原则”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归纳了谨慎性原则在新《企业会计制度》中的运用和体现,在充分认识其积极作用的同时,提出一个值得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即目前依据我国国情,会计制度既要充分贯彻实施谨慎原则,避免企业“虚盈实亏”;也应该考虑如何规范和防止企业随意、过度、滥用谨慎原则,以致过量产生不当“秘密准备金”带来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20.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针对经营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要求会计人员在会计处理上保持谨慎小心的态度,对某些经济业务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一种不虚增利润和夸大资产的方法,不多计资产或收益,不少计负债或费用,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即: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