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上购物中消费者权益保护之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上购物是一种新兴并且迅速发展的购物方式。由于网上消费方便、快捷等特点,使得这种购物方式特别被消费者青睐,越来越多的人享受着足不出户就能够带来的购物乐趣。但是,网络的虚拟性给网上购物带来了许多风险和不确定的因素。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对网络消费者的保护还很薄弱。对于在网络消费当中出现的问题,消费者往往无所适从。本文试从网络消费的特点和其所凸显的问题入手,针对相关法律制度的制定和完善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在网络购物和移动通信发展的大环境下,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发生中断日渐普遍,不可忽视。消费者做出评价及决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打断消费者的消费体验过程会使消费者原本的认知模式发生改变,进而影响消费者对其消费体验的评价。本文尝试综述国内外对消费中断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以展示自我形象和追求他人认同的社会性消费行为与日俱增,表现为奢侈消费、炫耀消费、面子消费等形式,带来了很大的社会和经济性影响。然而社会大众对此评价争议较多,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本文通过网络评帖内容分析法构建了大众对社会性消费行为的评价机制,发现消费义务是大众评价的主要关注点,消费者应多履行社会义务以提高自身消费行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一、餐饮消费网络团购纠纷的法律关系 网络团购一般可分为实物和电子券两大类。而其中多采用电子券方式进行的餐饮消费团购较易引发消费纠纷。因此,在探讨网络团购纠纷的法律关系及监管时,我们首先将研究对象集中在餐饮消费网络团购纠纷上。  相似文献   

5.
范欧莉 《江苏商论》2011,(10):37-39
本文立足扎根理论,以"您对入住的民宿有什么想说的"这一问题为扎根理论的研究范式,选取网络评价324条,构建民宿评价模型在宏观主要集中在5个范畴(经营场所、服务、客房、价格、安全),在微观上主要集中在16个范畴。模型显示消费者对于民宿的消费更趋向于体验性消费、意向消费。  相似文献   

6.
王群英 《消费经济》2006,22(3):93-95
当前,我国民办教育消费领域普遍存在着侵犯消费者权益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民办学校与学生、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消费主体与投资主体的行为目标错位,以及民办学校行为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和法律规范等。因此,为了维护民办教育消费者权益,必须制定相关法律,保障生源质量,严格市场准入,完善教育教学评价,改革民办教育产权,加强对学生的消费教育等。  相似文献   

7.
网络交易在给人们带来高效便捷服务的同时,也给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带来了诸多风险。主要反映在:消费者知情权得不到保障,求偿权得不到履行,合同的公平性和管辖权难以确认,支付安全保证困难。迫切需要用法律来保护消费者权益。政府应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严格规定网络经营者的义务,完善消费者维权的制度体系,强化法律法规执行中的行政与社会监管。以尽快改善网络消费环境,增强网络消费信心。  相似文献   

8.
《环境保护法》等环境法律体系日渐趋同的多元共治理念,渗透并引发环境法律制度体系的结构性转型;国内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的核心功能不能容纳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制度的制度功能;信用制度与信息制度错序产生的国内外法治及社会环境迥异等,决定了我国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制度健全的正当性面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网络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进行探讨,通过对网络消费者的概述以及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面临的问题分析,提出完善网络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的建议,从而切实有效地保障网络消费者权益,让消费者放心消费,安全消费,促进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网上购物已经逐渐演变为一种普遍的购物模式,成为了众多消费者购物消费的热门渠道之一,这也使得我国网络商主体地增长势头迅猛。但这种快速增长中喜中有忧,由于我国网络商主体的相关制度依旧空缺,不能较好地服务现在的网络交易发展模式,导致网络商主体良莠不清,侵权行为时有发生,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及时维系。基于此,本文对我国现存的网络商主体登记制度现状进行了剖析,针对现存问题,结合司法实践提出了具体的规制对策,试图从中构建我国的网络商主体登记制度,从而更好的维护网络市场交易秩序,保障网络交易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1.
"直播带货"作为网络购物的一种新模式,在活跃市场、促进消费、方便生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其在商品质量、售后服务、广告宣传、民事权利、交易数据等方面也存在着一些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这就需要立足法律制度、消费安全、市场秩序等维度,分析"直播带货"消费风险,提出规避"直播带货"消费风险的具体举措,以维护消费者...  相似文献   

12.
论消费信用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唱 《消费经济》2004,20(5):56-58
当前我国消费信用缺失,需要法律保护。本文首先讨论消费信用权的性质和法律特征,然后分析了我国消费信用权保护的法律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由于消费者处于弱者地位,在民法典中完善信用权的基础上,还应从颁布消费信用法、规定消费风险救济法律制度及增加失信成本等方面来完善我国商业信用权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3.
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消费主义生活方式造成了人类和资源之间关系的紧张,加剧了生态破坏、环境恶化。本文就绿色消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讨论,以期对绿色消费法律制度的健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随着我国各种消费信用业务的迅速发展,消费信用规模不断扩大,在消费者方面、商业银行和信用机构方面以及社会环境方面存在的发展障碍逐渐显露出来,而银行信贷管理中的制度缺陷、与消费贷款相关的法律不健全、市场操作的不安全性等问题亦进一步凸显。我国应加快构建并不断完善消费信用体系,努力提升公民的消费信用意识,强化法律与政府的作用,实施消费信用保证保险制度,以促使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从食品召回制度的概念与方式,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消费维权问题等角度,对食品召回法律制度特别是如何实施消费维权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刘伟  徐继强 《商业科技》2010,(36):120-120
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消费主义生活方式造成了人类和资源之间关系的紧张,加剧了生态破坏、环境恶化。本文就绿色消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讨论,以期对绿色消费法律制度的健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为营造"互联网+"背景下健康的网络消费环境,运用了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分析了建立健全网络监管的法律体系、强化网络消费市场监管力度、落实网络平台监管责任、加强网络运营商行业自律、加强消费教育和科学引导对我国"互联网+"背景下营造良好网络消费环境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B2C电子商务购物网站评价体系是B2C电子商城为消费者提供的已实施购买行为、并已接触到商品的消费者对商品进行评论、打分,以向其他消费者提供参照标准的信息体系。随着网络消费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通过网络进行商品购买交易,售后评价体系也因此成为关键的商品反映渠道之一。本文从网络消费者行为角度出发,以天猫商城为例,通过对我国主流B2C网上商城评价模式进行比较以及定性调查,探讨了其中存在的弊端,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正>什么样的消费是合理的,什么样的消费是不合理的,我们应该树立一种什么样的消费观念。重要的前提是确定合理消费的评价标准。我们认为,对消费进行评价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公正、社会生产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原则。  相似文献   

20.
由于信息不对称,相对于卖方而言消费者往往处于弱势地位,但我们可以从法律制度设置上采取最为可行的方式保障消费者的基本消费权利。应当建立向消费者倾斜的消费维权制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衡保护。因此,在制度设计中应当给予消费者更多的便利和优惠,降低维权成本,方便消费者拿起法律武器有效维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