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炜 《销售与管理》2006,(4):100-100,102
做不了行业领导者,就做快乐的跟随者,这是中小企业的成功法则之一,并没有错。然而,市场变化的速度,让中小企业有些迷茫:有时看到了市场的热点,但好不容易挤进去了,却发现财富盛宴已经上了最后一道菜,等费尽心机找到了座位,已经是残羹冷饭了,不仅没捞到油水,反而搭上了门票钱。  相似文献   

2.
<正> 此间:有专家提醒,前段时间被看好的非典商机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已有新变化,个别商品已出现滞销苗头。商家在抢抓商机的同时要警惕盲目跟风,别让商机变成危机。进入4月份以来,非典对部分行业造成严重冲击,同时也为另一些行业带来了商机,口罩防护用品、消毒用品、医药保健品等产品市场温度一路走高,许多企业纷纷进军此类市场。以消毒水为例,非典爆发前国内消毒水大多出自"威露士"、"滴露"两大外资企业,其他品牌几乎难以插足。非典疫情加重后,市场  相似文献   

3.
<正> 经济建设要防止趋同发展,这是浙江省著名的“五金之乡”永康市从自身发展的惨痛教训中得出的结论。 永康市1500多家乡镇企业中,从事五金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就超过1000家,80年代末90年代初,永康有几家企业率先生产角向磨光机、砂轮机、冲击电钻等电动工具,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打进国际市场,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问题的形成在于企业在整个新品上市进程中往往只注重了产品创意,市场研究,技术工艺和生产调试等流程性操作,而忽视了防范跟风者这个重要环节,这就给后来者留下了可乘之机。[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正>一、随时调节产品设计快速反应多变市场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成败往往就在于一个“快”宇。中小企业规模小力量弱,虽然极易遭受颠簸甚至翻船之苦,但较之大企业的庞大规模体制,又有着“船小好掉头”的快速反应优势。那么,中小企业如何才能发挥“快速反应”的优势呢?浙江一家企业在这方面做得颇为成功。这家企业曾经生产了一种烟灰缸,因为质地和造型都不错,在国际市场上很畅销。过了一段时间,产品渐渐受到冷落。经调查  相似文献   

6.
<正>从北京申办奥运成功至今,“奥运经济”一直是各种媒体上持续走俏的热门话题。许多行业、企业都迫不及待地宣称自己是奥运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奥运题材也确实给一些企业带来巨大商机。不少商品和服务因为富集奥运色彩而成为市场新宠。正因为如此,北京市相关部门正在有意识地把奥运经济当作新的经济增长点,期盼它能给已经启动上路的“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更大的正效应。应当说,这些创意和努力都是可圈可点的。  相似文献   

7.
<正> “‘五一’那天我是早上5点多起的床,直到深夜3点才睡觉,今天早上6点不到又起来了,这些天基本上都是这么过的。”定点生产过氧乙酸消毒液的山东济宁鲁源炭素厂厂长黄庆江5月2日这样描述自己的生活。 这个春天,有黄庆江这种经历的不只一个,所涉及的行业不仅仅限于医药消毒用品,SARS时期带来的非常商机有目力所及的有形商机,也有长远效应的无形商机。  相似文献   

8.
<正> 酒店档次挺高,服务员却不能随叫随到……要是有种产品,只要客人需要,无论服务员在哪儿都能立即知道就好了。这一点北京恒远盛世总经理王贵注意到、也想到了。现在,各类餐饮娱乐场所日益增多,顾客对于服务的"私人化"要求越来越强烈,却没有一个企业可以满足这个需求,有过多年外企从业经验和创业经验的王贵知道,商机就在眼前。公司经市场调研后,决定开发生产"多嘴猫"无线呼叫器,主要用于服务行业,满  相似文献   

9.
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曾对国内企业做过奥运“商机意识”调研,结果显示50%多的企业在通过多方渠道寻找机会,但还没有打开思路,不知从何处入手;还有不少企业在消极地等待当地政府布置任务,也不清楚自己能做什么。对于中小企业这种既热切又盲目的现状,各路专家在9月4日召开的2004年  相似文献   

10.
<正> 不懂国际游戏规则丢商机去年6月,意大利米兰举办国际眼镜博览会。温州企业家竞愿出2万美元的高价购买一个展位。但对方就是不愿挣你这份钱!是因为产品质量不好吗?不是,温州乃是中国的眼睛之都,质量已达到相当的水准。主要原因是,这些产品中很少有通过国际质量认证的。外方对中国的眼镜根本不了解,当然也就不信任你,外国人办展览,一是要挣钱,但更注重展会的质量,一点都不含糊!应该说,温州中小企业操作灵活,专业性也强,劳动力低廉,眼镜生产挺有特包和创造力,在国内市场上很吃香。但进入国际市场,由于不懂规则,品牌意识不强,就难免错过许多推广自己的大好商机。无独有偶,去年10月份,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联合国采购行动第一次大规模在中国举行,20多个机构几百名说话算数的官员都来了。为让这些人充分了解中国的中小企业,博览会组织者专  相似文献   

11.
渠道是企业产品营销最重要的“行走之足”,得渠道者得天下,在目前多渠道并存,新渠道不断涌出的格局下仍占有举足轻重的现实“地位”。在生产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的买方市场的年代,市场发展的定律就是这样:做品牌如果没有好的渠道,产品就一定卖不出去;不做品牌如果有好的渠道,产品也许就能卖得出去。  相似文献   

12.
<正> 中小企业贴牌一把双刃剑有利之处:1.进入门槛低,起步较容易。无论为经销商品牌还是制造商品牌做贴牌生产,中小企业都只需要集中精力于价值链中比较容易操作的一环,即生产制造,前后的研发设计及市场营销都可以置之度外,这对于受能力局限的一般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较易起步和进入的。2.市场介入浅,经营风险较小。中小企业从事贴牌生产,只需按品牌方的产品订单组织生产,产品是否为市场接受,这个风险的直接承担者是品牌方而非贴牌方。虽  相似文献   

13.
企业要想度过目前的金融危机,一定要做高端和差异化的产品《光彩》:金融危机到来以后,很多中小企业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有人将这比喻为"冬天来临",您对企业"越冬"有什么良策?黄鸣:"越冬"的最好方法是做品牌,做品牌最好的方式是差异化,做差异化最好的思路是逆向超常规的思路。首先要看清自己能做什么,为什么  相似文献   

14.
从北京申办奥运成功至今.“奥运经济”一直是各种媒体上持续走俏的热门话题。许多行业、企业都迫不及待地宣称自己是奥运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奥运题材也确实给一些企业带来巨大商机。不少商品和服务因为富集奥运色彩而成为市场新宠。正因为如此.北京市相关部门正在有意识地把奥运经济当作新的经济增长点.期盼它能给已经启动上路的“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更大的正效应。应当说.这些创意和努力都是可圈可点的。  相似文献   

15.
<正>付爱国卖过皮鞋,开过干洗店,开过餐馆,还搞过机票代理……他笑言,三百六十行,几乎都干遍了。不过,最让他看重的事业,还是眼下经营的旧电池维修项目。"不仅商机大,更重要的是环保"。雄心勃勃的他,已计划以武汉为中心,把旧电池维修铺向全国。"人人都知道创业要搞差异化,可从哪个入口实现差异化,就得多动脑筋"任何一件事物的风行,在创业者的眼中,就意味着商机。3年前,付爱国发现,不知何时,武汉的大街小巷,多出了许多电动自行车,卖电动自行车的店铺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头"。起初,付爱国也有些心动,想开家类似的专营店。"不过,人家都做时,这个市场可能就饱和了。"他决定再等一等。随后,他听说,电动自行车好是好,可一年或一年半后,就得更换电池。而换一个新电池,要花400多  相似文献   

16.
<正>我们公司主要生产F品牌的系列产品,一直追求专业线品牌的细分化产品,推出了洁面乳、爽肤水、面膜、面霜、精油等品种;同时又注重日化品牌的大众化产品,如洗发水、沐浴露等产品。精油的价格从100-300元不等,其他产品的价格从40-100元不等。2003年下半年,凭借独特的整店形象和个人护理用品专卖店的概念。杀入X市场。一场招商会下来,签单踊跃,业绩喜人。公司上下都欢天喜地,作为一个小品牌,这样的开门红能不让人兴奋吗?然而,到了2004年,市场不但没有像当初所预测的那样迅速发展,反而,加盟店名存实亡,美导下店卖多少就补多少货,甚至加盟店不愿意美导下店,根本没有兴趣继续做F品牌。市场呈雪崩状态,加盟店怨声载道,代理商因利润低而不愿意再扶持,厂家因销量低、人员费用高而进退两难。就这样又过了一年多,加盟店“死”了又开,开了又“死”,利润越来越薄。毛病到底出在哪了呢?我们还能继续做下去吗?  相似文献   

17.
阿伟 《致富时代》2013,(7):46-47
赚钱的方法千百万,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听说过吗?"放屁的生意"也能致富。尴尬商机:美女自领要做"放屁"生意董萍大学毕业后在一家文化传媒公司做文员。一次,公司组织大家去森林公园烧烤。平日里工作紧张,难得轻松一下,大家都敞开了胃口大吃。没想到第二天,董萍的肚子就一直闹毛病。在电梯里,她忍  相似文献   

18.
在IT业界,中小企业市场堪称是目前最“热”的市场之一,包括IBM、SAP、Oracle等国际大厂商都在强调其重要性。而对软件厂商来说,管理软件市场则是最有利可图的市场。因此,面向中小企业的管理软件成了诸多软件企业争夺的焦点,从SAP、Oracle到国内的用友、金蝶等都纷纷推出了针对这一市场的各种管理软件产品。不过,正如一位业内专家所言,争抢的人越多就越表明这个市场还不成熟,还处在纷乱的战国时代。  相似文献   

19.
现今的一些中小企业要与财大气粗的大企业争夺市场,在人力、物力、信誉等方面都处于劣势,难以与大企业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专家们说可利用“市场空隙哲学”的原理,为自己的产品开发市场。这种哲学的一般做法是,除了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建立更明确、更新、更特别的市场定位、形象和性格外,还要在自己的市场范围内(有时甚至是在市场范围之外)发掘目  相似文献   

20.
史蒂夫·乔布斯说他最常做又最有效的市场调查就是“在镜子面前站一站”。在他看来,设计产品的时候,不要去满世界打听什么是最好的,因为普通人不能告诉你什么是最好的,而只能告诉你什么是最普通的,依据这样的调查设计出的往往是最平庸的产品;相反,能告诉你什么是最好的只能是你自己,听从你内心的指引,你就能设计出不仅让人满意而且让人惊叹的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