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我国的经济改革是在传统计划体制背景下启动的,也是在一定的改革意识引领下发生的,但在传统政治经济学框架内形成的改革理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者运用现代经济学方法对中国经济进行分析,获得了有价值的成果。但是,我国经济学理论的转型还没有完成。为了深化市场经济的改革,如何科学地认识市场经济,怎样在经济学理论研究中体现现代精神,都需要在范式转型的前提下继续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
新古典经济学在中国转型实验中的作用有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华盛顿共识”和“休克疗法”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反凯恩斯革命的新浪潮。他们否认大萧条的基本教训,无视历史的多样性和经济的复杂性。他们自上而下设计的自由化与私有化政策,导致苏东(前苏联和东欧)经济在过去十余年间的大幅下跌。中国和苏东转型实验的比较研究,促使我们重新检验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例如均衡学派与非均衡演化学派关于经济波动本质的争论。转型萧条的惨重代价,使我们加深理解新古典经济学的误区,例如价格的线性供求理论、预算软约束理论、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理论,以及新制度经济学的趋同理论。中国基于学习、创新和分散试验的新经验,将使经济学超越均衡优化的古典规范,去探索非均衡演化的复杂经济学。  相似文献   

3.
自生能力、经济转型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   总被引:62,自引:0,他引:62  
现有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把企业具有自生能力作为暗含的前提。但是 ,转型中国家和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却因政府的赶超愿望 ,进入不具比较优势的产业而不具自生能力。当经济中大量企业缺乏自生能力时 ,实行根据新古典经济学所制定的改革或转型政策 ,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 ,而且 ,可能给社会带来巨大痛苦。本文主张 ,在分析社会主义经济、转型经济和发展经济问题时 ,放弃现有的新古典经济学体系中企业具有自生能力的暗含前提 ,把企业是否具有自生能力作为一个具体的考虑变量 ,这是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必要发展。  相似文献   

4.
课程内容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关键。在社会转型期,劳动经济学课程内容建设应该将西方劳动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关注经济现实,立足于问题研究,着眼于学科发展,为学生了解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劳动力市场的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5.
中国30年改革开放为全球转型国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照体系,也为经济学家探讨转型经济学提供了丰富的视角.文章系统梳理了经济转型理论的历史性变迁,探讨新古典经济学在建立转型理论框架中所遭遇的理论困境和内在逻辑缺失,同时着重剖析了转型经济学中存在的两大基本争议,即渐进式变迁和激进式变迁的争议以及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的争议.文章最后对中国经济改革进行了理论提炼,揭示了经济转型的中国范式的内涵及其全球意义.  相似文献   

6.
绿色经济学是在对传统经济学反思与批判的基础上,整合相关绿色理论资源、适应绿色经济实践而发展起来的经济学学科,是经济学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因素和新需求,也是重建经济学理论的新思路和新尝试。绿色经济学已在学科涵义、研究对象、基本预设、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同时亟待从学科建设角度,对绿色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参照标准、分析工具和"成本—效益"模式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绿色经济学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环境优化、推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对当下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经济转型理论评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济转型之初 ,一些经济学家基于新古典经济学信条提出 ,可以通过“激进”措施将原来的计划体制一次性破除而重建一个全新的市场经济。但迅速私有化并没有带来企业治理结构的改善和原国有资产的有效重组。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 ,中国的渐进改革却取得了成功 ,并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 ,经济转型理论开始发生变化 ,“制度演进主义”的影响日渐扩大 ,经济学家开始强调市场经济支持性制度的重要性以及制度变革的长期性 ,认为分权、激励、竞争、良好的司法和会计制度等比私有化更重要 ,并在政治经济学层面上分析了不确定性、利益集团、政府、改革秩序与步骤对制度变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章玉贵 《财经研究》2007,33(2):70-79
文章结合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理论的演进,论述了比较经济学在中国经济理论发展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文章认为,比较经济学对中国经济理论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对中国经济理论范式转换的影响,对中国经济理论的方法论的影响以及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发展的影响等。分析表明:中国经济理论是在中国经济改革的实践探索中得到检验和发展的。在中国经济理论发展进程中和改革开放形成的中外学术交流的背景下,比较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中国经济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田国强 《财经研究》2016,(10):35-49
作为社会科学的“皇冠”,经济学的学科建设在中国“双一流”建设中,尤其在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也将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以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重要的现实指导。文章首先分析了世界一流经济学科建设之于“双一流”战略导向的契合度,然后探讨了中国的世界一流经济学科建设所面临的难点及其突破点,进而阐述了中国可从哪些方面为经济学的发展和创新做出贡献。研究认为,打造中国的世界一流经济学科需要按照国际同行学术标准进行评价,所研究的问题(包括中国问题)应该是国际同行关注的问题,从而需要从完善学科分类评价体系、加强原创性研究和高层次人才集聚等方面加以突破。与此同时,针对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和创新,研究指出,对于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历史禀赋和现代价值的挖掘、具有原创性的理论研究和方法论研究创新以及基于中国经济改革发展实践的理论提炼升华,是中国经济学界可以且应该做出重要贡献的三个方向。  相似文献   

10.
关于转轨经济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主义国家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变革探索已延续了半个世纪,世界上30多个国家、1/4的人口卷入了这场探索,这些国家可以统称为转轨经济国家,它们的经济运行既不能简单地用发达经济、发展中经济来界定,也不适合用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来界定,而是体现出特有的转轨经济共性,转轨经济应该成为一个独特的研究对象,转轨经济的研究不能局限于从传统理论或已有体制的视角出发,而应该立足于转轨经济国家已经走过的实际历程。归纳可以作为规律性的东西,寻求方法论上的创新,本文对开展这一研究的初步思考以整个转轨经济国家为背景,而以中国经济转轨为个案。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的视界越来越宽,世界的复杂性已经日渐成为科学研究的中心.混沌经济学是研究经济现象复杂性的一门学科,它在方法论、时空结构、建模方法及追求目标等方面与传统经济学存在较大分歧,但在描述和解释经济现象方面更具现实性和优越性,它必将对建立在传统经济学基础上的管理会计产生影响,本文分别从管理会计的三个职能阐述这种影响.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There are three features which distinguish the global transition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both economic and political systems are the focus of radical transformation, this institutional revolution has been largely peaceful, and a pluralistic political system emerged faster than capitalism in the economic sphere. The initial conditions, for example the inherited economic structure, the macroeconomic situation and the type of economic system,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upon the pace and effects of the subsequent market-oriented reform. There are four important reasons why the state should concentrate its activity on the sphere of its natural competence. These reasons are even more important in economies of transition. The speed of the subordinate processes of transition differs which gives rise to important issues of phasing. Macroeconomic stabilisation, microeconomic liberalisation and privatisation should be implemented at a speed close to maximum. The Polish economic reform shows that a radical and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rogram introduced in an initially socialist economy, under extremely difficult macroeconomic conditions, can be successful in spite of powerful external shocks .  相似文献   

13.
"Knowledge" takes a central place in economics. This paper shows that the metaphor pervasively used in neoclassical economics to understand knowledge is that of "capital". Taking capital as a metaphor of knowledge introduces problems in neoclassical economic theory, as becomes apparent when economics addresses issues of learning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Instead, it is argued that economists could learn from what philosophers such as Gilbert Ryle and Michael Polanyi have said about how to understand knowledge.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cent economics literature on ranking opportunity sets in terms of freedom. It focuses on (i) the intuitive significance of freedom in assessing economic and public policies, (ii) the measurement of freedom offered by various opportunity sets, and (iii) the conception of opportunity set in a world of interdependence among individuals. This paper also points out some open issues and problems that deserve further investigations.  相似文献   

15.
经济顺向的逻辑:方法论的一种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轨国家的经济改革与发展,就是要把曾经严重扭曲的经济进程中的思想和实践所产生的意识形态与方法论、所有制与财产权利悖论以及自发性秩序与人为设计的对立,转轨到经济顺向的、历史的和逻辑的进程中来.由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在一种观念指导下传统计划体制的起源与命令性经济体制形成的过程,以及在另一种观念指导下所形成的市场经济基本价值观和主流经济学的方法论,重点强调了经济过程的自发性秩序理念.  相似文献   

16.
The Washington Consensus reform resulted in economic collapse and stagnation in many transition economies and “lost decades” in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1980s and 1990s. The paper provides a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perspective of such failures. The Washington Consensus reform failed to recognize that many firms in a transition economy were not viable in an open, competitive market because those industries went against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s determined by the economy’s endowment structure. Their survival relied on the government’s protections and subsidies through various interventions and distortions. The Washington Consensus advised the government to focus their reforms on issues related to property rights, corporate governance, government interventions, and other issues that may obstruct a firm’s normal management. Without resolving the firms’ viability problem, such reforms led to the firms’ collapse and an unintended decline and stagnation of the economy in the transition process.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the viability assumption in neoclassical economics be relaxed when analyzing development and transition issues in socialist, transition, and developing economies.  相似文献   

17.
18.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正在形成中的横跨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战略学和法学的新兴学科。构建这一学科体系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及其经济运行过程是否具有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至今还未获得令人满意的答案。提出由物质本源论构建起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广义物质变换理论基础;由社会发展构成要素论构建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论基础;由广义经济学和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转换、循环、代谢与平衡理论构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理论体系的理论思路。试图揭示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实质,以期从根本上解决构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的理论基石问题。  相似文献   

19.
经济学家、经济学与中国改革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吴敬琏 《经济研究》2004,39(2):8-16
本文回顾了中国经济学家伴随中国改革成长的历程 ,历数诸多为中国建立现代市场经济制度 ,进行过艰苦的理论和思想探索的经济学家 ;并通过具体实例说明经济学家通过对于现代经济科学认识的深化 ,在改革的重大关头和事件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中国改革的深入 ,对于经济科学的要求愈来愈高 ,经济学的新课题层出不穷。因此 ,本文提出亟需加快我国经济科学学科建设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老龄健康”的经济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俊  龚强  王威 《经济研究》2012,(1):134-150
"老龄健康"问题是社会发展进程中面临的重大议题,其相关领域的研究已构成各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学和其他学科参与研究"老龄健康"问题之前,"老龄健康"问题更多地被作为医学概念,但是,随着经济学和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决策者和研究者逐渐认识到跨学科研究的价值,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经济学视角对"老龄健康"问题展开新的探索。关于社会经济、行为、环境、遗传因素及其交互作用与老龄健康关系的跨学科研究,逐渐成为近20年来这一研究领域的主要内容。本文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说明经济学家对"老龄健康"相关领域研究的逻辑、方法、内容、贡献和重点,通过对"老龄健康"经济学研究的讨论,希望对中国经济学科研究领域的拓展和老龄化问题的解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