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高新技术企业政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政策,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是实施该政策的首要环节,直接决定其能否有效提升企业创新质量,进而影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效果。本文基于200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匹配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数据、海关进出口数据和专利数据,采用处理效应模型检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企业专利质量的影响,且在内向型开放式创新的视角下,研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通过改变企业对内和对外研发投入决策影响企业专利质量变化的机制。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能有效拓展企业专利知识宽度,提升企业专利质量。这种提升作用仅对政策不敏感的高新技术企业(未使用研发操纵手段)有效,而对政策敏感的高新技术企业无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促使企业增强内向型开放式创新,主要向境内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增加对外研发投入,将更多外部知识引入企业内部;同时促使企业主要通过减少资产性支出来缩减对内研发投入。我国需进一步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体系,以便企业与创新链上游主体合作开展内向型开放式创新。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中国120个城市的工业企业数据,检验了城市层面的知识产权保护对微观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一定程度的知识产权保护有助于企业创新,但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大,将抑制企业的创新活动,两者呈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3.
创新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目标.近年来,国企改革步伐明显加快,许多国有企业尤其是竞争性领域的企业,通过引进外资、私营、民营等非国有经济成分或实行员工持股、股份合作制等方式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制企业,有的股份公司还在证券市场上市.从实践的情况看,产权多元化改革使一批国有企业焕发了新的活力;但仍有不少已完成改制的企业,其经营机制的转换明显滞后,"换汤不换药"、"新瓶装旧酒"的现象相当普遍,严重制约着这些企业活力的释放.  相似文献   

4.
从价值链角度出发,运用三个阶段链式关联网络 DEA 模型,选取 2010-2019 年的面板数据,测算中国 30 个省(区)市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整体创新效率以及三个阶段的创新效率。研究发现,近十年来我国工业企业在创新的三个阶段产生了协同创新效应,创新效率在提升,但创新效率偏低。基础性创新阶段效率相对较高,整体创新效率和成果转化创新阶段效率都偏低。广东等 9 个省份在三个阶段的创新效率较高,黑龙江等 6 个省份很低,其它省份至少有一个或两个阶段的创新效率较低。通过 Tobit 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影响工业企业整体创新效率的因素有 4 个,企业规模等 2 个因素与创新效率正相关,企业所有制结构等 2 个因素负相关。影响基础性创新阶段效率的因素有 5 个,企业研发意愿等 3 个因素与创新效率正相关,政府支持等2 个因素负相关。影响研发性创新阶段效率因素有 5 个,政府支持等 5 个因素全部正相关。影响成果转化创新阶段效率因素有5 个,市场开放程度等 2 个因素正相关,政府支持等 3 个因素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中国高新区》2013,(9):162-162
为提高园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激发企业创新活力,重点培育和鼓励引进一批快速增长、创新性强的优质企业发展壮大,进一步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瞪羚"是一种善于跳跃和奔跑的羚羊,业界通常将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形象地称为"瞪羚企业".一个地区的"瞪羚企业"数量越多,表明此地区的创新活力越强,发展速度越快.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2001~2005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构成的面板数据,运用Tobit模型考察了影响中国企业创新活动的因素。以研发密度衡量创新活动,我们发现企业的创新与规模、市场竞争之间均呈倒U型关系,一定程度的规模和市场竞争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与其他所有制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具有更多的创新活动,并且这种相对优势伴随企业规模变大而更加显著;国有企业的创新效率较低,私营企业的创新效率较高。我们特别区分了市场势力和市场集中度,发现后者可能不适合作为衡量市场竞争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和不断扩大的技术引进规模,不仅在数量层面影响企业创新水平,更在质量层面对企业创新产生了重要作用。文章基于中国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数据库,实证检验了进口竞争如何通过对外技术引进影响企业创新质量。研究发现:第一,进口竞争水平的降低促进了企业对外技术引进,进而提高了企业创新质量,在经过一系列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第二,对于生产率较高的企业、民营企业、研发强度低的企业和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企业,在进口竞争水平下降后,更有动机通过引进技术提升创新质量。第三,以中国对外反倾销作为政策冲击,发现中国对外反倾销导致的进口竞争水平下降较好保护了国内企业实现技术引进以提升创新质量。第四,技术吸收能力更强的企业,在面对进口竞争带来的对外技术引进规模下降的同时,企业创新质量下降幅度更大;同时,出口企业能够通过增加出口额来缓解对外技术引进下降对创新质量的抑制作用。第五,知识溢出是进口竞争下降通过扩大对外技术引进提升企业创新质量的重要渠道,并且大规模企业对周边企业的“创新质量促进”呈现“辐射效应”,在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8.
刘坚 《改革与战略》2021,37(10):58-66
文章将不活跃的专利定义为"休眠专利",使用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中国专利数据的匹配数据,以休眠专利数量占比来衡量企业的创新质量;使用省级层面政府效率来衡量政府是否有为,并利用工具变量方法来处理内生性问题,可有效识别有为政府是否在企业创新过程中发挥了监管职能.主要结论有:一是有为政府通过创新监管,减少了企业低质量专利的产生;二是有为政府的创新监管通过市场竞争,减少了企业的低质量创新.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2005-2007中国工业企业微观企业数据,利用LP半参数估计方法计算了国有企业的要素价格相对扭曲程度。并在理论上分析了不同所有制企业所呈现出的不同程度的劳动力价格相对低估对不同类型企业研发创新动机产生的抑制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构建基于面板的二元选择模型,验证了劳动力价格相对低估对企业研发创新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源于制度性因素所造成的,广大民营企业面临的更为严重的劳动力价格的相对低估情况严重抑制了企业的创新活力,放松对民营企业的体制性束缚是激发企业研发动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推动科技高质量发展,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措施来激发半导体企业创新活力。运用OLS回归分析法对中国70家半导体企业2016—2020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对半导体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正向影响。研究结论对政府在半导体企业中进行创新活动决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徐子颖  徐晨 《科技和产业》2022,22(5):192-197
科技创新能力是实施国家战略的支持力量,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内在推动力,对国家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以时滞效应为前提,应用动态两阶段DEA模型,将创新活动分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构建两阶段创新投入产出指标体系,测度中国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高新技术企业2016—2019年的技术创新效率。结果表明: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存在显著差异,且整体效率偏低;大部分城市存在重视技术研发而忽视成果转化的问题;研发阶段主要依赖规模经济效益,转化阶段纯技术效率的贡献率相对较高;大部分企业的创新效率有待提高。研究成果为不同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了新角度。  相似文献   

12.
利用改进的博弈交叉效率模型,测算了2012-2015年中国30个省区工业企业创新绩效的博弈结果,研究发现:中国工业企业创新绩效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且呈现出先降后升的“V”型走势。中国工业企业创新绩效的区域差异明显,区域工业企业创新绩效总体上看呈现出“东部高、西部低、中部居中”的梯度走势。从各年份来看,东部呈现出持续下降然后强势复苏的走势,中部地区呈现忽高忽低的波浪形走势,西部地区则是持续下降然后缓慢复苏。东中西部地区工业企业创新绩效差异趋于收敛。各省区工业企业创新绩效的区域利用模式可划分为6类。各省区需依据其模式特点采取不同策略提升工业企业创新绩效水平。  相似文献   

13.
构建科技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BCC模型静态分析2021年中国沿海11个省份科技创新效率水平,对非DEA有效省份进行原因分析,并运用Malmquist指数,动态分析2011—2021年中国沿海11个省份科技创新效率的时空变化。研究发现:从静态分析看,2021年中国沿海省份科技创新效率整体较高,其中东部地区海洋经济圈科技创新效率水平最高,南部地区海洋经济圈科技创新效率最弱;纯规模效率是影响沿海省份能否处于DEA有效状态重要因素;从动态分析看,评价期内中国沿海省份科技创新整体处上升状态,Malmquist指数呈“下降-上升-下降-上升”循坏变化;三大海洋经济圈从北往南依次为1.064、1.037、1.032,呈“北高南低”的空间布局,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是决定科技创新效率空间布局的关键因素。基于此,提出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优化科研资源投入,提升科技市场活力、打破区域限制,实现沿海科技创新协调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2009-2012年省域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DEA的BCC模型测度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科技创新效率,实证表明:我国工业企业研发机构科技创新效率普遍偏低,但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且大体呈现规模报酬递减态势;工业企业研发机构科技创新效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即:东部地区科技创新效率普遍高于西部地区;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是导致我国工业企业研发机构科技创新低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内向型”开放式创新作为开放式创新方式的一种,是推动高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前提和保证,通过运用DEA-Malmquist模型测度了我国东部14个省市的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基于Eviews 9.0回归分析,发现“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对创新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其中外商投资和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的正向影响最大,海归研发人员的影响较弱;最后从引进外资和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工业企业已成为创新的重要主体,随着企业创新的不断深入,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结合熵权法和灰靶模型,以湖南省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2011-2017年期间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得出湖南省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并呈现前期慢、后期快的特点,其中新产品销售情况及创新投入对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拉动作用明显,开展R&D活动的活跃度和有效发明专利产出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根据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多元化创新投入体系、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利用改进的SBM-DEA四阶段模型,通过Tobit回归对松弛量进行测度,修正环境变量对效率测度的影响后,对中国30个省区市2019年的科技创新效率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在对外生环境变量进行修正后,绝大多数省区市的科技创新效率得到了提升,全国不同省区市效率提升幅度不同,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效率排名发生了变化.这也进一步表明,环境变量对科技创新效率影响显著,政府、企业、高校以及科研机构应从自己角度出发,尽力建设完善的科技创新新体系.  相似文献   

18.
以江苏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行业领域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的投入和创新产出情况,为不同行业领域的企业研发机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从而促进江苏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江苏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为研究对象,从城市角度出发,分析了企业研发机构的建设和投入情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城市视角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创新效率评价体系,并结合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江苏省各省辖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的创新效率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