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德坤  丹贵 《农村经济》2000,(6):23-24
邻水县城南镇有22个村、208个村居民组,总人口41855人,农业人口37089人。近年来,城南镇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呈现了4个特点:调整的力度大、步伐快、思路新、效果显著。表现在:一是在城郊村社重抓了以蔬菜为龙头的增收产业,发展以反季节蔬菜为主的大棚蔬菜。去年以来在红店、破石、三合、滑桥等村建立了大棚蔬菜示范点118个,建成商品蔬菜基地4000亩,新增蔬菜面积2650亩,反季节蔬菜面积1000亩,蔬菜产值达2454万元,仅蔬菜一项全镇农民人均增收46元。二是在平坝浅丘村社重抓了以畜禽为主的养殖业。在红店、五岔、郑家、仁合等村建立了生猪养殖…  相似文献   

2.
如东县具有发展蔬菜产业的气候、土壤和种质资源优势。随着国际市场蔬菜贸易的快速增长,如东的创汇蔬菜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3年,全县创汇蔬菜增收3亿元,菜农人均增收1470元。目前全县已建成蔬菜加工企业12家,其中具有自营出口权的企业4家。形成了冷藏、速冻、冻干三个系列,年加工成品蔬菜15万吨、配套基地10万亩的产业规模,其中,出口蔬菜基地面积达5万亩。年出口成品蔬菜2.5万吨,产品远销亚洲和欧美地区,创汇蔬菜成为如东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和助农增收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3.
发展情况及作用 容县农村合作基金会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到1996年5月底为止,全县共建成37个乡、村分会(其中村级分会发展到17个),股金余额达6022.09万元,累计筹集资金达25517.8万元。二年来,在国家金融部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各级农村合作基金会依靠自己的力量,积极筹集集体资金与农户的闲置资金,缓解了农村资金供求矛盾,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一)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促进了容县农业的发展。农村合作基金会自始至终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宗旨,  相似文献   

4.
莆田县是福建省农村小康建设示范县之一,全县于1997年基本实现小康,有88%的乡镇、90%的村和87%的农户基本实现了小康。一、认真实施"四方结对"工程。具体做法是:由县外贸局等6个县直部门、江口镇等6个经济强镇、啤酒厂等6个实力较强的国有企业分别与常太镇等6个山区乡镇挂钩,实行结对扶持,达到联合开发一种资源,负责引进一项技术,帮助提供一个销售市场,安排100名就业人员,增加财政收入100万元的目的。据不完全统计,6个协调小组共选定开发项目15个,筹集无偿启动资金120万元;有偿资金480万元;6个经济强镇共选择96户实力强的小康户与96户贫困户结对子,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帮助。通过扶贫协作,促进了山区乡镇的经济的发展。1997年,山区6个乡镇的财政收入达  相似文献   

5.
石台县是一个山多、地少、人稀的深山区,有山场18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8.8%。近几年来,我们立足山区资源优势,大搞农业综合开发,着力发展以特色农业为主的特色经济。1997年,全县特色经济收入6.2亿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80%;农民人均纯收入2100元,连续三年以300多元的速度增长。建设商品基地,膨胀产业规模。这是我县的一大做法一是建设丰产林基地。积极争取世界银行贷款,先后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营造杉、松、竹等丰产林27万亩。目前,全县高效丰产林基地达110.6万亩,人均11.9亩,森林覆盖率由过去的42.7%提高到76.3%,活立木蓄积达400万立方米。二是建设"两高一优"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福建大田县把培育区域优势产业,发展一村一品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按照"做大一批、提升一批、发展一批"和乡乡挖潜力、村村创特色的思路,积极培育"54321"优势产业,即:5万亩茶叶、4万亩反季节蔬菜、300万只肉兔、20万亩毛竹、10万亩木薯,着力打造特色农业新亮点,促使一批专业乡、专业村脱颖而出.目前,全县有10个专业乡、65个专业村初步形成产业规模,拥有茶叶、木薯、蔬菜、免、米粉加工、辣椒、生姜、红菇、永仙鸡、茶油等农业特色产业,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7.
早春育苗忙     
<正>早春时节,河北省武邑县的苗农积极投入到瓜果蔬菜秧苗的培育工作,为大棚瓜菜种植做准备。近年来,武邑县在推进产业富民过程中,立足区域农业特色,大力发展设施瓜果蔬菜种植。目前,全县设施瓜菜种植面积达17万亩,年产值3.5亿元,带动4万余农民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东光县共有人均纯收入800元以下的弱势农户2.5万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30%,弱势村107个,占总村数的23%。2002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十分注重帮助这些弱势农民增收致富,通过重点扶持,政策倾斜,典型带动,强化服务,使一大批没资金、没技术、没门路的落后农户实现了增收。帮——县乡党委政府把帮助弱户工作列入重要议程,当作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一是建基地,拓市场,帮助寻找生产门路。全县建立了无公害蔬菜、青椒、大葱、蒜苔、食用菌等基地,带起1万多个弱户发展蔬菜生产,棚室蔬菜面积达到1.3万亩,蔬菜生产总面积6万亩。建成蔬菜专业批发市场3个,年销售量3万吨。为了发展民营企业,全县建立了东方之光塑料园区,包装机械工业园区,  相似文献   

9.
从1997年开始,淮阴市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小康进程,全面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经济作物面积有突破,占耕地面积比重由26%上升到31%。二是保护地蔬菜面积有突破,全市保护地蔬菜43.4万亩,增加19.4万亩。三是宁连路沿线示范片(点)建设有突破,新建了金湖盛发园艺园等20个农业科技园区。四是农民增收有突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21元,比上年增加264元,其中来自调增经济作物部分人均超过800元。淮阴市农业结构调整,确有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贵州省余庆县白泥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蔬菜产业,取得明显成效。去年全镇种辣椒 9000亩、生姜 3000亩、其它蔬菜 5000亩,产量达 17万吨,农民单项最高的增收 9000元,最低的增收 210元。白泥镇发展蔬菜产业化的做法和经验是:   一、立足优势,加快发展。白泥大坝是全省 19个万亩大坝之一,其土壤结构、肥力条件等适宜发展蔬菜产业。几年来,白泥镇种植的商品蔬菜均在 5000亩以上,名优特稀的蔬菜品种多达 10余个,产量达 1500万公斤,收入在 1000万元左右。特别是城关管理区所辖…  相似文献   

11.
洪泽县现有水面124万亩,水域面积占全县水陆总面积的61%。水,是洪泽县最显著的资源优势。开发水资源,做活水文章,大力培植水产、水禽、水生蔬菜、水上旅游等“四水”产业,不断拓展县域经济发展空间,为该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注入了活力。 2000年,洪泽县水产养殖面积达12万亩,四季鹅饲养量达450万只,水生蔬菜达6万亩,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00多万元。去年,洪泽仅水产就增收3000多万元,全县农业人口人均增收100多元。  相似文献   

12.
动态与信息     
《中国农业会计》2004,(10):42-43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又设两项专项资金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近70%用于土地治理项目,2004年,国家投入51亿元资金用于土地治理项目,主要用于中低产田改造。2004—2010年土地治理项目中央财政资金将达到513亿元。目前,每改造一亩中低产田需投入中央财政资金200元,7年内可改造中低产田25650万亩,每年平均3660万亩;每改造一亩中低产田大体上可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50公斤,共可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85亿公斤。国务院最近通过了《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规划》,选择13个粮食主产省区的484个县(农场)进行优质粮食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3.
记者从黑龙江省信息中心了解到,为支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从2000年以来,省财政已累计投入资金2.75亿元,大大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据了解,截至2004年末,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种植面积已由1999年的296万亩扩大到2380万亩,增长了7倍;生产总量由106万吨增加到1110万吨,增长9.5倍;绿色食品产值由35.6亿元增长到327亿元,增长了8倍,其中种养业产值已达195亿元以上;绿色食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32亿元,比5年前增长了10.9倍;无公害农产品已开发认证2017万亩,生产产量达802万吨;农村人均绿色食品纯收入由5年前的59元增加到866元,增长近13.7倍。  相似文献   

14.
素有“天然温室”之称的贵州省罗甸县 ,立足气候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蔬菜种植 ,通过近20年的努力 ,蔬菜产业已成规模 ,成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壮大县域经济实力的一大支柱。到1999年 ,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10 5万亩 ,有100多个优良品种 ,100 %采用地膜 小拱棚栽培技术 ,产量达1 12亿公斤 ,实现产值1 23亿元 ,财政收入4800万元。近20年来 ,罗甸累计已有4 86万人靠种植蔬菜脱贫 ,部分农户和中心乡镇以及交通沿线的部分村寨正向小康迈进。1992年 ,龙坪镇新苑村一组41户168人的蔬菜收入就达22万元 ,人均…  相似文献   

15.
詹兴云  陶雪华 《水利经济》1991,(2):58-59,62
农田水利建设是增加农业基础投入的主要内容,是实现农业长期稳定发展的主要条件,也是农业信贷支持的主要对象。当前,农田水利建设的状况如何,资金运用有什么特点,怎样才能较好地解决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问题,笔者对武义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进行了调查。 (一)武义县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情况武义县位于浙江省中部,有耕地25.4万亩,其中水田23.9万亩,旱地1.5万亩。是省定十个商品粮基地县和全国南方杂交稻五个试验县之一。建国以来,经过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县共投放劳力约4684万工,投资约6823万元,完成土方3732万立方米,到1989年  相似文献   

16.
荔浦县从1990年冬以来,开办了农学、畜牧兽医水产、果树\农机4个专业技术培训,到1996年底,全县共培训农民18.2万人次,受训农民占农村劳力的85%,其中获绿证资格的4430人,正式取得“绿证”的2561人。通过培训的学员,个个能学习一个专业,掌握一门技术,发展一项产业,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促进了全县经济的发展。1996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8.34亿元,比上年增长2316%。粮食面积48.18万亩,总产1.79亿公斤,增长2-35%;荔浦芋3.1万亩,增加1.7万亩;生姜1.l万亩,增加0.3万亩;甘蔗4.5万亩,增加1…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榆中县信用联社充分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加大信贷投入,支持当地农业综合开发。他们根据市场需求,累计投入贷款5.5亿元,支持全县种植无公害蔬菜31万亩,已有8万多亩蔬菜基地获得产地认定,20多个蔬菜产品获得产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江苏省沛县始终坚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推进高效设施农业为重点,以完善机制、创新服务为保障,积极开展农业保险,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抗风险能力,扎实推动了农民持续增收、农业持续增效、农村社会和谐.2012年,全年农业保费收入6620.62万元,比去年增加1420.07万元,总计农业保险为沛县农业生产提供了12.3亿元的风险保障.全年因灾受损农作物9.1万亩得到赔偿,理赔资金1244.97万元;高效设施农业损失14848.16亩,理赔资金1212.28万元;死亡能繁母猪1007头,理赔资金100.7万元;奶牛5头,理赔资金2万元;育肥猪2467头,理赔资金45.95万元;水稻制种面积损失498亩,理赔资金34.86万元.全年共支付理赔资金2640.75万元,全部实现卡折支付.  相似文献   

19.
赣榆县罗阳镇东关村农民朱贵祥、王静夫妻,借助“信息日记”进行大棚茄子、辣椒、番茄等反季节蔬菜种植,2亩收入2万元。最近,他们又投入8万元资金搞花木种植,年纯收入可达12万元,成为全镇信息致富的典型。目前,像朱贵祥这样通过“信息日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走上致富路,已成为赣榆农民的新时尚。  相似文献   

20.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自1986年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以来,共投入扶贫资金4673万元,扶贫开发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温饱工程实施规模达13万多亩,1993年全县粮食总产达78382吨,连续五年受到贵州省人民政府嘉奖;林业生产取得长足发展,森林覆盖率由1980年的30.8%上升到1993年的47.63%,实现了三个同步增长,林业已成为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