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中国高技术产业成长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空间布局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唐根年  徐维祥 《经济地理》2004,24(5):604-608
文章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成长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从时间序列上看,中国高技术产业呈现高增长率的成长和发展,无论是高技术产业年产值、增加值,还是利润和出口额等经济指标的年平均增长率均达到10%以上;但从地理空间上分析,各地区高技术产业成长、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广东占有极显著的优势;医药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二个行业具有明显地区性优势的分别是浙江、广东、上海、河北和江苏、浙江、上海、北京;而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的地区性优势分布在前期国家投资重点地区陕西、黑龙江、江西、辽宁。分地区高技术产业投入地理集中度指数和高技术产业产出地理集中度指数清楚地反映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呈现较明显的集群发展态势,集群主要发生在以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大地区。基于上述分析进一步探讨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问题,并提出菱形状态的高技术产业发展空间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2.
内生比较优势演化——基于中国制造业的经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耿伟 《财经研究》2006,32(10):60-70
文章构建了一个国际贸易动态分析框架将技术变迁和比较优势模式的动态演进同时内生化,说明了部门的干中学和国际知识外溢分别是比较优势模式演化呈固化性和流动性的主要动因。但是,内生比较优势在长期内是不断固化还是发生逆转最终是一个经验研究的问题。文章采用了马尔可夫链来考察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动态分布的固化性和流动性的程度,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模式的演变具有固化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产业融合与产业集聚是现代产业发展的新特征和趋势,是影响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变量,研究湖北省产业发展所处的融合、集聚状态及其对产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对于制定适应产业发展要求,提升产业竞争优势的有关政策,具有重要指导和借鉴价值。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湖北省先进制造业与电子信息业、现代服务业的产业融合态势进行测算,采用区位熵对湖北省先进制造业等产业集聚状态进行测度,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产业融合、产业集聚对先进制造业竞争优势提升的贡献。结果表明,湖北省处于融合非集聚状态,产业融合对提升产业竞争优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产业集聚度低,不仅制约了湖北省产业竞争优势的提升,还挤出了产业融合的竞争优势提升效应。  相似文献   

4.
产业融合与产业集聚是现代产业发展的新特征和趋势,是影响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变量,研究湖北省产业发展所处的融合、集聚状态及其对产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对于制定适应产业发展要求,提升产业竞争优势的有关政策,具有重要指导和借鉴价值。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湖北省先进制造业与电子信息业、现代服务业的产业融合态势进行测算,采用区位熵对湖北省先进制造业等产业集聚状态进行测度,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产业融合、产业集聚对先进制造业竞争优势提升的贡献。结果表明,湖北省处于融合非集聚状态,产业融合对提升产业竞争优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产业集聚度低,不仅制约了湖北省产业竞争优势的提升,还挤出了产业融合的竞争优势提升效应。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药制造业竞争优势演化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药制造业是高技术产业,它的发展已成为21世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中国医药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也在逐步提升之中.本文构建了产业竞争优势评价模型,对中国医药制造业竞争优势的演化阶段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医药制造业竞争优势基本上处于生产要素导向阶段,要提升中国医药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必须实行跨越式发展和提高医药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耿伟 《现代财经》2007,27(12):41-46
通过动态比较优势的理论模型,可揭示后进国家政策介入的必要性和有效性;采用独立随机增量过程马尔可夫链方法,可对中国制造业动态比较优势进行经验验证和预测。结果显示,弱比较劣势产业是目标产业。该些产业的优势状态保持不变或上移的概率高达80%以上,表明它们具有较大的潜在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7.
辽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与财税扶持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关系到辽宁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增长的后劲。本文借鉴产业竞争力分析的一般框架,采用实证分析方法,结合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特征,通过建立评价我国区域性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辽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进行排序,并将其与先进省份进行比较,从而明确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政府的财税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8.
采用协同学和组织生态学等理论方法,在对高新技术产业与装备制造业协调发展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两大产业互动、协同和融合3种协调发展模式及特征,并提出基于产业关联度、生态位重叠度和协调模式特征的产业协调发展模式测度和判定方法。以典型区域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验证该思路和方法的可行性及科学性,揭示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与装备制造业协调发展现状及发展规律,并针对实证研究对象提出协调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制造业产业集聚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产业集聚程度是衡量一个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指标,通过计算基尼系数、集中率及赫希曼·哈菲德尔指数等指标,对中国医药制造业产业集聚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通过对排名在前八位的省市做进一步的研究,得出结论:中国医药制造业的产业集聚水平很低,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几个省份.作为规模经济性较强的高技术产业,中国医药制造业只有提高产业集聚水平才能获得并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0.
从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国际技术溢出、产业内资源再配置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产品内分工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制,并就中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分工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发现产品内分工对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提升产生了积极影响,并且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动态比较优势与服务外包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服务外包是中国实现经济服务化战略的重要途径,发展服务外包的关键是创造比较优势。利用波特的钻石体系分析了服务外包比较优势的来源及其与制造业的异同,根据动态比较优势原理给出发展服务外包的政策建议,包括改变基础设施投向、推动制造业升级、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以及加大信息安全和知识产权保护等。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正在加快,中国面临的国际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中国经济要迎接经济全球化的严峻挑战就必须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这就要求我们要因地制宜,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发现并解决中国比较优势所存在的问题。只有正确认识中国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制定合理的经济和贸易发展战略,才能充分发挥中国现有的比较优势,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能力,获取更多的贸易利益。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分工深化为全球价值链分工。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3个方面阐释了OFDI对比较优势动态升级的影响机理,利用WIOD数据库测算出1995-2014年中国制造业出口增加值、产业出口优化度EO指数、GVC地位指数并分别表征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应用改进后的贸易引力模型和时间序列模型,对3个效应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企业开展OFDI可以促进比较优势的动态升级,实现价值链攀升。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provid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infrastructure provision on industry‐level productivity and international specialization, as suggested by Clarida and Findlay’s (1992 ) model. We calculat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for 18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10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and study the effects of supplies of roads, telecommunications and electric power on international variations in sectoral TFP, i.e. comparative advantage. We als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infrastructure on the sectoral composition of output across countries. Using a three‐stage least‐squares estimation strategy to control for endogeneity of infrastructure provision, we find that infrastructure, especially roads, helps to explain patterns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international specialization.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制造业的转移和重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的目的是:(1)讨论当存在产业内贸易时,三个通常用来衡量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指标之间的关系;(2)检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几个经济体中制造业活动的转移和重组。结果显示,制造业活动已经从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转移到了中国。对于低技术劳动密集的产业(例如,SITC82,83,84和85),这种转移是基于比较优势,而产生了产业间贸易。然而,对于更复杂的技术密集产品(例如:SITC72和SITC87),生产过程已被分成很多模块,并在不同的国家进行生产。这种制造方式的重组是基于规模经济效应,而产生了产业内贸易。  相似文献   

16.
中国劳动力比较优势能否持续、如何挖掘与升华,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战略问题.在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科学合理完善的社会保障能够实现与城乡劳动力市场的良性互动,强化劳动力比较优势发挥与升华的效应,进一步实现"公平与效率兼容"的效应.为此,中国政府需要结合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扮演积极的角色,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挖掘和提升中国劳动力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7.
The Indian manufacturing sector has rapidly increased its integration with the world economy since the 1991 trade reforms. We examine whether trade integration created or destroyed jobs in the Indian manufacturing sector, and compare India's employment outcomes with four other countries—Bangladesh, Kenya, South Africa, and Vietnam. We find that the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on manufacturing employment seems to be similar to those found for the two African countries rather than the two Asian countries, a surprising result for a country with an apparent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labor-intensive manufacturing goods, and a large excess supply of unskilled labor.  相似文献   

18.
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是跨国公司服务东道国市场的两大主要方式,然而就美国跨国公司而言,与其服务大多数东道国的方式不同,其服务中国市场时主要以出口贸易为主。为此,我们以异质性贸易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跨国公司方式选择的理论基础和美国跨国公司和中国作为东道国的比较优势,并借助多个国家的制造业行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试图解释美国跨国公司服务中国市场的经济行为。研究表明,美国服务中国市场的方式主要以混合型直接投资为主,这是美国跨国公司更偏爱出口贸易的主要原因。此外,本文还发现,运输成本越大、生产率异质性越大和工厂水平固定成本越小,跨国公司就会更加偏爱直接投资而不是出口贸易。  相似文献   

19.
We use a novel classification scheme to identify three stages of production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parts, components and final goods. In particular, we offer evidence on the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the EU-27 countries concerning the three vertically separated stages of production. Moreover, we investigate whether, and if so how, imports of parts, and components can work as a predictor for the exports of final goods. We find that countries specialize at different stages of production, and that components are Granger causal for the export of final goods in many countries with a lag of 3 months.  相似文献   

20.
产品空间与比较优势演化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结构转型,而结构转型所需能力的积累源于比较优势的自然演化,并且国家的经济增长绩效最终会出现收敛。然而,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国富国穷现象一直存在,现有的经济增长理论并不能给出统一的理论解释,尤其是在解释"中国出口增长之谜"以及"中等收入陷阱"等增长谜题时,理论严重滞后于现实。为此,Hausmann等新近提出产品空间与比较优势演化理论,试图构建解释国家间增长绩效差异的统一理论框架,即产品空间决定了比较优势的演化,进而决定了国家的经济增长绩效。该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一脉相承,但因其进一步考虑到产品空间的异质性及产品集的不连续性等情况,对现实的解释力和政策的指导意义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