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吕孟荣 《消费导刊》2009,(7):190-191
高职教育的改革必须打破传统的以学科体系为架构的教学模式,以求建立以地方产业为基础,培养以服务当地经济为目的和为学生就业为导向的产学结合的职业教学模式。通过对浙江产业的剖析,对职业创新教学模式进行了理性的哲学思考和"生本思考"。  相似文献   

2.
裴昭颖  杜爽 《北方经贸》2014,(6):251-251
高等职业教育实际上就是学生进入职场前的教育,如何让学生的就业观与企业的用人观吻合,如何让学生成为企业的"准职业人",这是当前职业教育工作者需要探讨的问题。现阶段,职业教育的主题是改革与发展,产学研结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则实现产学研结合的重要途径。职业院校与企业的校企合作不仅是企业发展和参与竞争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校企合作模式倡导的"产教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职业性本质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原则在职业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实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回归。  相似文献   

3.
石真 《消费导刊》2014,(9):268-268
结合德国的双元制以及欧美近年来倡导的CBE教学,本文对旅游职业教育改革提出树立能力本位教育的观念、创新教学方式以提升教学效果、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激发学生求知欲与学习主动性、产教结合全面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等策略。  相似文献   

4.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不只意味着两种不同的教育组织形式和两个办学地点的紧密联系,两个不同的法律体系的协调和统一才是"双元"的实质。介绍了德国双元制模式的三个层面,德国职业教育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很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宁静 《江苏商论》2013,(3):78-80
以职业为导向的德国职业教育务实而有效。文章从教学大纲法规化、课程设置职业化、教育机制双元化、课堂教学行动化、学习与就业无缝化等方面阐述了德国职业教育的特征,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案例分析,发现二者结合可以实现"三方"互动共赢的局面,即学院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学体系;企业保证员工队伍的稳定与员工素质的提升;学生拓展职业规划并促进就业。这是互利多赢的举措,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建设应用型大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其中关键点就是接受培养的学生要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毕业后其职业技能可以胜任市场的需求。德国的职业教育举世闻名,为德国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德国采用双元制职业教学模式即:在校为学生,在企业为学徒。本文对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自己对构建应用型大学教学体系的几点建议。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可为我们构建应用型大学教学体系提供宝贵的借鉴作用,并对我国教育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职业教育与产业结合过程中双方经济利益的博弈情况,提出了基于双赢模式的产学结合的措施,为职业教育和企业发展在合作中实现最大经济效益的"双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同步发展起来的,四十多年来,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输送了大批优秀技能人才,同时,也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以中、高职教育为主体,社会力量办学为补充。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分工也越来越细,很多传统职业在慢慢消失,新的职业又在诞生,职业教育始终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文章通过多年的中、高职业教育教学与社会办学经验,对目前的职业教育提出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高等会计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特别强调其实践操作能力,可以通过实践教学体系设置中突出职业特色,理论、实践交互渗透,开展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培训教育,"学练结合"提高职业技能的学习效果,配备有经验的专职会计模拟实验指导教师来实现高职高专会计实践教学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