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发展银行机构延伸后,开发性信贷管理任务非但没有减轻,而且加重了,因此,要严密交接,打好基础;建章健制,规范运作。一、清理、核实信贷资产,落实债权、债务开发性贷款是农发行信贷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开发的成效和农发行的资金运作。经过"划转"和"代理"两个阶段后,开发性信贷资产质量已经令人担忧,如果不在业务交接过程中严格把关,就很难保证农发行的债权真实、准确、完整。因此要把好如下关口:1、银企对帐,核实信贷资产。对截止交接日的农发行贷款额要逐企业、分科目核对,借款人、移交行签章认定。同时对与债权相关的担保合同等有关法律文书及档案亦应一并认定、交接,以  相似文献   

2.
从农业发展银行运作发展的过程来看,开发性贷款种类和数额将逐步扩大。为了有效地运用开发贷款,必须研究其政策性风险,加强风险防范,这是一项紧迫的、事关农业发展银行生存发展的问题。本文就此作些探讨。开发性贷款政策性风险的突出表现单纯强调贷款的安全、流动、效益性,项目资金必将流向高效益、低风险、易偿还的地区和项目,将失去成立政策性银行的意义。开发贷款属政策性贷款,首先要符合政策,在政策规定的区域、指定的行业、指定的用途中寻找与效益的结合点。理论上,开发贷款的政策性与贷款资金效益性、偿还性是有机  相似文献   

3.
开发性贷款是农业发展银行支持国家重点产业发展的专项贷款。建行以来,由于信贷部门对政策性金融管理不熟悉,认识还停留在农行农贷管理水平上。因此,需要积极探索加强开发性贷款管理的有效方法,正确认识宏观管理在农业综合开发信贷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一、信贷管理观念意识的偏差及主要问题(一)各级信贷部门的职责范围界限模糊,突出表现为混淆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的具体内容,错把总行对贷款项目计划的宏观调控管理视为总行不分层次的越级越权管理。(二)片面强调贷款的政策性。对地方政府把政策性银行看作财政部门,片面强调发展某一项目,而忽视项目可行性的现象不加抵制,盲目地将信贷资金投到不具备贷款基本条件的项目上。  相似文献   

4.
农业开发信贷作为政策金融的支农力量,在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过程中,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农发行的开发性信贷,在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上起了重大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逐步加以解决。应切实提高农发行开发性信贷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质量,抓住机遇,调整思路,不失时机地把开发性信贷工作重点转移到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上来。这就要求我们坚持贷款原则,贯彻信贷政策,突出重点,强化管理,加强领导,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5.
信贷组作为农发行组织体系分支机构中最基层的专门工作机构,从组建以来在困难较多的情况下,及时主动地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也遇到一些新的问题。现就信贷组如何进一步开展好工作,以及怎样发展,结合云南省的工作实践,谈几点看法。一、信贷组必须处理好内部和外部的关系(一)理顺与地州分行关系各地州分行首先要明确信贷组的性质。信贷组是地州分行派驻的专门工作机构,不是一个独立核算的基层机构,所以地州分行既要强调集中统一管理,但又不能完全视同对科(室)的管理,要给信贷组一定的自主范围,使之充分发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地州分行对所派驻的信贷组应采用统一管理与指标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实行四个统一、下达四项指标"。"四个统一"即:人事工资统一管理,资金计划统一调度,财务费用统一安排,贷款审批权统一集中;"四个指标"即到期贷款收回率、非正常贷款下降率、各项存款增长率、收息率。信贷组要根据自己的特殊性准确定位,服从地州分行的管理,按照地州分行的指令办事,并及时向地州分行反馈信息和实行工作情况定期报告制度。  相似文献   

6.
信贷运作是一个投入——归流——再投入——再归流的循环往复过程。在这一过程当中,不是单一的某种机制在起作用,而是在一个机制系统的作用下,促使信贷运作良性循环。为此,应建立起内外结合,上下贯通,左右相联,高度耦合的立体型政策性信贷运作机制系统。这个机制系统由以下四种机制构成。一、科学的政策导向机制。这一机制主要是保证信贷投入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包括四个层次的内容。一是法规性。即信贷投入必须符合国家的金融政策和法规,从信贷项目选择开始,就把信贷管理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二是政策性。即贷款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按产业发展要求,不断调整信贷结构,有保有控地实施信贷倾斜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扶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三是条件性。一方面,贷款项目必须属于农发行业务范围,并只在农发行开户;另一方面,贷款项目的原料、市场、技术、  相似文献   

7.
时下短评     
惧贷与拒贷□湖北李星咏防范和化解信贷资产风险,已成为各家金融机构的共识。农村信用社在盘活存量、优化增量上下猛药,出重拳,收到良好效果。但是,也由此出现了一个怪现象:信贷人员慎贷、惧贷,甚至拒贷。出现这种怪现象,与农信社实行贷款“四包”(包发放、包收回、包效益、包赔偿)责任制有关。鉴于过去信贷运作上的弊端,采取贷款四包责任制,能有效防范信贷人员贷款发放的随意性,提高信贷人员的责任心。可是,相当一部分信贷人员却认为,如今实行“四包”责任制,多放款多担责任,少放款少担责任,不放款不担责任。因惧贷而拒贷…  相似文献   

8.
最近,农发行开发信贷部派出四名干部分别到陕西、湖南、湖北等省就扶贫贷款的使用和管理、山区综合开发试点工作、开发性贷款如何支持粮食生产及开发性贷款不良资产成因等问题进行了较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调查报告所反映的内容和提出的对策在全国具有普遍性和针对性,为今后开发性贷款管理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得到朱元樑行长的肯定。我们选登其中"开发性贷款支持粮食生产的难点与对策"一文,以便大家结合实际做进一步的探讨研究,推动该项工作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开发贷款是农业政策性贷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管好用好农业开发贷款,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经过近两年的工作实践,我认为,经营和管理农业开发性贷款的指导思想应该是:坚持以政策为导向,以农业为重点,以开发为目标,以项目为主线,以服务为宗旨,合理运用资金,切实加强经营管理,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一、坚持以政策为导向,充分实现政府的经济行为  相似文献   

10.
建立和完善棉花信贷资产风险管理体系,加大风险管理力度,有效控制和防范棉花信贷风险,实现棉花收购资金封闭管理,是棉花信贷管理工作的重点。而目前棉花信贷资产质量总的评价是:贷款质量低、结构不合理、潜在风险高、管理难度大。如何对棉花存量资产实施有效的管理,降低棉花贷款的存量风险,优化棉花贷款的结构,是摆在农  相似文献   

11.
当前,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正在不断深化,粮食购销政策进入了较大的调整和变化时期,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的政策环境、管理方式、对象和条件正在或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信贷资金风险明显加大,为积极适应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对信贷工作的新要求,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略谈浅见。一、明确贷款对象及条件,建立信贷准入机制一是在贷款的对象和条件上,要充分体现出“区别对  相似文献   

12.
发挥协调职能完善信贷运作车福贵,田富彪,胡育环《担保法》颁布之后,为了使信用社发放的贷款合理登记和合法有效,我们联社充分发挥管理、服务、指导、协调和监督的职能,在抓贷款规范管理上依据《担保法》及有关规定,既对贷款存量进行了保全,完善、补办法律文本手续...  相似文献   

13.
农业发展银行辽宁省分行自1995年正式运营以来,围绕总行提出的开发信贷工作的指导思想,狠抓了开发信贷管理的基础工作,在实践中探索出"贷款管理基础工程"的基本思路,并积极组织实施,对强化贷款管理,完善信贷经营机制,提高开发贷款使用效益起到了有力地促进作用。到1996年末,全省开发贷款逾期率28%,比1994下降了10个百分点;到逾期贷款收回率由1994年的85%提高到95%。两年来发放的开发贷款无一笔逾期,基本上做到了看准一项、支持一项、成功一项。贷款管理基础工程主要包括以下方内容:一是党和国家每个时期的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和经济法规,地方政府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和目标等资料;二是总行和省分行制定的关于农业开发贷  相似文献   

14.
农发行组建以后,担负起办理政策性农业开发信贷的责任,其范畴包括:农业综合开发贷款、中央扶贫贷款、林业贴息贷款、治沙贴息贷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贷款和农业水利技改贷款等,业务划转时已有可观存量,近两年又有较大幅度增长。总的来看,农业开发信贷自开办以来,确实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较大作用。但效益并不理想。我认为农业开发信贷效益不高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资金使用分散,难以发挥规模效益。过去,农业开发信贷一直由农行办理,虽然已经陆续开办多年,但由于其性质不十分明确,管理办法与一般农贷无多大差异,因此基本上是混同于一般农贷对待。同时,又由于其具有一般农贷所没  相似文献   

15.
目前开发性贷款运作管理中普遍遇到的问题是:企业负债渠道多、项目贷款拚盘多、季节性资金需求大、自筹资金到位难,加之贷款存量差、行政干预多,致使开发性贷款运作管理与目标实现存在一定的距离。就此,笔者谈一些针对性措施。以解决实际问题。一、探索农发行业务生长点生成的方式。一是对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且农发行贷款占50%以上的拚盘企业,实行农发行逐步注入资金归还其他渠道的资金。采取试点方法,边试点边探索边总结经验,不宜大范围推行。二是结合本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实际情况,在经营策略上变数量增长型为质量提高型,变速度型为效益型,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注重选择一些代表技术方向,有一定国内市场容量,带动当地相关产业发展和农村整体水平的提高,具备一定条件的产业和产品,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辐射力强的产业化项目和龙头企业。三是树立农发行的名牌意识,支持建立农发行的名牌企业,开拓新的贷  相似文献   

16.
<正>信贷操作风险是信贷人员不能正确理解银行信贷政策等人为因素,造成银行在没有相应风险补偿的前提下承担的额外风险,贯穿于贷款调查、审查、发放和贷后管理各个环节。本文从法律视角审视农发行贷款过程,用法律关系的主体、权利、行为和责任四个角度去阐释如何化解信贷操作风险。一、抓住法律关系主体,严格审查主体资格的合法有效性在法律关系中,主体是权利的享有者、行为的实施者和责任的承受者。农发行在贷款的缔约过程中,必须重视审查客户主体资格的合法有效性。首先要重视在CM2006贷  相似文献   

17.
农发行在建行后一段时期,受中央银行信贷计划管理方式、农副产品贷款和专项贷款并存等客观因素的影响,相应采取了“全年计划、分季实施、按月监测、适时调整”的信贷计划管理办法,其管理目标主要是确保各项信贷计划规模的顺利实现。这一信贷计划管理办法适应了当时的历史条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开发性专项贷款划转后,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农发行只剩下了政策性农副产品贷款业务,并且随着粮棉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完善,国家相继对粮食和棉花购销体制进行了调整,中央银行也对信贷计划管理方式进行了改革。这些变化使农发行内外经营环境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也给信贷计划管理方法和职能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研究探讨客观形势变化后信贷计  相似文献   

18.
防范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各个环节建立健全必要的安全运作机制,制定岗位职责,落实风险责任,明确奖惩措施,为防范贷款风险构筑起一道道坚固的屏障。一、健全风险控制机制。风险控制是防范信贷风险的核心环节,应从四个方面加以完善:一是健全信贷管理规章制度,对农村信用社来说,信贷管理制度主要是审贷分离制、贷款“三查”制度、贷款集体会办制、授权授信制、大额贷款贷前公示制和各类贷款管理规定等。没有这些制度和规定,信贷工作就会陷入无序状态。二是建立健全对信贷人员的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办法,信贷人员发…  相似文献   

19.
1.剥离政策性亏损挂账贷款.政策性信贷资产必须严格执行政策规定,按既定程序和方式进行管理,不仅要对增量政策性和商业性贷款分开管理,分开考核,对存量不良贷款也应实行分项管理,不能以政策性掩盖经营性,也不能让经营性依赖政策性.对经省政府组织清理认定的政策性亏损挂账,应从粮食主管部门剥离,在国家财力和自身能力尚不能处置的条件下,应当成立政策性资产管理公司,加快不良贷款处置力度,优化资产结构,增强农发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20.
1.剥离政策性亏损挂账贷款。政策性信贷资产必须严格执行政策规定,按既定程序和方式进行管理,不仅要对增量政策性和商业性贷款分开管理,分开考核,对存量不良贷款也应实行分项管理,不能以政策性掩盖经营性,也不能让经营性依赖政策性。对经省政府组织清理认定的政策性亏损挂账,应从粮食主管部门剥离,在国家财力和自身能力尚不能处置的条件下,应当成立政策性资产管理公司,加快不良贷款处置力度,优化资产结构,增强农发行可持续发展能力。2.清收方法要灵活多样。一是依法清收,以贷款企业为单位,通过其经营收入、资产处理、销售利润等合法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