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成飞  张帆 《民营科技》2013,(6):244-245
虽然社交网站在中国大陆起步晚,但是近几年取得了突飞猛进地发展。中国的企业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社交网站营销的巨大潜力并纷纷采取行动,利用社交网站开展营销活动。国内首次从媒体营销的视角对社交网站上传统媒体公共主页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比较研究的思路掌握基于社交网站的传统媒体营销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赵照 《经营者》2010,(14):30-30
从国外的Facebook、Twitter到国内的人人网、开心网,社交媒体已然成为众多商家与品牌必争的一块“风水宝地”。而卜蜂莲花此次与湖南卫视新媒体“芒果圈”的牵手无疑开创了中国大型连锁超市企业的营销新时代。  相似文献   

3.
《中国企业家》第18期封面故事《陈一舟心事》对陈一舟的印象是起步早,但总差最后~把火。人人网和所有其他社交网站最大的不同在于其独一无二的人际关系形成系统——基于同学关系。这曾让人人网火了一段时间。但就像其他交友网站一样.用户认识后,最后还是用QQ联络(现在又有微信)。QQ巨大的用户基数,让国内所有社交网站都无法成为"中国版Facebook"。所  相似文献   

4.
李靖 《中外管理》2011,(9):40-41
新浪在移动互联网的崛起真正到来之际已经探索出了哪些有效的营销平台和营销方式?这将是非常有行业代表性的。 新浪,是传统互联网的巨无霸。但可能有些人还不知道,新浪已经在无线领域耕耘了十年。甚至记者最早听到"web网站已经不是新媒体了,已经成了传统媒体,手机这样的移动终端才是新媒体"这样坦率的话,就是五六年前从一位新浪高管口中。  相似文献   

5.
于航 《活力》2012,(12):149-149
所谓网络媒体,是指以网络2.0技术为基础产生出的具有参与和互动功能的媒体总称,简称为新媒体,主要包括计算机媒体和手机媒体。其中,尤以视频网络以及图片网站等社交媒体为代表。相对于传统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网络媒体最大的特征就是互动性。美国《连线》杂志将网络媒体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浅议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冲突与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珍  马新莉 《价值工程》2011,30(4):326-326
当前,以互联网和移动多媒体为主要形式的新媒体业务快速发展,对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主导地位形成巨大挑战和威胁。因此,如何应对新媒体的竞争已经成为传统媒体不可避免的艰巨任务。而与新媒体的传播融合,则成为传统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六度空间"理论的再度提出,创立了面向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服务SNS,社交网络服务已经成为互联网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也成为投资圈最为炙手可热的追捧领域。SNS的发展,从国外的MySpace、Facebook、Twitter到中国的开心网、人人网等泛娱乐SNS应用,再到目前中国大行其道的微博、米聊、微信,乃至垂直类SNS的应用形态,社交网络服务的概念深入互联网精髓。"结构—行为—绩效"(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SCP)是产业经济绩效分析中最基本的分析框架。文章将基于SCP范式,分析我国社交网络产业的产业结构和企业行为。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小米和魅族两个手机品牌为例,采用关键词搜索和客观评判方法,对比了在新浪微博、人人网和优酷网上与这两个品牌相关的用户生成内容在数量、质量和情感方面的真实表现。通过对比研究发现:首先,不同社交媒体平台上与企业相关的用户生成内容在数量、质量和情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性;其次,企业在社交媒体上采用不同的营销策略对于与企业相关的用户生成内容数量、质量和情感有一定影响。这一研究结论弥补了理论界对此研究的不足,同时对于企业选择社交媒体开展营销活动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传统的营销模式逐渐被更新替代。目前,新媒体广告营销越来越受网站及企业的重视,许多企业还独立成立了新媒体营销部门,以此充分挖掘个性化用户,并满足社会化的需求。本课题笔者以小米手机为例,对新媒体广告营销的策略及得失进行了探究,希望以此为新媒体广告营销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我国SNS网站数量迅速增加,多方参与有望加速我国SNS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目前,"社交"理念也正在逐步渗透、融合至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业务当中,社交网站,也定将成为继搜索引擎业务之后又一改变互联网、改变网民生活的互联网业务。  相似文献   

11.
社交概念     
《中国企业家》2011,(9):74-77
人人网和开心网属于同一类型,都是中国的Web2.0社交网站。它们都有一个很热的概念:中国的Facebook。这是个非常好的概念,美国投资人很容易明白。两家公司的运曹模式差不多,起步时,人人网的用户是学生,开心网的是白领,但现在两者互相渗透。两者相比,人人网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12.
目前,SNS市场竞争激烈且同质化严重,许多SNS网站发展进入瓶颈期。面对中国的SNS市场,企业如何挖掘出市场潜力,迅速将概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入,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以中国社交网站的盈利模式为切入点,在于通过对社交网站盈利模式瓶颈的研究分析找出我国社交网站目前存在的问题,为当前SNS网站盈利模式的发展提供有建设性的思路,以期促进我国社交网站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C2C网站的体验营销策略研究——以淘宝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斌  王睿智 《企业导报》2010,(5):114-115
随着我国C2C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网络购物正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各大C2C网站间的竞争也异常激烈,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体验营销在网络购物市场中越来越受到C2C网站的重视和应用。在介绍体验营销对C2C网站的重要性以及体验营销在C2C网站的三个应用层面基础上,以淘宝网为例具体分析了体验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4.
张任跃 《价值工程》2012,31(35):198-200
新媒体时期的电子资源逐步成为主流的媒体资源,电子阅读也逐步成为读者的主流的阅读方式。和传统的少年儿童图书馆相比,新媒体时期的少年儿童图书馆,其管理模式,服务内容都有很大的变化。本文即是对新媒体时期以网站为阅读平台的少儿图书馆服务创新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司舒婷 《现代企业》2022,(7):128-129
<正>当前,我国电子通信技术有了快速革新和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交网络媒体平台,例如微博、微信等逐渐应运而生,其不仅成为了人们生活当中的必需品,也成为了人们工作当中离不开的媒体平台。新媒体主要具有操作便捷以及娱乐性强、快速等优势,能够更加利于人们之间的沟通交流,加快信息传播和沟通的速率,使人们能够更快地获取到需要的时政新闻以及社会动态等。另外,从事传统媒体的受众人群也逐渐朝着新媒体开始转移,而在此情况之下,传统媒体所开展的宣传思想工作成效则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6.
郝岩 《活力》2013,(13):57-57
在网络应用日益普及的今天.网站等新媒体的发展如雨后春笋般.极富活力和生机,这也给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和威胁。尤其是对报纸而言,“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纸质媒体将日渐消亡”的言论也已产生。面对这一状况,纸质媒体该如何应对,变不利形势为有利因素,就成为亟须探讨和解决的一个问题。而“专题化”报道,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报纸应对新媒体挑战、趋利避害的一个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7.
李靖 《中外管理》2011,(9):42-43
基于手机"定位"功能而发展出的营销创新,成长速度超过业内想像。其中,人人网手机终端的"人人报到"就是其典型代表。 中午休息的时候,小张绕过几条街,找到附近的一个中信银行网点,然后拿手机登陆人人网客户端,用里面的"人人报到"功能"签到"——意思是自己到过这里了。这时,软件提示:小张得到了一个人人豆(人人网的虚拟货币)。然后,小张往自己绑定的中信银行卡里存了些钱。软件又提示:小张再次得到两个人人豆。这回,小张此行算是大功告成了。而此时,小张来签到的信息已经在自己的人人网页面上的"新鲜事"发出,有朋友正冲她发羡慕的怪脸呢……  相似文献   

18.
很多中国企业还是以成本为中心的运营理念,没有把企业变成真正的利润中心目前世界范围内前沿的营销探索是什么?以我的了解,移动终端的营销、微视频营销(15秒以内的视频),以及基于社交媒介的营销探索,是最前沿的营销趋势,它们取代了传统的陌生电话营销,而网站上的微视频也取代了文字。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营销变革,也正当其时。企业可以对消费者做售前分析和跟踪分析,可以更有针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作用力”“政府‘回应性’建设”逐渐成为新时期热点话题。运用媒体力量来促进政府回应,建立媒体与政府之间的良好关系,是加强政府与公众沟通的关键所在,更是影响政府形象的重要因素。在相关文献梳理基础上,本文分别建构传统媒体模式下和新媒体模式下的两种政府回应机制,比较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两种媒体模式对政府回应作用力的不同之处,进而研究媒体变迁对政府回应机制变化的影响。研究过程中发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对政府回应同时具有促进和抑制的双向作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交融,实现媒体融合格局,才是促进政府回应的最佳策略。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背景下,凸显了传统媒体传播方式的局限性。当前,微电影、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已经成为企业品牌营销传播的重要渠道,并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媒体时代,媒体的传播媒介、传播理念、传播技术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此背景下必将形成日趋立体、多维度、融合化的传播方式。基于此,我们有必要深入探索企业品牌营销的内涵,立足新媒体时代全面阐释品牌传播的重要性及其中尚存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策略,为持续推进品牌营销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