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设备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与地位在不断提高,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因设备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工作质量等而得到不到体现。通过对设备管理工作个性化的理念进行研究,对照多年从事设备管理工作的经验,论述开展工作的技巧与策略。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 由于设备故障因素较多、故障维修的难易程度判别复杂、不同设备的技术复杂系数和使用状况不同及维修人员的素质存在差异等诸多原因,在当前设备管理过程中,对设备维修人员实行量化考核困难较大。本文针对当前设备现场管理的现状,结合我所实际,提出了用设备复杂系数和故障停机时间法实行设备维修量化考核的办法。实践证明,方法简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设备管理有奇术──安徽铜陵化工集团公司磷铵厂设备管理经验谈张忠民为了提高职工素质,该厂开展技术比武、劳动竞赛等活动,促使职工钻研技术、精心操作,争先创优。该厂还明确设备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职责,要求他们经常深入生产一线,切实掌握每台设备的检修周期和易损...  相似文献   

4.
企业设备管理升级、创优,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设备管理条例》和省政府实施《设备管理条例》办法的重要措施.其目的是为了加强企业设备管理基础工作,不断提高设备管理水平,改善技术装备素质,保持设备完好,提高设备利用率,以取得良好的设备投资效益.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胶南市来看,至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加入WTO步伐的加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企业来讲,市场竞争就是管理水平和整体素质的竞争。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这里面就包括装备素质及设备管理水平。江泽民总书记就曾为设备管理工作提出了:“加强企业设备管理,提高企业装备素质”的题词。这充分说明了设备管理重要性和对企业设备工作的关心。  相似文献   

6.
我国中小型企业,一般来说技术装备素质水平较低,构成比例较差,数量少,役龄长;部分企业近几年增添少量先进设备。管理方面是专业人员少,管理基础薄弱。本文以“七五”期间为时间阶段,以国务院颁发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没备管理条例》为依据,以近几年各地主要中小型企业设备管理的实践经验作参考,提出以下中小型企业提高管理现代化水平的6项要点,与同行们磋商。一、设备管理抓重点传统的设备管理是分类、分级管理,后又提出精,大、稀、关设备管理,此类设备一般中小型工厂较少。近几年,设备重点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船舶起重机的安全管理原则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加强设备管理以及维修人员的安全教育,不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及时进行设备维护与保养,既能保障起重机的利用率,也可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宜昌港是个内河老港,脱有装卸机械69台(线),各类船舶153艘,其中已使用10年以上的设备占50%以上,在港口设备更新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注重技术进步,加强设备管理,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年年跃入先进行列。1988年被交通部评为全国交通设备管理优秀单位,荣获金杯奖;1990年被长航评为全线设备管理先进单位。他们的做法是: 采用多种不同形式,提高人员业务技术素质。多年来,该港坚持注重对全体技术人员进行全面质量管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港口大型设备对安全性能及作业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设备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设备管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做好设备管理人员的管理才能规范设备管理,提高管理的效率,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0.
这次全国设备管理评优活动,反映很好。国家计委生产调度局设备管理处通报的第三届全国设备管理优秀单位评选情况(另发),以及化工部、机电部、冶金部、中国石化总公司、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和北京市经委等单位介绍的做法和经验,都说明这次设备管理评优的效果是好的。这主要是各部门、各地区的领导重视,依靠广大设备管理工作同志的实干创新精神和辛勤劳动,在实际工作中,把设备管理工作和生产建设、提高经济效益密切结合,和企业基础管理搞好安全文明生产密切结合,和厂长(经理)任期责任目标密切结合,所以得到企业领导和广大干部、职工的普遍关心和支持,从而提高了企业设备管理水平和装备素质,为企业的生产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物质技术环境。在这次评优工作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1.
明确了油田修旧利废传统传承、持续创效、管理创新的必要性,阐述了“搞好油田修旧利废集中优化质量管理,需要通过集中修旧优势项目、集成修旧专职主体、确定修旧专用设备,建立修旧利废基地;需要通过创新修旧管理机制、研制修旧专用设施、研发修旧操作技术,实行修旧利废优化管理”的观点。指出,油田修旧利废要持久开展、持续发展,需要在集中优化质量管理上不断探索、持续创新。  相似文献   

12.
运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设立六西格玛管理绿带项目一“提高库存设备完好率”这一课题;运用DMAIC逐步改进的方法,解决设备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维修质量问题。对设备整修、整修验收、存放整个设备管理过程进行细致分析,最终提高库存设备完好率。通过对影响库存设备完好率的各种因素及影响程度,进行充分的分析、论证,最终确定影响设备完好率的关键因素X,对关键X影响问题Y(设备完好率)的贡献率进行计算,并提出改进措施。详细介绍了运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中几种分析工具解决绿带问题的全过程,并对主要影响因素的X贡献率进行计算,针对影响库存完好率的关键因素,提出了最终解决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结合胜坨油田防砂管柱的结构特点,运用统计工具和质量管理方法,成功建立了小修设备实施防砂管柱打捞施工的质量管理体系。该质量管理体系运用了FMEA方法对施工质量失效模式进行分析和风险评估,建立了施工复杂化超前预防措施的质量管理模式。防砂管柱打捞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成功建立与实施,灵活运用PDCA循环,实现了防砂管柱的打捞设计优化、过程优化、质量改进,提高了质量管理水平,降低了作业成本。  相似文献   

14.
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加速了我国石油企业的发展,也加剧了企业间的竞争。采取切实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对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以及增强企业竞争力都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零缺陷”质量管理方法及其优势进行了阐述,并针对我国石油企业应用该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提高修井作业质量,降低井筒上修频次,降低修井企业成本,将"零缺陷"质量管理法运用在修井企业作业质量中的优势进行分析,引导修井企业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通过现场工作实践,形成良好的质量管理氛围,提高操作者工作技能,实现"零缺陷"质量管理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6.
实行油质监测技术是润滑管理的一项改革,利用快速油品分析仪对在用设备进行定期监测,保证用油质量,预测质量事故隐患;它取代了传统的按期换油,实现了“按质换油”,不但可以大大延长换油周期,而且能够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在设备管理中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price and quality choice of a single product, risk-neutral monopolist who can delay irreversible investments required for market entry. It is shown that the price and quality she chooses at entry increase with uncertainty about the size of future demand. In a Stackelberg leader-follower game, the leader and follower pre-commit immediately up to a certain level of uncertainty. In this case the leader produces the higher quality good. When uncertainty is higher than this threshold, the follower will wait and enter the market later with a higher quality good.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油气勘探开发企业生产管理中企业法人的非独立性、物资采购的集中性、合同管理的计划性、生产现场的分散、流动性、施工环境的多变性、施工单位之间关系的两重性和施工文件(设计)的多变性,并对质量体系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从油气勘探开发的程序对合同评审、采购、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过程控制、产品的检验和试验、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以及技术统计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提出了质量体系的过程性要素如何体现企业特点的意见和建立有效的质量体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网络管理设备、接入设备、客户接入终端、网络结构、通信技术等方面都发生了质的变化,而网络管理模式、新型网络管理系统的研发相对滞后的情况,结合企业实际需要,提出了基于多Agent的通用智能网络管理系统方案并对其进行了实际的系统设计实现和运行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网络管理系统不仅能够实现传统的网络管理功能,而且能够适应当前复杂的网络设备构成情况,节约网络管理流量,提高管理效率,保障网络服务的持续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20.
在井下作业系统实施的“三提一降”管理新模式,通过实施“提升素质、提高质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4项措施,把握精细化、系统化、集约化、一体化管理内涵,取得了队伍结构初步优化、施工效率明显提升、工程质量得到保证、增收节支效果突出等良好管理效果,是促进井下作业系统解困扭亏、解决深层次矛盾、保障油田增储稳产、理顺内部管理流程的重要途径,不仅提升了系统的管理水平,同时,也有力保障了油田千万吨生产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