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货紧缩下的国债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货紧缩条件下,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具有直接迅速的特点。国债政策作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结合点,对宏观调控更具有特殊的作用。在通货紧缩时,应适当扩大国债规模,使民间部门盈余向政府部门转移。为使国债的扩张效应和收入效应最大化,国债使用时应坚持增加购买支出为主,控制转移支出的份额;控制购买支出中用于消费支出的比重,增加用于投资支出的份额。同时要选择好国债的结构,以提高效益,降低成本,确保国债安全并改善投资者资产组合  相似文献   

2.
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债政策较好地促进了西部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但存在国债资金使用效益低下、债转贷资金归还难、债务风险较大以及积极财政政策淡出带来的资金短缺等问题。近期内国债政策仍然是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应严格国债资金管理,发挥国债资金导向作用;改革债转贷制度,允许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发行公债;并有效防范和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3.
我国财政债务风险实证分析与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行以增发国债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在刺激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从各项债务风险指标的本质特征上分析,潜在的风险很大,必须加强债务管理,有效防范财政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4.
试析我国国债负担率的走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5年以来,我国名义国债增长速度一直快于经济增长,长此下去必须加重债务负担,积聚债务风险。所以,沿用赤字→债务→赤字思路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应适时转向。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控制赤字率,逐步降低国债利率是减轻国债负担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我国国债规模及风险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但目前常用的国债概念,虽然不能反映我国实际的最终必须由政府财政负担的国债规模。由于财政制度的不同,我国与国外在各种债务负担方面的指标没有直接的可比性。庞大的国债使我国面临巨大的国债风险。进行国债结构的调整,是防范国债风险和保证积极财政政策实施及效果发挥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从债务依存度、债务总规模和政府的隐性债务等指标分析得出,我国现有国债规模适度,发债空间有限.国债政策效用的充分发挥必须要注意防范国债的挤出效应和规避财政风险.近期积极财政政策的走向应是减税以刺激民间投资需求;加强项目监管,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税式支出应重点放在支持中小型企业发展上等.  相似文献   

7.
从债务依存度、债务总规模和政府的隐性债务等指标分析得出,我国现有国债规模适度,发债空间有限。国债政策效用的充分发挥必须要注意防范国债的挤出效应和规避财政风险。近期积极财政政策的走向应是减税以刺激民间投资需求;加强项目监管,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税式支出应重点放在支持中小型企业发展上等。  相似文献   

8.
从财政收支结构来看 ,我国近年来的债务依存度已经很高 ,国债规模已相当大。但从国债负担率和居民的应债能力看 ,我国国债规模并不大 ,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尚有一定的余地。要扩大国债规模 ,关键是要降低债务依存度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优化国债结构 ,加强国债使用方向、结构和效益的管理 ,提高政府的偿债能力。  相似文献   

9.
我国当前的积极财政政策是以增发国债为核心的。积极财政政策必然导致货币需求的增加。积极财政政策若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经济系统中必须要有货币供给的相应增加。增发国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以及如何影响受制于三个因素:⑴国债的购买主体;⑵金融体制和企业制度环境;⑶经济发展的阶段即经济是处于萧条期、复苏期还是繁荣期。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与货币供给有密切的联系,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必须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10.
国债是财政政策的工具之一,具有"排挤效应"、"货币效应"与"收入效应"。国债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债务的规模是否超过国家的财力所能承担的范围。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适度规模的国债有利于经济的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特别国债是针对特殊事项而专门发行的国债产品,与一般国债相比,其审批和发行更为便捷,资金募集更为迅速,预算管理更具弹性,资金投向也更为明确,有利于快速弥补财政资金缺口,有效应对突发危机或处理特殊事项,但也存在冲击市场流动性、增加国家债务偿付风险以及破坏债券定价机制等潜在风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行的前三次特别国债主要是为国有金融机构注资,发行方式从单期发行向多期发行、从定向发行向定向发行与公开发行相结合演进。抗疫特别国债是为应对重大公共卫生危机全额公开发行的特别国债,其政策框架整体审慎,资金投向明确,有利于更有效地防控疫情和快速恢复经济;同时,在较短时间内完成1万亿元特别国债的全额公开发行,也对金融市场流动性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国债收益率短期内较大幅度上升。特别国债政策的应用,应注意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和配合,稳定短期流动性,引导中长期利率,匹配总量性与结构性,统筹常规政策的有效性边界与非常规政策的应急性适用,以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同时,特别国债资金的投放应体现时效性、针对性和结构性,要加大风险管控力度,完善资金投放监督管理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以充分发挥特别国债资金的乘数效应。  相似文献   

12.
中国当前贫富差距急剧扩大,根本原因在于初次分配领域存在一系列不公正现象。财政政策作为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手段,应起到很好的校正作用并使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得以规范,以实现公平分配的目标。财政政策在调节收入差距中失利主要是由税收政策调节收入差距不利、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善、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的不规范等原因造成的,政府应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进行有效地调控。  相似文献   

13.
分税制的实施导致财政收入向中央倾斜,各级地方政府开始使用地方政府债券来解决融资问题。地方政府债券为福建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城市路网、污水管网建设和小型公益项目的运行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地方政府债券发展高涨的当下,要从地方政府债券相关制度寻找隐患,通过严格控制债券发行规模、完善报批和发债管理制度、实现债券发行的多样化等措施,保障地方政府债券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建立了一个以国债为冲击的小型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并运用1978~2001年的历史数据,得出国债对经济总量的弹性和乘数效应。进一步分析并得出结论: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仍是中短期我国宏观经济政策选择的重要方面。但要提高公共投资的效率,应适当利用税收政策、转移支付政策和货币政策,以缓解国债压力,降低政府的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相对于规模庞大的国债市场和正在蓬勃发展的股票市场来说,存在着规模小、地位低、市场化程度不高、品种单一及流动性差等缺陷。产生这些缺陷的原因,在于我国目前还存在诸多制约企业债券发展的因素,比如法律法规不完善、发行制度存在缺陷、社会信用制度不健全以及发债企业自身问题等等。有鉴于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企业债券市场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化城市建设具有必要性,它是一个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必须大力发展。我国文化城市建设须探索其发展模式,形成科学的政策体系。文化城市发展的经济政策包含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国家应当为文化城市发展提供相应的经济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在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塑造出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品牌是非常重要的.近几年体育产业民族品牌战略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参与全球化竞争的国家战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有关民族品牌发展仍然没有形成清晰可行的战略导向,政府对民族品牌在政策上的保障力度还较小,存在缺失的部分.因此建议政府要把争创民族品牌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尽早完善体育产业民族品牌的社会支持和引导系统.地方政府财政、税收政策和奖励体系上加大力度,行业协会加强组织协调和政策咨询;政府还应在引进品牌赛事过程中加强对民族品牌的政策保障与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VAR模型,并运用协整检验、方差分解、向量自回归误差修正模型的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对我国国债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国债发行规模与国内生产总值、财政赤字、国债还本付息额、居民储蓄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影响国债规模的主要因素是国内生产总值、居民储蓄、国债发行规模本身、财政赤字.  相似文献   

19.
省级政府是执行国家财税政策的主要环节,也是制定区域财税政策的行政主体。但省级政府的行政体制、财政关系、会计制度、税制改革、财力测算等方面存在一些弊端。该文通过分析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中央和地方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提出加强省级政府财税体制改革的一些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已成为重大国家战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和设计工作。在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进程中,为建设全球一流湾区和世界级特大城市群,应积极发挥财政政策及财政行为杠杆的独有功效,尤其是通过财政行为深度合作促进大湾区跨越式融合发展。本文在探寻政府间财政行为演进规律的基础上,研究粤港澳三地财政合作的紧迫性和特殊性,进而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政府财政合作行为的运行机制及实施路径,促进粤港澳三地高质量、高速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