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企业资本运营的战略机遇和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经济发展的条件下,企业实施资本运营的内部管理型战略和外部交易型战略,通过资本重组,实现企业低成本快速扩张。我国企业应抓住这一机遇,通过购并方式,使企业资本营运实施扩张和快速发展。在购并中应选择正确的战略和购并对象,并制订正确的工作程序。  相似文献   

2.
全球企业兼并扩张的目的是利用优势巨补、聚合效应来降低成本、扩大规模,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全面增强企业竞争力。为此,我们应当创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企业购并之路,使企业真正成为购并主体,拓宽企业购并行为,转变企业购并方式,发展跨国购并。  相似文献   

3.
最近,国内商业银行普遍感受到了通过IPO扩充资本所带来的信心支持和扩张效应.IPO对于企业的要求是较高的,同时成本也是相当高的,中小商业银行是否都能够成功的采用上市的方式筹集资本以满足监管需求及其自身的发展需要,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购并活动已成为企业实现其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通过企业之间的整合来实现规模经济或扩大市场竞争优势,逐步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企业购并是一项涉及面广且影响大的综合性财务活动,做好企业购并的资金规划是圆满实现企业购并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
在企业购并中,目标企业购并价值包括自身资产价值、机会价值,以及购并资产增值、机会与灵活性价值分配价值.准确评估目标企业价值和购并增值,是合理确定购并价格的基础,通过系统分析评估这些价值的成本法、市场法、收益法、实物期权定价方法,给出了各自的优缺点和在我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根据社会资本的丰富内涵,纵向一体化战略下企业的社会资本由外部资本和内部资本构成;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纵向一体化战略的利益协调本质可归纳为三个命题,即市场交易成本过高的根本原因是外部社会资本的短缺、专用性人力资本的协同效应影响纵向一体化战略的成功实施以及培育优质社会资本可以减少被购并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促进纵向一体化战略的利益协调,需要从企业内、外部社会资本的培育两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7.
全球经济衰退背景下,中国企业的兼并重组势在必行.杠杆收购作为资本市场并购的重要方式必然是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领域.文章以美国杠杆收购与税务问题为主线,探讨了杠杆收购的内涵、杠杆收购的税收成本与收益、杠杆收购的非税成本与收益等问题,最后指出了对我国杠杆收购业务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随着企业并购全球化浪潮的推进,中国企业并购亦愈演愈烈,并购已成为中国经济生活中的一种时尚。但是,在企业重组与并购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财务问题,如果企业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财务问题,可能出现支付过高的价款、融资难、缺乏高效快捷的支付渠道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都会制约重组与并购活动的进行。因此,财务问题的解决是企业重组与并购成功的关键,是实现资本收益最大化,社会资源配置最优化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9.
张燕 《全国商情》2010,(3):40-42
随着经济发展和全球化市场的形成,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全球竞争中,低成本优势是我国企业现在和未来较长时间里的比较竞争优势.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中小企业过去形成的成本优势将会逐渐弱化.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中小企业将如何运用低成本战略,实现"低成本,高收益",是我国企业界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中小企业实施低成本战略的客观原因和存在问题,联系实际,为中小企业合理、有效地运用低成本战略提出建议,以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中小企业和我国经济可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商誉具有无形性和带来超额收益的不确定性。自创商誉应当评估确认并以资产入账;对于购并企业在购并被购并企业时所支付的超过公允市价的部分,应作为递延资产处理,而不是确认为商誉。  相似文献   

11.
信用是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转化为信用信息,产生信用资本。信用资本增值的必要条件是信用转化为信息,本文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对如何建立信用信息传递机制进行探讨。一、信用资本增值与信用信息的博弈分析信用资本是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社会资本,它的产生以信用成本的付出为前提,并且会带来相应的信用收益。在信用资本的转换过程中,如果信用收益大于信用成本,则信用资本就实现了增值。信用成本分为失信成本和守信成本。按照资本增值原理,企业通过耗费一定的守信成本所建立的信用资本会产生相应的信用收益。下面采用博弈分析方法,针对三种假设论证信用资本转化为信用信息是实现信用资本增值的必要条件。假设一:信用资本可以完全转化为信用信息且信用信息能够得到及时传递。在市场秩序合理、信用资本能够转化为信用信息且信用信息能够得到及时、准确传递的前提下,如果市场中的交易各方均建立了信用资本,那么参加交易的各方都可以实现增值;如果有个别交易方未建立信用资本,市场就可以及时识别,并对其进行惩罚,而建立信用资本的交易各方仍可以实现其信用资本增值;如果交易各方均不建立信用资本,则均会受到市场惩罚。如上所述,企业决策者会耗费一定成本去建立信用资本,因为此时...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人力资本性质及其收益风险机制的分析指出,人力资本是不同于债权资本和股权资本的第三类资本,人力资本确认引起了企业融资结构多元化.这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收益能力,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促进企业市场价值和运营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企业购并作为企业资本运营的一种方式,是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的重要途径,西方学者对其产生和发展作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对企业购并的动因作出了完整的分析。本文依据西方各经济学派的企业购并理论对中外企业的企业购并动因作了一些理论上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资本成本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大多数教科书中对资本成本都这样定义 :资本成本是指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乍一看 ,这种定义似乎非常贴切 ,但事实上 ,只要细加揣摩 ,就会发现其不仅没有反映出资本成本的本质 ,而且扭曲了资本成本的真实面目。笔者在此拟就资本成本的有关问题作以下探讨 ,以期对资本成本的真正内涵加以剖析。一、对现行资本成本概念的评判将资本成本定义为企业因筹集和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 ,其缺陷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 :①该概念站在资本使用者的角度来解释资本成本 ,其结果必然有失偏颇 ;②该概念对于权益资本的成本无法很好地界定 ,如一个企业实行不同的股利政策时 ,就会出现不同的资本成本 ;③根据这个定义 ,如折旧基金、递延税款等的资本成本就应为零 ,这显然是不正确的。1、现行资本成本的概念是站在企业的角度来界定的。投资者进行投资所获得的收益 ,如站在企业角度看就是企业的资本成本。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可以知道 ,高风险必然要求高收益率。因此 ,如果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较大 ,那么投资者必然要求较高的报酬率。这也就是说 ,对企业不同风险的投资项目 ,投资者要求的报酬率是不同的 ,从而资本成本亦不相同。然而在...  相似文献   

15.
公司业绩评价重要指标:经济增加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增加值(EVA)又称超常收益,是指公司收益中超过公司对收益的总体平均期望值的部分,它不仅是一种财务分析指标,更是一种管理模式与激励机制。运用EVA的目的不仅是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要求,更是公司利益相关利益的实现。运用EVA提升企业价值的基本方式应以投资资本回报效率及增长率而定。  相似文献   

16.
在企业中要实现企业的目标,实现企业的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必须使所有的投入资本最小化,其中必然涉及资本成本的最小化;同时,企业想要正确作出有利于企业价值增加的决策,做好企业业绩评价,做好投资规划,必须正确理解与运用资本成本。资本成本的运用范围广泛,因而对资本成本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对资本成本的模糊一、我国对资本成本的模糊认识国内许多教科书在描述资本成本时,都将其定义为“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这一定义虽然较为直观地描绘了资本成本的表象,却并未揭示资本成本的本质,往往令人感到企业是资本成本的最终决定者,投资者的权益在此得不到任何体现。此外,在涉及资本成本时,人们往往更为关注那些支付出去的、有形的成本,却忽略了某些无形的、关键的成本。比如在讨论股票融资时,人们更注重股利的支付,却缺乏对资本利得应有的关注。实际上,即使企业当年不分派股利,股东仍然可以由股价的波动获得资本利得收益,因此,资本利得也应计入股票融资成本。二、对资本成本定义的重新认识1.资本成本大小的决定者。本成本的大小应由投资者决定,这是定义资本成本的关键所在。由于资本成本信息的直接使用者为企业管理当局,所以人们往往站在企业的角度提出资本成本的定义。但是企业的生产经营存在一定的风险,这种风险最终将落在投资者身上,因此投资者会要求企业对其所承担风险给予相应补偿。这种补偿对于投资者而言是企业因使用资金而支付给投资者的报酬,对于企业而言即为资本成本。若投资者获得的投资补偿与其承担的风险不对等,那么投资者将选择把资金投...  相似文献   

18.
企业没有资金就无法生存和发展,融资是每个企业都要面临的问题。采用什么方式融资不仅要考虑筹资成本,也要考虑风险、税收等因素。融资方式不同,税收成本也就不同,所以精心设计企业融资项目,以实现企业税后利润或者股东收益最大化,是税收筹划的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金融市场逐步完善,筹资渠道不断增加,筹资方式也多种多样,这就需要融资者进行认真的分析与选择,采取最佳方案,筹集企业所需的资金。筹资效益与风险是对称关系企业筹资效益总是与风险联系在一起的,而筹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从经济角度看,风险是损失或收益的可能性,一次经济业务可能带来收益,但也可能无法实现其预期的目标。首先,企业筹资活动必须以较小的筹资的成本(通常称资本成本)获得较多的资金。因而企业必须有效地降低筹资过程中的  相似文献   

20.
购买法与权益集合法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购买法与权益集合法的特点 购买法(Purchse method),假定企业合并是一个企业取得其他参与合并的企业的净资产的一项交易,这一交易与企业直接从外界购入机器设备、存货等资产并无区别.其主要特点是:实施合并的企业要按公允价值记录所收到的资产和承担的债务;合并成本与所取得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记为商誉(若合并成本小于所取得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则记为负商誉);实施合并企业的收益包括当年本身实现的收益,但仅包括合并日后被并企业所实现的收益,合并前被并企业的留存收益不能转入实施合并的企业;若是控股合并,则存在子公司账面净资产是否要调整为公允价值,并确认商誉的问题,也即是否要改变子公司的计价基础,若不改变,那么合并成本与子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则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