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临朐县高度重视城市建设工作,立足本县实际,紧紧围绕建设"山水园林宜居城市"这一目标,突出建设重点,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临朐县的做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福州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市区内分布有16个历史文化街区和470多个文物建筑保护点,“三山两塔一条街”是其古城区特色。城内河网密布,山居城中,榕荫覆盖、地下有温泉,构成了福州的城市特色。福州市城区分布在闽江口冲积平原,四周环山,闽江、乌龙江穿城而过。闽江把城区分成两个部分:江北的鼓楼、台江、晋安区和江南的仓山区(也称南台岛)。城区形成了以八一七路为脊线的历史文化发展轴和以闽江、江滨大道为脊线的现代城市发展轴。  相似文献   

3.
基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中国自然山水式园林与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异同的探讨,初步得出中国自然山水式园林追求"天人合一"的象征创意,而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则显示肯定客观世界美的朴野.以比较的方法深入探讨两者的差异,对促进学术研究和艺术实践的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4.
李强 《商周刊》2011,(10):72-73
"有一处的房子与别处不同。"不同在山水蕴龙鱼,不同在八狮守方圆,不同在晴雨两相适,这里就是"用和谐定义的一座城"——和达·和城。位于李沧区的和达和城,东望崂山群脉、西临金水河、南至九水东路、北达龙水路,山水汇聚之间,高楼洋房拔地而起;鳞次栉比之中,和谐造化之感悠然而生。  相似文献   

5.
张建光 《发展研究》1999,(11):50-52
城市,是经济建设的载体,搞好城市建设,对促进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武夷山市是福建省唯一以名山命名的新兴旅游城市,也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近年来,我市以旅游业为龙头,全面组织实施“旅游经济兴市”发展战略,有力推动经济发展。随着武夷山知名度不断提高,城市建设与旅游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矛盾日益显现。在市委第九次党代会上,我市提出了经过15年的努力,把武夷山初步建成国际性旅游城市雏形,到下世纪中叶,把武夷山建成国际性旅游城市的宏伟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我们要着眼于21世纪,结合武夷山实际…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七台河市紧紧围绕“加快发展”的主题任务,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坚持可持续发展。在建设山水园林城市工作中,树立“小城要有大特色,小城要做大文章”的理念,领导重视,全民参与,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多元化投资,借鉴省内外先进城市建设经验,立足于城市与山水紧紧相连,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的自然优势,依托市区“三山两湖一条河”(即桃山、仙洞山、万宝山、桃山湖、万宝湖、倭肯河)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突出自己的特色、风格和品位,自然和人文景观巧妙结合.挖掘文化内涵.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努力打造山水园林特色,城市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到2005年末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1999年的27.1%增长到32.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6.4增加到9.2平方米,花园庭院17个,甲级绿化庭院49个,市级绿化庭院120个,桃山公园被评为全省十佳公园,桃山公园东广场荣获全省“一建杯”十佳精品广场和公园设计二等奖,2001年我市被授予省级园林城市称号,2004年勃利县被评为省级园林绿化先进县,2005年桃山区被评为省级园林城区。  相似文献   

7.
针对山水图绘与园林空间之间多重结构性关联,通 过路径、构图与视觉3组模式解析搭建兼顾绘画与造园的分析 框架。以北宋时期3幅经典山水立轴为例,系统梳理其形式结 构与文本素材,总结出提示性路径、层化的山体、连续运动 视点3组绘画中的模式,并与园林实例进行关联性验证,提出 迂回编织布局、空间分隔与渗透、“反衬式”布景3种“绘 画-园林”的空间转换方法。在概念层面,并置引介中西方绘 画与空间分析法,形成2种话语体系间的互证与互补;在认知 层面,重构绘画-空间解读的视角;在方法层面,论述由绘画 映射至空间的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8.
从分析重庆市打造山水园林城市的自然地理、经济学和制度环境3个主要条件入手得出结论: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独特优越性,市场经济下的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存在利弊双重性,制度环境良好;并简要地提出相关配套条件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9.
节约型园林建设是指通过节地、节土、节水、节力、节材、节能等,走勤俭节约、因地制宜、科技兴绿、生态环保的道路,实施节约型的城市绿化,河南省濮阳市在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中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本地社会经济的园林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10.
园林树木即具有滞流拦沙、水土保持作用,又能加快环境生态建设及良好生态恢复,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且具有多重作用的绿色活性工程。本文探讨了园林树木在园林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日本枯山水可谓之精神庭园,其形成和发展不仅与中 国文化的渗入有关,同时也与日本的自然和社会因素相关。通过 梳理与归纳相关文献与古籍,可得三方面结论:其一,枯山水原 型可溯至日本古代,其造型以模拟自然、写实为主;其二,镰仓 时代由于政治、禅宗等因素,枯山水被赋予“禅意”色彩,表现 为筑山写意之特征;其三,室町时代受宋代山水画、军事,以及 山水河原者介入造园等因素影响,枯山水最终表现为平庭写意之 样式。中国现阶段仿建的平庭写意类枯山水与禅意无关,未来应 结合中国自然和社会等因素进行演变与创新。  相似文献   

12.
目前,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持续得到优化,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全面加快,城市面貌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因此,我们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节约型园林,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相似文献   

13.
构建蓝天、碧水、青山的生态城市,是世界各国普遍认同的一种发展目标,并正在成为现代化城市发展的趋势。良好的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人民长远利益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桂林市坐落在广西东北部地区,包含5个城区与12个县,其总面积为2.78万平方公里。拥有奇特且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从而为今后桂林市的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尤其是在我国国家创建园林城市之后,桂林城市和区域得到了协调发展,进而营造一良好的市域生态环境,从而建立一套完善城市绿化系统。现如今,桂林市的城市发展模式有多种,例如:“山水城”、“园林城”、“生态城”等。  相似文献   

15.
当前,园林建设工程在城市中广泛开展,这不仅是社会现代化建设的一部分,也是我国未来发展战略的重点.高价值的园林工程不仅仅体现在它的欣赏价值,更体现在了能创造的经济价值大小上.针对这一点,本文重点分析了园林工程的建设问题,且探究了一系列现代园林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6.
重庆山水园林城市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在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过程中,应将生态原理纳入其中。根据重庆酷暑炎热,夏季较长的气候特点,绿化建设时,应采取重林轻草的原则;根据重庆群山耸峙、层峦迭嶂、两江环绕、气势恢宏的地貌特征,形象定位时,应区别于苏州、杭州山水园林城市形象;根据重庆巴渝文化“顺应自然”的精神脉络,巴渝文化景观的开发时,应充分继承这一文化“脉络”,将人文景观的开发与自然景观有机地吻合起来,根据重庆是全国特大城市中唯一拥有原始森林的城市,在进行山水园林城市建设时,应考虑将市区、市郊、郊外、原生林带有机联系起来,建成一个敞开的绿色生态城。从而使其在地理地貌上别具一格的城市,在城市建设上也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17.
创造山水风景艺术的主要作用和园林艺术处理山水的规律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今年以来,承德市按照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旅游文化名城、山水园林城市”的定位,把“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作为城市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组织开展了承德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声势最强、范围最广的“拆、改、建”工程。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城镇及其相关交通设施建设投资1000亿元以上,城市建成区面积由目前的81.3平方公里扩大到105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9.
与传统的城市私家园林不同,杭州西湖湖上园林一直在一个更为复杂和动态的城湖大环境中发展与演化。民国初年“西湖入城”,使城湖空间不再隔绝,也加剧了园林、风景、城市互为影响、互为转化,最终演变成为一个新的有机整体。以郭庄及西泠印社2个具有代表性的湖上园林为分析对象,通过辨析园林中建筑与空间的变化,以及相应的公共游览与使用方式变迁,试图阐明当一个复杂的依托环境发生变化时,其中的园林是如何适应、演化及转变,而这一变化又是如何在园林空间格局、园林中心空间及园林空间的公共性使用3个层面来得以具体体现的。在这一演变过程中,西湖湖上园林也逐渐摆脱单一的园林身份,发展为园林、公共风景与城市生活空间的综合体,这最终造就了西湖湖上园林不同于其他江南传统园林的独特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浙江嘉兴城北杉青闸旁有一自然式山水园林——落帆亭,是江南园林之代表之一,其园内湖石假山掇叠玲珑、怪异、形象,谓之其造园手法中一绝。由于园林空间的局限,重建时根据史料图纸充分利用空间恢复、营造出咫尺山林的意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