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照政府权力的层次划分来看,我国政府可以分为中央、省、市、县、乡五个级次,与之相对应,财政级次也可以分为中央、省、市、县、乡五级,中央财政以外四个级次的财政都可以称为地方财政,由于当前省县两级财政更能集中反映我国地方财政的运行状况,因此本文的探讨侧重于对省县两级财政的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把“省直管县”改革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突破口,理顺了省、地市与县三级政府的行政管理关系,释放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活力。对于“省直管县”改革,河南省没有一蹴而就,而是整体布局试点先行,在省直管县的改革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取得显著成效,为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河南把“省直管县”改革作为国家一种新的体制改革方向来加以推进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3.
各级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决定着其财政支出结构,反过来,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反映和体现了各级政府间事权划分状况.文章通过分析各级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以考察事权划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致因,探讨优化各级政府间事权配置的新思路,即在"中央-省-县(市)"三级财政框架下,依据政府间事权划分的科学理论合理划分中央、省及县政府之间事权.  相似文献   

4.
一、实行分级管理。中央、省、地方三级政府都拥有各自隶属的国营企业。企业的资产分属各级政府所有,上级政府无权干预下级政府直属企业的经营活动。三级国营企业的经营方向和经营目标各有侧重。二、政府按经营性质分类管理。第一类:非盈利企业。通常是为满足社会需要而设立的服务性企业和一些带有垄断性的营业机构。对这类企业,国家计划有较强的约束性,实行集中管理的原则。第二类:盈利企业。政府对这类企业实行的管理规则为:利润是经营管理的基本准则,不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直接的行政干预,充分引进市场机制,使企业在竞争的风浪…  相似文献   

5.
截至2010年底,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共计10.7万亿多元,存在着巨大的债务风险,主要表现在财政、金融和法律等方面.对风险的控制主要通过完善与地方政府融资相关的法律、建立和完善地方偿债机制及问责机制、推动地方政府融资法定化和平台融资市场化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6.
省域经济竞争力是一个多层次的竞争力体系,其中包括了纵向的省、市、县三级经济竞争力和横向的产业、行业、子行业与产业集群竞争力。每个竞争力都可根据其特点建构出相应的竞争力模型,这些模型从不同角度揭示出省域经济竞争力的内容和规律性,为省域经济竞争力的分析提供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模型体系。  相似文献   

7.
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县(市)级政府承担着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主要责任,省以下财政分权对地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有重要影响;而农村劳动力跨区域的选择性转移使得地方政府的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具有强烈的外部性。运用2007年—2013年河南省108个县(市)样本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控制了地区效应和时间效应的双向随机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地方财政分权、农村劳动力选择性转移对县(市)级政府农村基础教育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省以下财政分权显著减少了地方政府农村基础教育支出,与此同时,农村劳动力转出规模越大,县(市)级政府基础教育支出越低。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我国在农村与城市之间实行两套不同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发展并没有摆脱制度外供给的困境,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需要建立起以地方政府为主体,由中央、省、地方、农民四位一体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采取以中央、省两级政府为主导,地方财政适当配套的方式,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1994年税制改革后,我国推行了“省管市”、“市管县”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形成中央、省、市、县、乡镇复杂的五级财政。这种财政体制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弊端。从2000年开始,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逐渐兴起,广东、河南、湖北、安徽等省份出现了在财政上“省直管县”的试点,浙江甚至已经在一些社会管理事务上进行省直管县的试点。“省直管县”作为政府解决县乡财政时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已逐渐取得了共识,这种体制有着许多现有体制不具备的优点,但是,它并不能在短期内给县域经济发展带来显作用,却有着一些无法避免的弊端不得不去面对,若认识不清、处理不好,就有可能让整个体制改革的目标落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地方政府的税收自主权,是中央和地方税权划分的体现和结果。OECD各成员国中央以下次级政府的税收收入占政府税收总收入的比重平均水平大约在18%左右,省级政府只能没定税率,不能自行决定共享税收入在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分配。在同OECD十九国的比较中,我国省级政府的税收自主权是最低的。应明确“省一级地方政府税收自主权”,确定最为合适的地方主要税种,同时,应该严格控制其他收入的自主权。  相似文献   

11.
县级政府在我国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要领导乡镇这个基层政权,另一方面要配合省、市贯彻中央政策,因此对县的管理尤其重要。为适应社会发展,我国呈现出从“市管县”到“省管县”的趋势,这一变革率先从财政体制开始,体现在财政收支方式、方向及预决算制定等方面。财政体制变革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市管县”期间的一些弊端,但并不是一劳永逸之策,从全局来看,要实行与财权配套的事权改革,持续优化省对县的监管制度和措施,同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逐步提高县级政府管理能力是优化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一、政府目标的差异性与财政法律制度的关系 (一)我国的政府目标与政府间财政关系 我国政府分为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八十五条和第三十条分别规定,中央人民政府即为国务院,地方人民政府包括省、市、县、乡四级。由此可见,我国采取五级政府制度,一级政府就是一级财政收支活动主体,  相似文献   

13.
取消农业税对各级政府和各地区财政的影响是不平衡的。文章在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在中央、省、市、县和乡五级政府中,唯有县乡财政受到取消农业税的严重影响;取消农业税对某地区的影响与该地区对农业税的依赖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行规范的几个方向。  相似文献   

14.
部门预算是我国现行预算编制改革的方向,在中央、省、市级财政部门正在大力推行并取得成功的情况下,县(市)级财政推行部门预算也成为了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本文从现行预算存在的诸多弊端入手,探讨县(市)一级财政如何结合实际情况做好部门预算的推行工作。  相似文献   

15.
财政管理体制是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协调和处理各级政府间责权利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1994年我国分税制改革主要在中央和省之间展开,省以下的地方政府改革进展缓慢,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关系仍然处于事权不清,管理重叠的局面,还存在很多的弊端。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主要就如何建立省以下的分级财政管理体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6.
税源监控的目标有宏观和微观层面的监控,不管实施哪一层面的监控,关键是建立一套适合基层税务机关实际需要的、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税收征管工作税源监控体系.根据现行的条件,省级税务机关建立省、市、县三级宏观层面上的税源监控体系,市级税务机关建立市、县、税收管理员三级微观层面上的税源监控体系是强化税源监控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7.
《企业家天地》2005,(9):25-25
杨意红,1941年5月出生,湖南浏阳人,中专文化,中共党员,湖南省蔬菜办海南蔬菜基地管理处副主任,农艺师。他一生热爱农业科普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1958年至1961年,曾得到共青团中央和共青团湖南省委的表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与中农院,省、市农科单位科研项目协作中,在推广农业科技和带动农民致富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先后被评为县、市、省三级农业劳动模范和全国科技致富能手。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解决县乡财政困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不断探索下,正在逐步完善我国省以下财政体制.目前全国已经有18个省试点"省管县",受到政策扶持的县(市)的经济发展明显加快, "省管县"在很多地区被证明是发展县域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种现实路径.以河北省定州市的改革试点为例,着重考察在扩权强县改革中取得的成效,并分析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改革的完善措施,以及政府在改革中的责任定位.  相似文献   

19.
关于“省直管县”改革的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省直管县"改革的近期研究文献进行了总结和评述。"省直管县"改革以省在财政上对县的直接管理为基础,与县乡财政解困和县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受既有省县间财政管理体制等因素制约。目前,对于省直管县与县域经济、省直管县的推进路径、省直管县下的政府间协调等问题,学术界仍存在争论。本文认为,省直管县要以解决城乡矛盾为根本,其推进要视当地市与县的关系而定。  相似文献   

20.
县(区)乡政府债务的形成有政策性、体制性和人为因素等多个方面,与地方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没有必然的联系。适度政府债务可以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化解县乡政府债务应从中央和地方两个方面着手,增收节支不能消除地方政府债务,反对以强制扣款等“一刀切”的手段化解县乡政府债务。建议从法律和政策上适度放开地方政府举债权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