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2015,(52)
老子提出的"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分别涵盖了自然本性的慈爱、俭啬之道、谦下守雌的行为方式和品格。在老子的视野中,"三宝"能够带来勇气、开拓更宽广的天地、帮助得道之人成为万物之长。老子的"三宝"思想亦是对为君之道与治国之法的阐释,有重要的政治价值。  相似文献   

2.
袁志鸿 《三联竞争力》2007,61(3):148-148
“和光同尘”这句名言,不仅道教徒经常说,许多文人也将其作为座右铭。道教以此告诫自己:处在社会现实之中,要明白阴阳辩证、自然发展进步的客观规律,既不能自以为是地标新立异,也不能固步自封地不思进取,而要不显耀地虚心应物,与时俱进。文人欣赏它,还有摈弃鹤立鸡群的孤傲和浅薄之意味。  相似文献   

3.
内圣与外王     
王志跃 《三联竞争力》2007,61(3):147-147
“内圣外王”最早出现在《庄子·天下篇》:“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虽语出于庄子,后世儒家却皆以此称述自己,把儒家追求的人格理想与社会理想,叫做“内圣外王之道。”  相似文献   

4.
《商务周刊》2009,(13):93-93
“一身之独立而有一家之独立,有一家之独立,才能使一国独立、天下独立。而能致一身之独立者,无他,唯先开其心智耳。”  相似文献   

5.
“俭”虽然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中华传统美德之一,但长期以来人们对“俭”的理解还仅限于“节用、爱物”这样的认识,而对更深层次的人际交往中的“节制与自我约束”等思想内涵往往认识不足。本文通过对“俭”的释义,进一步阐释了“俭”的思想内涵与实践意义。本文首先探寻了“俭”的涵义;其次阐述了如何认识并做到“俭”;第三部分是通过对具体例子的探讨,揭示了“俭”之美德在学习活动中的意义与价值;第四部分是结束语。  相似文献   

6.
卓新平 《三联竞争力》2006,58(12):73-73
“先知”表明一种预见、前瞻,与之相关联的则是对当下的不同见解或批评、警示。在西方宗教文化传统中,“先知”精神至少涵括三层意蕴:一为“独立”精神,不随波逐流或同流合污,而是保持其独立意识和思考,对其现实处境和世风加以独立、独到的审视和评议;二为“批判”精神,即坚持其针砭时弊的批评,对所处社会有其责任感,起到告诫、警醒的作用;三为“前瞻”精神,以一种高瞻远瞩的预见指出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可能结局,表现出敢为人先的气魄。  相似文献   

7.
《国际广告》2009,(10):26-29
创办16年来,从未丢失一个客户。DMG联合创始人.ADC中国创意大使丹·密茨(Dan Mintz),一位来自美国的道教徒,讲述DMG的经营之“道”。  相似文献   

8.
孟子言:“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墨子也说:“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国家烟草专卖局在2003年提出了“诚信等级管理”这一工作模式,把“将户籍化管理提升为诚信等级管理”作为专卖管理的阶段性工作目标.随着诚信等级管理工作的推进,烟草经营需要诚信这一观点已被行业内零售业户、各级烟草专卖局(公司)充分认可,但具体等级管理措施或诚信等级提法却受到行业内外质疑.  相似文献   

9.
中文中的“道”字含义非常丰富,可以解作道路、方法,也可以解作道德、道义等等,而且大多是寓意深远。宝健(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李道告诉记者,他的名字是父亲起的。“得道者,得天下”,记者没有考证李道的父亲给他起名的时候是否有这样的寄望。不过,从李道所率领的宝健团队在中国市场上十年的表现,李道真的是在保健品市场“得道”了,进而也赢得了保健品的“天下”。  相似文献   

10.
刘邦打下江山之后,有一书生去向他进言,刘邦把书生的头巾取下来,一边往里撒尿一边说:老子马上得天下。言下之意是还轮不到你一个书生说话。没想到书生接上他的话说:难道陛下要马上治天下吗?刘邦听后,知道自己错了,马上给书生道歉,向他请教治国之道。这个故事就是著名的所谓“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而运动式的管理方式就是“马上得天下,马上治天下。”我国在建国后就是因为没处理好这个转变,才有这么多的失误和造成了这么大损失。  相似文献   

11.
宣金祥 《新商刊》2000,(10):38-38
众所周知,害群之马,即危害马群的坏马。《庄子-徐无鬼》日:“夫为天下,亦奚以异乎牧马哉!亦去其害马而已矣!”意思是说,治理天下的人,与牧马的人没有什么不同的,也就是清除害群之马,从而保证马群的安宁。因此,害群之马,人皆痛之。然而,害群之马毕竟为数甚少,一经发现,即除之去之,也就天下太平了。而当今,不知是由于什么原因,  相似文献   

12.
《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13(5):30-31
“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华文明本质上是一种“和”的文明,《老子》第十二章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个“和”字就概括了万物依存的关系。《论语》:“有子日:‘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在这里,“和”不仅是礼之所用,也是为政之道,秩序之美。《礼记·中庸》以“和”为“天下之达道”,能“和”则四通八达,无往不利。达到“中和”,则天地得正,万物得育,所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可以说,“社会和谐”一直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从“和为贵”的处世哲学,到“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从“天人合一”的自然意识,到“协和万邦”的国家观念,到“美美与共”的文化自觉,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华文明的繁荣。  相似文献   

13.
志频 《华商》2010,(5):14-15
百年而下,蔡锷已成为邵阳人精神的一面旗帜。这种精神就叫“宝古佬精神”:铁骨铮铮,刚烈如火;乐于探索,爱好冒险;机敏聪慧,胸怀天下。蔡锷身上凝聚的这股精气神,为邵阳人赢得了“中国的犹太人”名声。  相似文献   

14.
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复”卦,从卦象之衍变而言,前则有“剥”卦将一阳剥尽,而至纯阴之“坤”卦,至此阳气开始萌动,终于在初爻的位置上发生“一阳来复”的现象,正表明物极则反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复”卦的卦辞:“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复”卦之外卦为“坤”,  相似文献   

15.
“兑”卦阳爻居中而阴爻在外,内在刚正而外施德化,符天意顺民心,以天理正道感召,自然天下归附,事业亨通。在八卦“兑”卦之卦象为“泽”;在《易经》中,两“兑”相重,是八纯卦之一;“象日:丽泽,兑;”其卦爻为四阳二阴组成。在八卦而言,一阴升于二阳之上;《说文》:“兑,说也”;“说”在古汉语中有时又读为“悦”;“兑”卦紧随“巽”卦之后,“巽”卦为以谦逊的方式使之愉快,为进入之意;继而以“兑”之说教使对方悦服,这可能就是“巽”其前而“兑”其后之用意了。  相似文献   

16.
道德对论     
王逆波 《商业科技》2014,(12):51-51
道,是无象天门。道就是天机之门。指心扉。《庄子·天运》曰:“正者,正也。其心以为不然者,天门弗开矣。”成玄英注疏:“其心之不能如是者,天机之门拥而弗开。天门,心也。”道,在人的天门,指鼻、口或天庭。《老子》曰:“天门开阖,能无雌?”河上公注:“天门,谓北极紫微宫……治身,天门,谓鼻孔。”《黄庭内景经·隐藏章》云:“上合天门入明堂。”务成子注:“天门在两眉间,即天庭是也”。  相似文献   

17.
徐道芳 《上海商业》2003,(12):42-43
计算机产品市场竞争程度之惨烈,品牌淘汰速度之快捷,已令不少投资人士不敢随意涉足其间。然而,长期以来在各细分商场上生存有道,甚至“傲视天下”者亦不鲜见,HP(惠普公司)就是其中一例。在中国,这家稳健的跨国公司兢兢业业,锐意进取,不久前在“全国质量月”重要组成部分——北京质量协会和北京电视台主丹的主题为“关注质量、关爱生活”的大型活动中.再次被授于“用户满意企业”称号.其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打印机、服务器还联袂荣膺“用户满意产品”称号。  相似文献   

18.
《品牌》2014,(4):67-68
老子伦理思想的核心集中体现在"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第八章)。在老子看来,大自然中水是最接近"道"的,以水为师是超乎寻常的人伦道德,会达到"上善"的效果。分清楚是非善恶,修身养性是伦理学研究的基本范畴,而《老子》(即《道德经》)中提出了"信"、"慈"、"勤"、"俭"、"知"、"行"、"谦"、"朴"、"厚"等一系列的关于人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概念,很显然《老子》也是一部经典的伦理学著作,老子借谈自然之"道"而指引人伦之理,其伦理思想匠心独运、造诣笃深,本文将围绕"上善若水"这一核心观念来重新梳理和解析老子的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19.
戴颖 《经贸世界》2005,(5):20-22
古有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先治其国。欲治其国,先齐其家。欲齐其家,先修其身。欲修其身氰先正其,欲正其心,先诚其意。欲诚其意.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被称为“大学”的八条目,对于以人为本的直销行业来说,对于当今的直销商来说,前五条是成功的关键。因为,这些信条是做人的根本,直销商也是人,只有先学会如何更好地做人,才能更成功地做事。  相似文献   

20.
《三联竞争力》2009,(2):69-69
有舍有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先舍后得——这“舍得”之道如今已被一个网站借用为“闲置物品最佳处理之道”。“舍得网”是一个物品交换网站,与传统换物网站“一对一”的模式相比,舍得网推出的是一种以“舍得券”作为“中介”设置的创新的闲置物品交易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