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维廉先生认为道家哲学的语言观视语言为思想的桎梏,主张通过探求言外之意来认识世界。这种哲学观念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和评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中国传统诗歌独特的审美标准。他认为读者只有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在欣赏传统诗歌时真正排除西方文学审美模式的干扰,领会其间的精妙之处。  相似文献   

2.
根据《诗经》四言诗结构通例、孔子关于《关雎》艺术和意蕴的评论,先贤对诗词"乱"章的注释,对该诗结构层次剖析以及对诗歌文脉的解读等多个角度,论证了《诗经·关雎》篇有存在错简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刘勰与沈约都是文学史上重要的文论家,他们在文论史上不同的见解和思想都影响着后来的文论发展,本文就二者对魏晋诗歌的评论选出作品《宋书·谢灵运传论》与《文心雕龙·明诗》相比较,来看二者观点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美国诗人朗费罗在锡德尼的《为诗一辨》基础上,针对美国的主流教育,政治、日常生活现状,提出了诗歌的重要性,诗歌的创作源泉,诗歌的功能,诗歌与历史的关系,诗歌的创作方法,诗歌的解读,诗歌需要原创性、民族性等内容。  相似文献   

5.
“意象”即意中之象,是诗歌的灵魂。鉴赏诗歌可以从意象入手,把握诗歌意象的内涵、诗歌意象的特性等。文章主要分析了鉴赏诗歌意象的具体方法,以期帮助学生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诗歌和意象派诗歌在诗歌意象理念、构建上有契合及相异之处:二者都主张简洁、直观,诗歌应体现意象。意象并置、叠加、复合等手段在诗歌创作中加以体现;相对于意象派诗歌,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更尊重传统、更感性化,意象的构建更密集、更富于跳跃性和个性化。  相似文献   

7.
江湜论述其诗歌主张的诗作主要有两篇,虽然不多,然而结合他的诗歌创作,亦可以了解其诗歌理论主张——“主情说”的诗歌本体论,“真、创新、从俗”的诗歌创作方法以及“妙悟说”的诗歌发生学理论,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自己的诗歌理论付诸实践.除了受到传统诗歌理论和同时代诗人诗歌理论的影响之外,江湜的诗歌理论还明显地受到了禅宗的影响.从诗歌理论史的角度上看,江湜的诗歌理论与其同时代诗人的理论主张交相辉映,共同促进近代诗歌理论和诗歌创作的发展和转变.  相似文献   

8.
消费者在线评论可信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传播学领域考察媒体可信度的霍夫兰德传播说服模型引入在线评论可信度研究,从信源、信息内容、接收者三个角度,在对现有研究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消费者在线评论的特点加入社会影响因素,提出了在线评论可信度影响因素模型,并以第三方评论网站为例,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系统考察了消费者在线评论的可信度影响因素.同时讨论了该研究的局限性、对于管理实践的启示及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具有它独特的审美价值。在鉴赏诗歌这一审美过程中,诗歌的原文读者可以从其外在直观的形式美与内里蕴藏的意境美中获得美的享受。对于诗歌译文的读者来说,则需要通过诗歌译文来获取其审美价值,所以诗歌译文的目的则是力求帮助译文读者能够获得与原文读者等同的审美价值。文章以审美的心理因素角度出发,分析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理解这三个审美心理因素和诗歌以及诗歌译文的关系,并且以日语俳句的中文翻译为例,考察怎样通过诗歌译文来再现原诗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0.
诗歌翻译属于特殊文本翻译,研究诗歌翻译需要关注译文文本与译者。译者主体性表明了译者的审美、文化意识、创造性与人文品格。在重视译文主体性的基础上,探析译者主体性对翻译诗歌的影响与译者主体性的体现,从译者角度深化诗歌翻译研究。郭沫若《西风颂》的汉译,体现了诗歌翻译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以译者主体性在译文诗歌中的发挥,证明了"风韵译"理论的研究价值,实现了基于译者主体性翻译诗歌的有效研究。  相似文献   

11.
诗歌的特点是什么?我们该怎样赏析诗歌?诗歌翻译中的“得”与“失”都是不容争辩的客观存在。严格地说,诗歌是不可译的,宽泛地说,诗难译,但可译。本课题欲通过对诗歌的赏析来探讨诗歌的翻译,诗歌翻译力求音、形、意三美。  相似文献   

12.
中国诗歌具有爱众为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人和谐等精神品质。马鞍山市积淀有丰厚的诗歌资源,其中尤以李白诗歌最为显著,应充分利用本市诗歌资源、树立现代诗城理念、培育诗城品性,加强诗城建设。  相似文献   

13.
近代诗歌作为沟通古典诗歌与现代新诗的纽带和桥梁,在整个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具有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重要过渡作用。中国诗歌从古典诗歌发展到近代诗歌,再到现代新诗时期,纵观其整个发展阶段,也只有到了现代新诗阶段,中国文学才得以真正突破了几千年的经典模式,迈向现代化进程。仔细探析现代诗歌的发展与革新过程,其每一步都是在近代诗歌基础上的继承和突破。  相似文献   

14.
诗歌翻译被认为是难度最大的翻译。我国诗歌翻译理论的研究始于晚清时期,到20世纪初,达到兴盛。胡适、徐志摩、朱自清、王佐良、许渊冲等人的诗歌翻译理论的论述,见证了中国20世纪初诗歌翻译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专栏作为评论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新闻评论从严肃的政治圣坛上走下来,走进普通百姓生活的一个重要形式。本文从专栏评论选题"大中取小"原则的含义、理由、具体做法及对作者的要求等四个方面对报纸专栏评论选题"大中取小"的原则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穆旦诗歌的诗学价值考察,梳理了其诗歌的阐释史,意在对穆旦诗歌的阐释个案分析来确立一种新的解诗学原则.即在中国古典诗歌和西方诗歌的双重视域中综合考辨诗人的创作,这样才能恰当地给予诗人客观、准确地评价.  相似文献   

17.
唐代诗坛的“皇家三李,”以高唱“大风歌”引领一代诗歌精神,将汉高祖、魏武帝式的文治武功作为贯穿他们诗歌的理想境界;将质朴高洁、豪壮英武的风格当成诗歌法式,对唐代诗歌的发展与兴盛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教育评论论证的原则,教育评论论证的要求和教育评论论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论诗歌隐喻的基本类型及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隐喻在诗歌文体中的表现形式,基本类型和特点,对正确理解诗歌隐喻从而提高诗歌阅读与鉴赏水平大有裨益。根据隐喻在诗歌中的表现形式,我们将诗歌隐喻分成音喻、形喻和意喻三种类型,并就各种类型诗歌隐喻的特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0.
新闻评论引发的"观点市场"正渐趋形成。然而,老生常谈、就事论事、评论失真等时评病症也日益显现。在这种情况下,对时评写作理念重新定位,解决时评"写什么"的问题尤显迫切。在此基础上,加强报道与评论融合,引入"评论记者"制充;分利用民意调查平台,增强时评的参与度,不失为时评写作突围的一条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