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承办,不仅带动了北京的繁荣、社会和谐等方面的发展,也给我国各行各业带来跨越式的发展,在带动巨大经济利益之下,我们应注意奥运会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建设过程中要有长远的预算和规划。  相似文献   

2.
北京奥运投入产出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重点分析了北京奥运会的投入产出情况,进而对北京奥运会的经济效益作了分析。经验数据显示,近几届奥运会已经从整体上结束了收不抵支的局面,并且给主办国尤其是给主办城市和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本文认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运行预算存在盈利空间,北京奥运会将会带动整个北京地区的经济发展,并提供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3.
海外来风     
何乐 《中国市场》2008,(24):65-65
<正>"今天在中国我重申这一看法,奥运会应当是一个全世界年轻人的盛典,应该举办得很成功,这也是我反对抵制奥运会的缘故,我认为北京奥运会应该在和平的环境和氛围  相似文献   

4.
<正> 有着580年历史、历时一年多修缮改造的北京前门大街,特别选择了在北京奥运会的前一天揭开面纱。至此,这条长约845米的"天街",完全脱胎换骨地展现在世人面前,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演绎着商业的繁盛。作为古都北京中轴线上最具京味和最为  相似文献   

5.
韩兆丹 《中国市场》2010,(23):35-36
本文从北京奥运会前后北京城市发展的变化入手,系统地阐述了北京在申奥成功到奥运会结束后北京交通运输系统的快速发展以及取得的显著成效。北京成功的借助奥运之力,使得北京城市顽症——"拥堵"开始逐步得到缓解。奥运后,北京的交通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6.
高洁 《市场周刊》2008,(8):68-71
据报道,经过测算,从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之日起,算到今年8月8日奥运会开幕式,保守预计北京奥运会平均每天将花费2亿元人民币,合计将投入约5200亿元人民币(折合约743亿美元)的巨资,比起早先2200亿元的预算大幅上升了3000亿人民币。  相似文献   

7.
<正>用1元钱赞助,要用3元钱做推广,这一直是奥运赞助这个豪门盛宴的预算定律。但摆在家门口的北京奥运会,打动了很多中国企业,他们的规模不大只有几十亿元人民币甚至更小规模,奥运赞助的预算规律有可能成为他们不能承受之重。这类企业在市场推广上善于寻找四  相似文献   

8.
<正> 作为北京奥运会的餐饮服务供应商,奥运会无疑是全聚德名利双收的好机会,多下些工夫是必然的事情 "成为北京奥运会的餐饮服务供应商,将是餐饮企业名利双收的好机会。"全聚德总经理邢颖表示,全聚德自然不会错过这么好的机会。据邢颖介绍,2000年底和2001年初,国际奥委会的26个单项体育组织  相似文献   

9.
(一) 一首"北京欢迎你"的歌曲,一张开幕式上的"笑脸",北京奥运会,让世人记住了北京的微笑,微笑重塑了北京的形象.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拿什么来迎接海内外7000万人流?微笑,微笑是上海世博会成功、精彩、难忘的名片.  相似文献   

10.
奥运会作为一项体育产业,也作为"注意力经济"的最高表现形式,为历次举办过奥运会的城市和国家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其经济效应也存在着负面影响,如设施闲置、行业发展不平衡等。从体育经济角度,正确认识和评估北京奥运会的经济效应,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很好启示。  相似文献   

11.
《国际商务财会》2008,(8):76-77
<正>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被看作是目前为止赞助水平最高的奥运会。除了12家国际奥组委长期合作伙伴之外,还有51家中外企业以合作伙伴、赞助商或供应商等不同形式与北京奥组委建立合作,这样的数字已经创造了奥运赞助史上的最高水平。北京2008年奥运会赞助企业分为5个层次。  相似文献   

12.
陶冬 《中国市场》2008,(37):38-39
<正>作为人类社会最大的体育竞技盛会,奥运会不仅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力,而且对举办国投资和消费的拉动作用也毋庸置疑。然而,在过去50年中,几乎所有的奥运会主办国都经历了奥运之后的经济衰退。2008年,既是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之年,也是中国经济"最多不确定因素的一年",中国是否会重演这种"后奥运效应"?  相似文献   

13.
《中国品牌》2008,(Z1):60-65
在北京奥运会还未开幕前,一场围绕北京奥运开展的企业营销大战早已上演,让我们先睹为快。"在我看来,中国的奥运市场和奥运营销的大环境是非常好的。一方面,北京奥组委请到了中国一些最具影响力和实力的大企业,包括一部分在中国的外国企业;另一方面,北京奥运会的市场营销  相似文献   

14.
北京后奥运经济效应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敏  徐宁 《商场现代化》2008,(8):244-244
2008年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对北京乃至我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等方面会产生一系列影响。由奥运会带来的商机—"奥运经济",一时间成为公众关注和谈论的焦点。面对奥运会结束阶段给举办城市带来的巨大经济影响,如何应对后奥运经济及其效应,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正>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创了奥运经济扭亏为赢的先河,成为举办大型运动会的典范之作。2008年北京奥运会日益临近,对于中国来说,无疑是促进对外开放的绝佳良机。如何通过有效的企业文化建设实践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深刻内涵,成为企业文化建设者探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众多的品牌和企业而言,奥运会将搭建一个千载难逢的全球性舞台。"——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启动仪式上发言  相似文献   

17.
《成功营销》2008,(9):93-93
2008年夏季奥运会落下帷幕了,然而对于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各方众说纷纭,但我们必须承认这次开幕式是成功的。成功有三个标志:一是在全球的收视率达到历史新高;二是海外媒体给予一致好评;三是8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亲临开幕式现场,直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氛围。据统计,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全美收视率达18.6%,创造了非美国举办奥运会开幕式收视率最高的纪录,  相似文献   

18.
民权宣言     
二百多年前,法国人颁布了<人权宣言>;去年,法国总统公然诋毁北京奥运会;前一段,北京圆明园被掠夺文物兽首在法国被拍卖,尽管华人以"竞买成功不付款"的惊人举动暂时中止了这次拍卖,但仍没能终止国宝的漂泊.  相似文献   

19.
<正>2008年3月24日,北京奥运会圣火在希腊古奥林匹亚遗址点燃,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帷幕正式拉开。4月1日,这象征着和平、友谊、希望的奥林匹克圣火启程前往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开始五大洲21个城市的全球传递。  相似文献   

20.
2009年8月8日,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举办一周年的日子,一场"民间"奥运物资拍卖会也在北京举办。"利用产权市场处置奥运资产是中国人的创举,在国际上开创了奥运资产处置的新模式,希望这一模式能在全球其他奥运会主办国家推广。"国际奥委会市场开发委员会主席杰哈德.海博格在拍卖会上肯定地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