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马尔萨斯的经济理论在经济思想史上所作出的贡献决不在他的人口理论之下.马尔萨斯经济思想对西方经济学后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凯恩斯提出的刺激有效需求以保证充分就业的思想和现代货币主义的代表弗里德曼的"单一规则"在很大程度上都受马尔萨斯经济思想的影响.与马尔萨斯需求原理和稳定通货需求管理思想都有直接的内在联系.本文试就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面对资本主义制度下具有严重威胁性的失业问题,凯恩斯把如何解决失业问题作为他写《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目的。凯恩斯由就业不足引到有效需求不足,再引到投资不足与消费不足乃至货币不足,构成了被人们称之为“萧条经济学体系”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在资本主义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萧条和严重失业的现象时,凯恩斯主张采取积极财政政策,直接增加政府的支出和公共投资,以刺激经济增长、解决失业问题。因为消费倾向在短期内是相对稳定的,因而,要实现充分就业,必须从增加投资需求着手。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和政策观点至今仍在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着作用,对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宏观经济调控也有某种借鉴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和凯恩斯的比较:有效需求问题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需求问题是市场经济或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核心问题。与强调技术关系分析的主流新古典理论不同,马克思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基于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竞争关系的博弈规则,表明了资本主义有效需求问题的根源,即利润率的下降或经济衰退来自于过高的资本存量价值或扭曲的收入分配。当前,有效需求问题也是我国宏观经济的核心问题,借鉴两位学者的分析解决我国市场经济的有效需求问题,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和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凯恩斯革命产生了现代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批判了传统经济理论中的“萨伊定律”,在三大心理规律的基础上发展了“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并提出了政府干预的政策主张。在凯恩斯以后,以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为代表的“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主张将凯恩斯经济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学综合起来,在政策上大力推行需求管理。以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为代表的“后凯恩斯经济学”坚决反对这一做法,在理论上主张将凯恩斯经济理论和古典经济学综合起来,在政策上倡导实行收入再分配政策,以缓和资本主义的分配不公。八十年代以后,西方经济学界又出现了所谓的“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这一学说引入工资和价格粘性理论,重新说明了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  相似文献   

5.
自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纷纷出台救市的经济刺激计划。同时,经济理论界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批判也愈加严厉,更强调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笔者认为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可以合理解释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但并不能有效解释危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更无法恰当、充分地指导经济政策的制定。如果将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相结合,从短期和长期两个层面,不仅可以有效地解释危机产生的原因,同时也能为政策制定提供合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在评析庇古的“自愿失业”和“摩擦失业”的基础上,提出了“非自愿失业”论,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严重的经济危机和严重的失业。同时,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是决定社会总就业量的关键性因素,从而否定了萨伊定律,即“供给创造自身的需求”,提出“需求可以创造自身的供给”。他认为,有效需求决定就业量和收入,失业是由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有效需求不足是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造成的,而产生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三个基本的心理因素”: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和流动偏好。因而他主张国家千预经济,因为只有国家干预经济,刺激有效需求,才能达到“充分就业”;并且这种干预存在乘数效应,即可以起到对就业量和收入的加倍作用。  相似文献   

7.
后凯恩斯经济学认为,扩张的财政政策需要配之以扩张的货币政策。而我国在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的情况下,由于扩张的财政政策挤出效应不存在,连续实施五年的稳健货币政策是有效的、主动的,并有利于预防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8.
一、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和扩张性财政政策理论 凯恩斯与亚当·斯密、马克思并称经济学界的三大伟人,其经济理论是以经济萧条为背景的。在凯恩斯以前,西方国家主要奉行平衡预算的健全的财政政策。而凯恩斯在对30年代资本主义失业和危机这种病症进行“诊断”后,指出病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他认为,就业量与国民收入量均决定于有效需求,有效需求决定于消费水平与投资水平,  相似文献   

9.
有效需求问题是我国经济运行的一个主要问题所在,尤其在近几年的经济运行中,更是突出,其影响极为深远.因此分析有效需求问题成了我们经济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此为依据,展开对问题的论述,通过对国内环境的有效需求的三大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国际背景,展开对有效需求问题的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此指导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从有效需求原理看扩大农村消费的财政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艳林 《全国商情》2005,(12):76-77
有效需求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组成,凯恩斯主张一国主要利用财政政策解决有效需求不足。自1998年我国出现有效需求不足,政府通过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近年来,投资率上升速度超过了消费率,逐渐与消费率拉大了差距,造成了投资与消费比例严重失衡,因而扩大消费内需仍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因而如何利用财政政策有效地启动农民消费,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一题。  相似文献   

11.
供给不等于有效供给,需求不等于有效需求。萨伊、凯恩斯之供求理论既有区别亦有联系,两是一分为二,合二为一的关系。两的结合点才是解决过剩(市场疲软)的真正手段。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财政政策的经典文献,从凯恩斯总收支模型出发,通过不断放宽其假设条件对稳定性财政政策可能出现的凯恩斯效应、需求中性效应以及非凯恩斯效应进行了归纳,在此基础上对三种效应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评述。研究认为,尽管稳定性财政政策宏观调控的长短期效应还存在很大分歧,但并不表明,财政政策不可以充当稳定经济的角色,相反,分歧只能说明稳定性财政政策有效性需要一定的条件。这一结论对特定条件下财政政策的制定及其可能效应的事前预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凯恩斯与古典学派的根本分歧在于:古典学派理论所刻画的是本质上是物物交换而货币形同虚设的二分法式的经济,而凯恩斯所描述的是一个货币在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货币经济。凯恩斯通过强调货币经济的不确定性本质,引入了货币的财富储藏职能,构建了流动性偏好理论,在货币和有效需求之间架设了一道沟通桥梁,提供了国民收入决定分析的有效需求理论框架,开创了全新的宏观经济学。  相似文献   

14.
本文着重从收入分配上分析了目前中国的经济形势与 30年代美国经济萧条的相似之处 ,考察了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主义的收入分配政策 ,藉此提出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在于收入分配结构的失衡 ,社会保障的断层、缺位是制约和影响消费需求增长的“瓶颈”,提高国民边际消费倾向是扩大内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现代经济学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对其微观基础的日益强调,基于这样的思路,我们通过对经济学重要分支的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进行系统阐述和分析,可以发现凯恩斯的货币理论以个体的最优持币行为作为分析的起点,具备了一定的微观基础,但其微观基础是不充分的。我们可从凯恩斯主义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得到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长期以来,我国农村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与现实中较低的消费水平这对矛盾并存,农村消费不足日益成为制约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扩大消费需求尤其是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对于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明显不足的现实,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让农村居民"敢"消费、"愿"消费、"能"消费、"乐"消费等四方面提出了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受凯恩斯需求管理理论的影响,人们对减税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只重视其需求效应,而不重视其供给效应.减税的政策效应往往被等同于扩大政府支出,结果导致减税在宏观调控的实践中不被重视.本文应用凯恩斯主义和供给学派理论,分别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对减税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和效应进行了深入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也表明我国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的确存在反向变动关系,最后根据结论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没有考虑产权、分配等因素,有致命的缺陷,应该对之进行了制度性的修正。利用此理论可对我国当前需求不足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有效需求不足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其原因在于投资需求不足、消费需求不足和国外需求不足。我们应当采取优化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积极的财政政策、鼓励民间投资、扩大出口、拓展农村市场等措施,刺激需求,推动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0.
金融深化和金融抑制论是近金融理论界关注的焦点。当今世界金融发展突飞猛进,是祸是福,众说纷纭。本试图用供给与需求理论对金融资产的发展进行分析,认为金融均衡发展是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