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河北省文化资源禀赋充裕,但文化产业的建设和投入受到成本和人才等多重约束。为使文化产业利益相关方总体效益最大化,需要发展重点文化行业,兼具各层级文化行业和经济体内各产业的发展利益。本文从文化企业及事业单位层面、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供给者和需求者构成的文化市场层面及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层面三个角度分析河北省文化产业层级及发展战略。结论认为,只有文化产业内部层级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才能使其经济体系内其他产业相互依托,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江苏优势文化产业的多元化战略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文化产业发展既有有利条件也有制约因素,应用多元化战略可以加快优势文化产业发展。文章运用产品多多元化战略、行业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多元化战略三种类型来发展江苏优势文化产业,推动江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培育江苏经济新增长极。  相似文献   

3.
时下,作为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转型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很多欠发达地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纷纷提出若干年之后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笔者认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春天真正来了。  相似文献   

4.
苏北地区加强文化产业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苏广 《价值工程》2009,28(6):36-37
苏北地区是江苏的欠发达地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助于推动苏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分析了文化产业的特点,并研究苏北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提出苏北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  相似文献   

5.
加快振兴文化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联系永州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针对目前在文化产业发展上实际存在的问题,分析、探究了增强永州文化产业整体实力与竞争力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6.
作者从战略目标、战略意识、产业规划、产业主体、市场策略等五个方面,对中国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政府需要根据本国资源禀赋和产业竞争力的实际制定和执行灵活的公共经济政策,以使本国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这方面,美国公共经济政策的变迁为我们提供了榜样。文化产业具有特殊战略地位,它有助于民族文化和价值观的传播与继承,符合国家长远利益的比较优势产业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政府应通过发挥主导作用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中央和地方政府应根据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在汕头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通过多元化的参与解决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内部问题;通过区域协调、集聚功能化解文化产业发展的外部性问题,即"合纵联横"。本文通过对汕头文化产业政策的提出及其面临的问题进行阐述,分析汕头在文化产业建设中的优势,进而探讨汕头以"合众联横"实现潮汕地区区域性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途径。  相似文献   

9.
宋怡霏 《活力》2012,(12):129-129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强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推荐文化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各国中,文化产业已成为发展的重中之重?特别是经济高度发展的发迭国家中,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显然已经是文化产业的发展?针对较发达的日本文化产业,本文考察了日本的“酷日本”战略的发展经过及成果,总结日本文化产业发展的特色与创新之处,希望为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国际比较的视角与经验?  相似文献   

11.
南京城市文化战略及其空间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城市文化战略的转化趋势,对南京市城市文化战略及其空间效应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南京的城市文化战略和全球趋势一致,由注重社会文化发展和历史文化保护,转向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与提升城市竞争力.具体表现为以文化设施建设,文教机构扩展,文化产业发展,特色文化空间营造与大型文化事件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文化经济策略和城市行销策略.文化战略的实施加剧了城市空间重构,不仅加快城市空间外向拓展,而且通过功能空间置换、特色空间营造和文化产业空间集聚促使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转化.  相似文献   

12.
文化产业投资的特点与形式浅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当前,文化与经济加速融合,文化产业投资日益活跃,逐渐成为文化产业发展强劲的发动机。我国已将培育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列为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  相似文献   

13.
文化产业发端于半个多世纪前的美国。20世纪90年代,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产业一跃成为朝阳产业。1995年,日本在《新文化立国:关于振兴文化的几个重要策略》的报告中,确立了日本在21世纪的文化立国方略。2000年11月28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卸任前夕破天荒地在白宫召开美国第一次文化与外交研讨会,探讨拟订21世纪美国对外文化战略。法国总统希拉克提出了文化欧洲的构想,企图在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甚至政治共同体的同时,建立欧洲文化共同体。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前总统普京意识到俄罗斯民族文化的危险处境,代总统期间就批准实施了“文化扩张”战略。目前,在世界500强企业中,索尼、沃尔特·迪斯尼、时代华纳、贝塔斯曼、维亚康姆、新闻集团等企业都在做着文化产业。国内外很多学者都认为:21世纪全球最有前途的产业,一是高新技术产业,二是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华谊兄弟为例,综合会计学、经济学、统计学等诸多学科的相关原理,对华谊兄弟的财务战略进行了深入剖析及评价,而后综合财务指标以及可持续发展指标,对华谊兄弟的财务战略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此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不仅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也有助于文化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现结合福建省泰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对运用商标战略保护、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探索,从而促进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朝阳产业,在世界各国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中表现越来越突出,成为当代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蓬勃兴起,“粉丝经济”概念应运而生,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成了相互促进的局面。通过对比分析中韩两国在文化产业战略和发展模式中的异同,可以帮助中国充分吸取借鉴韩国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优秀经验,借助粉丝经济力量打造适合中国本土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特色文化产业在一些地区已经成为支柱型产业,不同特色文化产业群已逐渐成型,产业安民育民富民的功能不断显现、提升。但是,笔者在湖南、江苏、四川等省采访了解到,文化产业战略定位不突  相似文献   

18.
WTO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导向 过去,中国的文化产业主要针对国内市场。而在WTO背景下,我们不仅要服务国内,而且要参与国际竞争。不但要“防守”和“拿来”。而且要“进攻”和“送出”,这种双向的战略格局。是一个重大的战略转变。 而一旦走向国际舞台,立刻会发现中国和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实力的落差,包括生产总值、市场占有量、产业结构.研究开发投资、科技含量.产品和服务质量等的落差。 相对于以前,我国文化产业获得了可观的进步。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相继崛起了一批文化产业集团,包括最早成立于1996年的广州日报集…  相似文献   

19.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报告再次为中国的文化产业点亮了指路明灯。业内人士指出,这对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性的意义,随着各扶持政策的细化落地,文化产业向支柱性产业发展,未来五年文化产业增加值预计将翻番。  相似文献   

20.
文化产业:北京新的经济增长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化产业:北京新的经济增长点高长印在制定跨世纪的北京经济发展战略和文化发展战略的时候,我们认为,文化产业必将脱颖而出,成为北京新的经济增长点,并进而成为北京的支柱产业。提出这个论点的依据,是北京城市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所面临的问题;是北京作为我国政治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