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当欧洲设计和中国制造、欧洲技术和中国市场相遇时,会产生美妙的效果、巨大的市场效应……”去年5月3日,  相似文献   

2.
张敏 《西部论丛》2007,(7):40-41
中欧关系新矛盾 在中欧贸易发展史上,1985年中欧双方签署的《贸易与经济合作协定》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在此基础上,中欧双方经贸合作领域不断拓宽,从原材料、初级产品、一般制成品逐渐向技术产品、服务贸易方向转移,实现了中欧双方在国际市场上的资源、产品优势互补,加强了中欧政界、商界和企业界等的多层次往来。2003年中欧战略性伙伴关系的确立,将中欧的经贸合作关系纳入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双方在经贸合作上也有了更高的期待。  相似文献   

3.
秋千  王伟 《中国西部》2011,(21):68-71
成都是我国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是国内外投资者投资西部的首选地,已逐步发展成为中欧科技、经贸、技术、文化多领域合作对话的重要城市。 10月19日下午,作为第六届中国一欧盟投资贸易合作洽谈会主题论坛之一的中欧技术转移与科技创新合作论坛在成都世纪城新会展中心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国科技交流中心、科技部火炬中心、四川省科技厅主办,  相似文献   

4.
4月15日,新疆乌鲁木齐召开全国中欧国际货运班列联盟会议。渝新欧、郑欧、汉新欧、蓉新欧等全国各省市中欧国际货运班列组成联盟,对接"一带一路"战略。11个来自重庆、郑州、成都、厦门、新疆等省市自治区的中欧国际货运班列联盟成员以市场为导向,积极主动共商中欧国际货运班列发展大计,共谋合作共赢之路。成立班列联盟共谋合作发展"成立中欧国际货运班列联盟将进一  相似文献   

5.
欧债危机使中欧发展新兴产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新变化,尤其是欧洲面临资金短缺的情况,对新兴产业支持力度有所下降,这为中国运用欧洲资源、尤其是研发资源发展新兴产业提供了新机会。  相似文献   

6.
《中国高新区》2013,(6):19-19
近日,由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及欧盟国际技术创新协会(TII)主办的中欧技术转移合作交流暨培训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共有来自欧洲25个国家40个技术转移机构代表以及中国技术转移机构、中国创新驿站站点等近150名代表参加。火炬中心正局级调研员修小平参加会议并致辞。会议围绕中欧创新文化、创新合作、创新网络等进行了主题演讲,并就科技成果商业化、国际技术转移、开放式创新、全球创新服务网络等主题进行了交流和研讨。来自欧洲企业网(EEN)、北英格兰技术转移中心、立陶宛创新中心、博览弗罗茨瓦夫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以及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科技园海淀园管委会、科威国际技术转移有限公司等机构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共20余人作了报告。  相似文献   

7.
正"要科学规划,创新保障房投融资机制和土地使用政策,更多吸引社会资金,加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促进约1亿人居住的各类棚户区和城中村加快改造,让困难群众早日‘出棚进楼’、安居乐业。"这是昨日(9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时所说的话。李克强对各地的积极探索给予肯定。并且,在中国各地情况差别较大、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之下,他强调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贸》2015,(15):14-14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地时间6月29日下午在布鲁塞尔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共同出席中欧工商峰会,并发表主旨演讲.  相似文献   

9.
姚远 《开放潮》2003,(8):43-43
欧洲是我国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的重要地区,在我国对外经贸合作中,中欧经贸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欧洲,特别是西欧国家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以及资金和技术的重要来源,独联体,中东欧也已成为我国市场多元化和“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开发地区。 7月22日至24日,第五届亚欧经济部长会议在中国大连举行。这是中国第一次承办亚欧经济部长会议,也是中国新一届政府组成以来承办的一次较重要的国际会议,还是今年在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大的高层国际性会议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1975年5月6日正式建交,1998年双方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2001年宣布建立全面伙伴关系,2003年又决定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05年12月,首轮中欧战略对话在伦敦举行。  相似文献   

11.
唐纲  li hui 《重庆与世界》2017,(31):16-19
今天,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欧班列”也异彩纷呈,快速发展.其实,翻开中欧班列的发展历程,重点还得从在重庆召开的一次大型国际会议说起.2013年7月2日至4日,第一次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在重庆召开,这次会议对重庆来说,是继AAPP会议和亚太城市市长峰会之后举办的又一次大型国际会议,层面相当高,有来自中国和中东欧16国的近70个省市代表、中央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及企业界人士等共计1000余人与会,其中包括罗马尼亚总理蓬塔、马其顿总理格鲁埃夫斯基.  相似文献   

12.
邵律  王东贺 《上海经济》2014,(12):31-31
<正>由中国世界政治研究会、欧盟发展与合作司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承办的"2014中欧文化高峰论坛"于11月27日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开幕。这是继APEC之后,北京雁栖湖迎来的又一次中外交流盛会。院长王战应邀出席此次论坛并发表了题为"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主题演讲。王战指出,尽管中国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展程度有差别,但随着人类面临的能源、资源和环境瓶颈日益严峻,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城市化发展模式转型的问题,都必须转向"以人为本、产城融合、绿色低碳、网络节点"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3.
第三届重庆与中欧班列沿线国家产学研合作国际论坛于2023年11月11日在重庆外事中心成功举办。100余名来自中国、哈萨克斯坦、匈牙利、法国和波兰等国家的产学研专家出席论坛。会议总结了中欧班列在班列运行、国际影响及沿线国家产学研合作的成果,总结了发展经验。基于班列面临的挑战,为提升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与会专家基于最新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13年6月21日,第27届中欧经贸混委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与欧委会贸易委员德古赫特共同主持会议。据悉,中欧经贸混委会会议每年举办一次,是中欧间年度部长级经贸对话机制,注重讨论中欧双方在贸易和投资关系方面的问题。会议召开前,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会见了德古赫特。马凯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中欧关系,希  相似文献   

15.
正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欧、中俄关系的不断发展,中欧、中俄贸易飞速增长。2012年中国与欧盟、中国与独联体国家、中国与俄罗斯贸易额分别达到5460亿美元、1484亿美元、882亿美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7.55倍、14.00倍、11.03倍。高速增长的贸易造就了中欧、中俄间巨大的物流运输市场。一、中欧陆运的重要意义1.中欧陆运通道是一条安全的运输通道。中国与欧洲之间的海运一直存在安全问题,再加上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和马六甲海峡的拥堵,因此中欧陆运通道要比海运安全得多。2.中欧陆运可大大缩短中国与欧洲内陆之间,尤其是中国中西部和俄罗斯之间的运输距离。郑州、重庆等中西部城市经新亚欧大陆桥铁路直达莫斯科的陆运距  相似文献   

16.
<正>11月3日,"2017中欧投资与创新合作论坛"在京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经济媒体联盟与财新传媒联合主办,北京智慧长阳文化产业基地、紫金智库、北京中媒联盟国际文化发展中心承办,旨在响应关于"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等重要指示,进一步推动中欧双方建立长期投资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7.
正今天,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欧班列"也异彩纷呈,快速发展。其实,翻开中欧班列的发展历程,重点还得从在重庆召开的一次大型国际会议说起。2013年7月2日至4日,第一次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在重庆召开,这次会议对重庆来说,是继AAPP会议和亚太城市市长峰会之后举办的又一次大型国际会议,层面相当高,有来自中国和中东欧16国的近70个省市代表、中央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及企业界人士等共计1000余人与会,其中包括罗马尼亚总理蓬塔、马其顿总理格鲁埃夫斯基。  相似文献   

18.
胡静 《中国西部》2012,(34):120-123
2012年9月,第七届中国—欧盟投资贸易合作洽谈会在成都开幕。《中欧商务合作2012成都宣言》在欧洽会获通过。深化中欧商务合作是双方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中国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国西部地区具有承接向西开放,加强与欧洲国家经济合作的区位优势。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助于发挥区域优势,有力拓展中欧合作的市场空间,形成新的经济合力。中国  相似文献   

19.
杜建芳 《中国经贸》2013,(15):20-21
2013年6月21日,第27届中欧经贸混委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与欧委会贸易委员德古赫特共同主持会议。 据悉,中欧经贸混委会会议每年举办一次,是中欧间年度部长级经贸对话机制,注重讨论中欧双方在贸易和投资关系方面的问题。会议召开前,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会见了德古赫特。马凯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中欧关系,希望双方按照平等对待、互利合作的原则妥善解决贸易争端,促进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健康发展。双方表示将适时举行第四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科学技术部、信息产业部和欧盟委员会信息社会总司共同举办的“2002中欧信息社会合作论坛”于4月16日~20日北京举行。论坛主题涵盖电子政务、信息安全、软件、电子商务、多媒体内容与工具、信息社会城市市民运用、移动通讯和IPv6、家庭和商务的宽带接入、信息技术在环境、交通和旅游业的应用、中小企业与创新和电子奥运等。政府高层官员、知名科学家、企业界和商务界精英就中国和欧洲发展信息社会所面临的挑战与关键性问题进行了研讨。欧洲信息技术展览会—“欧洲IT展览会”与合作论坛同时在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举办。这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