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契约理论为切入点对企业逃税行为进行分析,通过在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合谋逃税活动中引入线性激励的"可自我执行的协议",构建了一个逃税模型来研究企业逃税主体的决策行为。结果表明:经理人风险态度、逃税边际成本和逃税风险是影响纳税人逃税行为决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筹集和使用资金,是要支付资本成本的。本文就对资本成本在筹资决策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以降低企业筹资中的资本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随着央企《经济增加值考核细则》新政推出,EVA再成关注焦点。基于EVA理论对国企的资本结构考量与成本分析,有助于理解企业价值内涵,正确调整企业资本结构、降低资本成本是国企面临的重要任务,对投融资决策行为、主营业务规模管理、经营管理架构构建、收益分配原则确定、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等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一、资本成本会计 现行财务会计只确认、计量和报告企业债务资本成本,而忽视所有者权益资本成本。这应是财务会计值得改进之处,资本成本会计正是回应这种改进要求的努力成果件勾想)。它是以现代金融市场和企业制度为依托,以企业资本成本为对象,将成本概念及其计量引入产权领域,全面确认、计量和报告企业资本成本信息的一个新的会计领域。资本成本会计理论构想拓展了会计学的视野,突破了传统会计学只计量债务资本成本而不计量所有者权益资本成本的局限,  相似文献   

5.
美国公司管理层股票期权的负激励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企业制度的最大特点是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即形成了以股东形式出现的企业所有者和以管理人员形式出现的企业经营者的分离。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存在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在此种关系下,经营者可以获得委托人难以取得的企业内部信息,因而在两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会诱导经营者的“偷懒”行为和道德风险的产生,即经营者会偏离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目标,甚至有可能损害所有者的利益。如何有效激励经理人,使其利益导向与所有者利益相吻合,从而避免产生大量委托———代理成本?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相似文献   

6.
生产型企业资本结构决策与产品市场竞争策略是生产型企业发展中重要的两项决策,两者间具有密切的相关关系。若不存在破产成本或竞争对手的财务杠杆率较低,进入障碍相对较小时,债务杠杆促使企业采取进攻性行为,从而加剧市场竞争;另一方面,考虑破产成本或市场竞争激烈等情况时,债务使杠杆企业减少进攻行为,从而缓和市场竞争。本文从战略公司金融的观点出发,阐述了生产型企业资本结构决策对产品市场上产量策略与价格竞争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企业的融资行为要受到财务危机成本 ,特别是间接危机成本的影响 ,其中企业规模、产业集中度、产品专用性、R&D支出和行业前景是决定财务危机成本大小的重要因素。如果考虑到财务危机的间接成本 ,企业就会科学地利用财务杠杆和自我限制债务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关于企业战略负债同产出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的矛盾 ,也可以对我国企业如何合理负债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借鉴。  相似文献   

8.
规范经营者行为的制度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营者行为是对制度环境和制度规则的一种理性反映,不同的制度环境必然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在以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为特征的现代企业中,由于股东和经营者之间存在着激励不相容、责任不对等、信息不对称、契约不完全,使得经营者既有动机又有条件损害所有者权益。为保护所有者权益,规范经营者行为,必须设计一套有效的制度安排,这套制度包括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来自企业内外的监督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9.
股利分配是公司在企业和所有者之间对其税后利润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分别形成企业的留存收益与所有者收益的财务行为。股利分配合理与否不仅影响到与企业相关各方面的利益,而且关系到公司的筹资和资本结构合理性问题,更涉及到企业的长远发展。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股份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的具体比较分析,试图从中得到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叶正虹 《经济论坛》2014,(4):107-109
准则制约着信息披露行为,其变革势必影响企业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信息质量的高低影响了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状况进行判断并做出有效决策;权益资本成本是投资者根据企业提供的信息并结合自身预期提出的必要报酬率,该指标既可反映企业价值,也可在宏观层面反映经济体内由总资本成本变动带来的资源重新配置和社会福利状况。本文梳理有关准则趋同背景下资本成本研究文献,分析研究进展并探讨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