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内部审计开展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内容 (一)内部控制评价的含义 内部控制评价,包括对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和运行有效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组织制度 ,是确保企业安全有效运行的关键。内部控制作为完整的财务和其他控制体系 ,包括组织结构、方法程序和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企业自我独立评价的一种活动 ,内部审计可以通过协助管理当局监督其他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 ,来促成好的控制环境的建立。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天然的监督作用使其自然成为内部控制方式之一 ,同时是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一种监督形式 ,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有 :评价内部控制 ,参与重大程序的制定与修订 ;监督内部控制的运行 ;提供管理咨询等。为发挥上述作用 ,必须加强与完善内部审计的机制 ,内部审计才能更好的对内部控制进行再控制。  相似文献   

3.
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决定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指标体系的设计是评价开展的前提条件。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指标的选择和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公司评价体系的功能。内部控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应紧密围绕内部控制目标,分别按控制环境、风险管理、信息与沟通、监督控制、管理流程控制和管理改进六要素构建内部控制综合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4.
内部控制评价是对内部控制本身的再控制,是内部控制目标实现以及作用发挥的重要环节。统一科学的评价标准是内部控制制度整体运行应遵循和达到的目标,包括一般标准和具体标准。目标定位、内容界定、指标选取、程序与方法等内容共同构成了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5.
黄仕娴 《现代经济信息》2013,(15):212-213,223
内部控制的财务目标是能够合理保证财务报告可靠性、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经营目标和战略目标是能够合理保证管理层和董事会及时了解目标正在实现的程度。本文构建了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应遵循的全面性、重要性原则、客观性、层次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和适用性、灵活性原则,并结合各个目标讨论了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方法,尝试建立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9,(7)
企业在为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内部的控制,对企业全体职员的高效率工作和市场竞争力全面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加强对企业内部的控制和管理,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开始关注的问题,针对企业内部开展控制的有效性的评价方法,也顺势成为企业内部控制后带来的新的问题。文章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解,对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以及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探索和分析,希望能为企业的稳步发展提供帮助和参考,使企业能继续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有力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陆永根 《经济师》2009,(12):150-152
对一个组织的内部控制进行测试及评价,包括对该组织的内部控制系统设置的健全性、合理性测试;对内部控制初步评价;对内部控制的符合性测试;最后对内部控制的最终评价,即评估该组织的内部控制风险水平或可依赖程度四个步骤。对内部控制的评价总指标是控制风险水平或可依赖程度,二级指标有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现行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主要是按照业务循环法的程序进行设计,鉴于各级税务机关运行管理不同于大多数企业的特点,被大多数企业采用于内部控制设计业务循环法并不适用于税务组织的内部控制设计,要保证税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有效,必须根据其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设计内部控制。  相似文献   

9.
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并规定执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企业,必须对本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同时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在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注意到企业非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应当提示投资者、债权方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关注。  相似文献   

10.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是提高经营水平,维护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经营成果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企业预防风险的重要手段.目前,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已经成了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任务.本文将着眼于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原则与内容,分析了内部控制评价的方法,最后,针对我国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减少组织中的决策失误和工作缺陷,使组织能有条不紊地高效运转。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有利于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通过阐述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与企业管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对如何在我国实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提出了一些看法,认为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作为新兴的一种管理方式,应该得到推广和不断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2.
有调查资料表明,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单位(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及私营企业)仅占全部调查对象的30%左右;对已经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的调查显示:执行情况无效和一般的单位占60%左右,执行情况较好和很好的单位只占40%左右。目前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执行情况也不容乐观。内部控制是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内部控制主要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商业银行的控制环境指商业银行的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及其重要性的态度、认识和措施。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系统的基础,它直接影响企业内部控制措施的实施以及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如果企业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的设计、运行高度重视,对任务违背内部控制的行为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则内部控制实施的有效性必定较高。因此,商业银行建立和执行内部控制的重要问题是创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商业银行如何创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内部控制工作在我国推广的时间有限,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从当前我国内控工作的现状来看,依旧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包括内部控制工作本身,而且延伸到内部控制的相关评价工作中。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对当前我国企业在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上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建立的专业的全方位管理体系,具有防范风险、有效监管的特点.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特点来看,为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必须制定适宜的评价方式.就企业内部控制现状来看,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评价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详细评价法,二是风险基础法.针对两种评价方法,风险基础法具有更高的成本效益和效率评价.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管理者越来越强调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及执行情况是否与预期目标一致,为此,需要独立的第三方对管理层次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进行有效性评价,而为了获得对内部控制的持续改进,企业有必要建立并完善内控制度评价体系,以提高评价结果对内部控制的改善效率.本文从内部控制评价的内涵及意义的角度出发,指出当前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以期企业在实际中能够根据内部管理需要建立合适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评价与审计构成了良好的内控风险管控体系,一个设计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运行,必须依托独立与有效的内部控制评价机制,及时发现与弥补内部控制缺陷,实现内部控制与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从而促使内部控制成为提升企业价值的战略过程。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内部控制评价目标出发,针对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建设工作阐述了一些观点,认为通过组织架构的有效设置、评价内容的合理确定、评价方法的科学选用以及评价报告传递机制的健全等等一系列措施能够及早、准确查找出企业在内部控制设计、运行当中的簿弱环节,为缺陷的及时整改提供依据,促进企业内控体系逐步完善和经济效益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18.
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联合印发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指出:“企业应当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保证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工作的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应当结合内部审计监督,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内部审计机构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应当按照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程序进行报告;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相似文献   

19.
李灵 《时代经贸》2011,(4):205-206
内部控制评价制度是内部控制的一项重要配套制度。本文从财务报告目标出发,对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主体、方法、标准、原则等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以期对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宇丝 《时代经贸》2013,(16):137-137
在内部控制的设计、执行、评价和整改这一循环过程中,内部控制评价有着枢纽作用并对整个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产生重大影响。通过对内部控制的评价,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不断完善,因此,一个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有效实施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