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小武  胡健 《生产力研究》2007,(11):144-146
文章就我国近年来发表的有关石油石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文献进行检索和评述,关注点在于应用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以及评价中是否考虑到石油石化行业的特点等方面。结果表明,大型石油跨国公司的成为石油石化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对象且具有其合理性;对标法和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得到较普遍应用;基于制造业竞争力研究的波特的相关理论成为研究石油石化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基础,但是这些研究大多忽视了资源性产业的一些应该被关注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粟丽丽 《经济师》2002,(1):88-89
文章从分析加入WTO后,我国石化产业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出发,探索了在新形势下我国石化产业的战略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循环经济型石化产业的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际产业的快速转移,我国将进入石化产业大开发、大建设的加速期,产业的集聚效应将会进一步加大全球石化中下游产业向我国的转移力度。文章揭示了我国对新一轮产业承接所面临的问题,探讨了我国石化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急迫性与制约因素,进而提出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型石化产业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区域发展差异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德军 《技术经济》2011,30(8):58-63
基于文献综述,构建了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区域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以截面数据为基础的因子分析评价模型,并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据此提出提高各区域绿色食品产业竞争优势的战略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李仙 《经济研究参考》2012,(55):63-70,82
2011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速度普遍放缓。从地区比较看,我国中西部经济增长速度连续第5年超过东部,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继续超过各省区平均水平,东西部差距继续向趋缓方向发展。从增长、总量和发展水平三大区域格局看,区域增长速度格局再次变为"远西部、大中部、新东部"的排序,东西部增长速度差继续逆向扩大;区域经济总量格局继续呈"东部大、中西部小"态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格局继续呈"新东部和远西部高、大中部低"态势。2012年在世界金融危机继续深化,特别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继续发酵演变的情况下,我国区域经济可能继续趋缓,各地区增长速度大体在15.0%~7.5%之间;区域差距将继续保持"相对差距略有缩小、绝对差扩速放缓"态势;2012年我国区域经济将呈现各地区经济增速继续有所放缓、一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使区域投资环境得到改善、经济和城镇化重点地区将呈现新变化等基本趋势,为保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良好势头提出进一步制定和出台一些急需的空间规划、出台有利于中小城镇发展的经济社会政策、利用结构性减税的机会建立我国地区差异化税收体制、建立全国性生态补偿机制等若干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桐 《经济纵横》2006,(9):22-24
本文探讨我国中药产业区域化发展的必要性,提出中药产业区域化发展的“科技引领+集群超越”战略构想和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环境污染和资源制约决定走循环经济之路是石化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集约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不高及政策措施不到位是我国石化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问题与障碍。我国石化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全面推进企业清洁生产;构建产业生态工业园区;发展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提高资源及能源的利用效率;营造发展循环经济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8.
《资本市场》2009,(4):82-85
<正>振兴规划志在长远海通证券认为,在目前石化行业面临较大困难的大背景下,振兴规划的出台将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通过已公布的振兴规划六条意见可以看到,规划涉及石化、化肥农药,煤化工领域。  相似文献   

9.
环境污染和资源制约决定走循环经济之路是石化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集约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不高及政策措施不到位是我国石化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问题与障碍。我国石化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全面推进企业清洁生产;构建产业生态工业园区;发展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提高资源及能源的利用效率;营造发展循环经济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0.
十七大报告已经明确提出了将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生态经济作为下阶段的重点目标之一。此目标的提出将加快石化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进程。文章从目前国际形势、国内环境,以及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角度出发,阐述了实施循环经济的必然性,并简要概述了适合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举措。  相似文献   

11.
区域产业素质升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对当前产业生存环境的变化和对我国当前产业政策取向的思考,整合出一个基于产业系统演化的区域产业素质升级理论。指出,区域产业素质升级是一个静态和动态双重的概念,通过静态层面的区域产业素质分析可以对某区域产业素质作定性或定量分析,从而考察该区域产业素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动态层面的区域产业素质分析可以确定其演变的机理和决定因素,从而结合静态分析寻找该区域产业素质升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经济与我国产业竞争力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永虹  单佳平 《生产力研究》2004,(6):128-129,138
产业竞争力是指某一产业在区域之间的竞争中 ,在合理、公正的市场条件下 ,某一产业能提供的有效产品和服务能力 ,本文分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产业竞争力的作用 ,并提出在我国国情下 ,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 ,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于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极其重要作用,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城市群的发展来推动和实现的.“十二五”期间,科学发展观指导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32个城市群的构建使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从而为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开辟了新篇章.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提出,将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1]。而"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性规划。基于"十二五"规划的视角,运用产业经济学理论,结合云南旅游改革试点实际,对大理州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发展机遇及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十二五"及至2020年的发展构想。其结论对其他类似区域制定旅游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修正的E-G指数和集中度模型,研究中国重工业特别是石化产业集聚演进规律,并通过SPSS回归模型对产业集聚与工业增长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多数重工业产业集聚水平出现下降,石化产业集聚变动显示出先上升后下降的特征。总体来看,石化产业集聚与工业增长有较强的相关性。石化产业上游的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处于高集聚;中游的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处于中度集聚;下游的化学纤维制造业处于极高集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则处于中度集聚。从完善石化产业政策的角度来看,上游的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在促进集聚提升的同时应关注规模经济效益问题;中游的炼焦及下游的化学原料制品业应强调结构调整,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加速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转变;下游的化学纤维制造业在提升产业集聚过程中应注重质的积累,规避规模不经济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实的经济环境要求以优化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而积极发展创意产业正是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历史上历次经济危机中都有创意产业的崛起,并且创意产业还成为各国走出危机的先导产业。该文论述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重要性,着重分析了创意产业对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四条途径,即资源转化模式、价值提升模式、结构优化模式、市场扩张模式,并阐释了发展创意产业对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性以及应该如何发展创意产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司正家 《当代经济》2011,(15):1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域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动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其根本目的是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福利共享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汽车产业环保性需求的日益提升,汽车产业与石化产业的关联度将越来越高。汽车产业和石化产业作为吉林省的两大支柱产业,提升其关联度,可以促进两大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带动吉林省经济快速发展。加强两大产业的关联度,应以增强汽车产业链的整体关联度为突破口,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激发汽车产业与石化产业的整体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19.
20.
高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高技术产业对于地区经济的振兴以及国家的繁荣昌盛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来,我国高技术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但从各个省份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来看,我国高技术产业区域发展尚不均衡,并且这种差距有随时间推移进一步扩大的趋势。通过对我国内地(除西藏外)30个省、市、自治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聚类分析,将我国高技术产业按区域划分为发达地区、次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3类。针对不同地区的发展现状,从集群规模、技术市场活动、产业创新能力和政策支撑环境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