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战国时代和秦汉时代知识分子群体的特点入手,提出“学在官府”与“学在民间”两种发展模式,并通过引入“职位社会”、“品位社会”的观察维度,考察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群体特征与社会大背景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后,知识分子因其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而备受党和国家重视,被视为“国家的宝贝”;由于他们从旧社会走来,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与新社会不和谐的东西,因而又是国家教育和改造的对象;经过教育和改造,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初步被确立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西方财政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历经清末、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几个历史时期,日渐深入。清末,西方财政学的传播基本上仅限于常识层面;北洋政府时期,深入到理论层面;国民政府时期,西方财政学在中国的传播达到相对成熟的阶段。西方财政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呈现出鲜明的特征:首先,瓦格纳强调以财政政策改善收入分配状况的财政理念对国人的影响特别大;其次,西方财政学的传播服务于近代中国的财政改革运动。  相似文献   

4.
齐慕实 《开放时代》2003,(2):137-144
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覆盖知识分子研究中的种种议题。然而每一学科和其自身特定的研究、分析方法都对中国知识分子的研究做出了具体的贡献。在北美学术界这些不同的学科方法促进了诸如“演讲”、“社会组织”、“生活阅历”这些分析范畴的应用,同时它们还引发了专业化、商业化、民族主义、法治、公众领域和市民社会,以及自由主义等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5.
作者所探讨的是“新文化运动”中知识者的价值观念与心态,主要清理这一运动中知识分子的“国家”,“生命价值”观念.作者认为,由于长期以来对“爱国”这一概念的思维定势,这一运动中的知识者对国家的感情是并不能以“爱国”一词来界定的,他们的思考更深邃,是一种“健全的个人主义的爱国主义”,他们对文化变革、个人健全发展的关注重于对政治运动的关注;在具有了强烈自省精神的同时,他们对个人价值的理解也超越了古代士人的价值观念,而代之以“以学术为天职”、充当社会的良心的现代知识分子价值观;与此同时,他们独立不羁的民间立场和不卑不亢的战斗姿态首次显现在作为群体的中国知识分子身上.  相似文献   

6.
葛兰西“知识分子”理论,首先独创性地提出了“有机知识分子”的概念,阐明了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继而通过领导权理论阐述了知识分子的社会作用,以此为理论线索,可以探讨当代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7.
张琴 《经济研究导刊》2022,(32):104-106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人才落户海南省,成为海南“新移民”。因此,从教育、医疗、物价、文化、政策等层面分析“新移民”群体在海南省社会融合面临的困境,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提出解决对策,其中着重强调社会组织等第三方社会力量的参与,构建针对海南自贸港建设“新移民”群体的社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8.
张国庆 《经济师》2007,(5):24-25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命运与政治紧密相连,是统治者的附庸,这一事实导致了知识分子独立人格和思想、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的丧失,使知识分子失去了作为社会精英应有的社会作用;中国社会性质的根本性变化、新世纪的世界潮流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带来知识分子的新生。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民工群体的内部结构产生了明显的代际分化,一群“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规模不断壮大,逐渐成长为农民工群体的主力军,在国民社会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随着对这一群体认识的不断深入,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研究也愈来愈多,而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问题也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本文首先总结了城镇化的理论研究,然后重点介绍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问题,以期新生代农民工能更好的融入城市,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10.
芦恒 《经济视角》2005,(9):55-56
“韩流”与“汉风“是近年来中韩两国随着经济贸易上的频繁往来,在文化交流方面出现的独有的文化现象。韩国的留学生群体是受“汉风”影响的主要群体,也是中韩文化传播的主流群体。通过对韩国留学生群体的考察,从他们在中国留学生活中表现出的群体意识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可以分析出中韩社会结构的差异和发展途径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刘玲睿 《经济师》2009,(11):30-31
城市化是在“两难悖论”的复杂博弈之中推进的,城市化给人类社会带来文明与进步的同时,随之而来产生了诸多新的城市社会问题。城市化席卷农民工群体涌入城镇社区,由于思想观念、经济地位与人际网络等差异,农民工逐渐被城市社会边缘化。以城市农民工廉租房制度实施的现状为表述对象,从公平正义的社会价值取向与覆盖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视角提出“国家-社会”合作供给农民工住房公共品的整体吸纳路径。  相似文献   

12.
费孝通和柳田国男分别开拓了各自对本土社会的独特研究。费孝通以“乡土”为对象,以“同情”来自省的学问,宗旨是通过对本土社会的理解来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与举措。柳田国男的“乡土研究”乃是由乡土的人们在乡土、地方或农村搜集资料,以比较之法认识乡土,最终的目的则是认识整个日本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讲,乡土研究是“自我反思”的学问,这也正是费孝通与柳田国男学术思想的共同之处。两位先生都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采取了跨学科的知识生产方式,可以说这正好体现了近代亚洲知识分子的学问特点以及他们对于社会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对中国的“知识分子问题”作长程观察的分析报告。在界定“问题”内涵的基础上,作者从中国现代化追求与知识分子的诞生相交织的特点,揭示问题产生的历史根源,指出来自西方的知识在中国社会缺乏应用条件,正是新式知识分子对秩序不满但又没有力量主宰自身命运的共同根源。论文焦点在1949年以后的历史时段,作者分别以反右与“文革”的成因为对象,着重分析知识需求与知识应用条件不足的矛盾,如何导致当政者与知识分子的互不信任,以及推动前者对后者的政治压制。从改造“分子”到改造知识,是意识形态链条上相邻的环节。最后借助对改革开放后相关学潮背景及其演化的讨论,完成对知识分子问题正在消失的历史判断。把文献解读与体现社会结构变迁的数据相结合,从知识社会学角度透视现代意识形态的变迁,是本文的特色所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对中国的“知识分子问题”作长程观察的分析报告.在界定“问题”内涵的基础上,作者从中国现代化追求与知识分子的诞生相交织的特点,揭示问题产生的历史根源,指出来自西方的知识在中国社会缺乏应用条件,正是新式知识分子对秩序不满但又没有力量主宰自身命运的共同根源.论文焦点在1949年以后的历史时段,作者分别以反右与“文革”的成因为对象,着重分析知识需求与知识应用条件不足的矛盾,如何导致当政者与知识分子的互不信任,以及推动前者对后者的政治压制.从改造“分子”到改造知识,是意识形态链条上相邻的环节.最后借助对改革开放后相关学潮背景及其演化的讨论,完成对知识分子问题正在消失的历史判断.把文献解读与体现社会结构变迁的数据相结合,从知识社会学角度透视现代意识形态的变迁,是本文的特色所在.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依托微博、豆瓣、校内网等社交媒体(SNS)的新技术优势,联合传统媒体,在众多公共事件中,一个基于网络平台的意见领袖社区渐趋出现并形成网络。他们的内部区隔不断被打破,并与底层社会有了沟通。这一群体对于互联网的创造性运用,推动了公民参与和政策变迁。本文以“宜黄拆迁”议题和其他若干拆迁维权议题为个案,从社会网络理论视角出发,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基于网络平台的意见领袖群体在公共事件中结成的虚拟社会网络的特征、网络内部的互动机制进行考察,并对该群体的政策影响加以分析。本文认为,是否有意见领袖群体的关注,导致了公共议题发展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先哲张载曾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作为封建时代知识分子对人间社会的根本期许,以其宏大的气象让一个儒者的担当深入人心。而在国家权力机关日渐职业化的现代社会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重担责无旁贷地落在公务员一一这些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各项生活的直接管理者的身上。也正是由于公务员的特殊职责和地位,他们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这些关注,不仅涉及公务员的行政和监督、  相似文献   

17.
林建刚 《开放时代》2009,(11):79-92
法国学者古斯塔夫·勒庞的群体心理研究对后世产生了深刻且持久的影响,这一研究所针对的社会背景至今仍是人类政治生活中重要的现象。本文试图梳理勒庞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史,并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对勒庞思想的介绍与评说来剖析勒庞的群体心理研究对中国学界所产生的影响,同时也揭示了勒庞思想对社会群体运动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民工与城市社会的“理想融合”反思边缘群体社会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文慧 《生产力研究》2004,(12):114-116
以民工与城市社会的“理想融合”为预设,本文认为城市社会内部资源流动的严重不均、来自城市社会的普遍被剥夺感、缺乏达成对话的行为习惯等一系列因素消解了融合,并且从保障、就业、教育、NGO诸方面对这一边缘群体的社会保障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革命不是知识分子喊一声“欢迎”它就来了,也不是知识分子喊一声“告别”它就去了。同样,革命也不是在利刀下不公正的改革,促进了经济增长就可以避免的。一个社会的稳定必须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找到它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20.
卢甲甲 《商周刊》2011,(9):89-89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000多年前,孟子描述了他心目中和谐社会的场面,尊老爱幼的传统随时间延续……为传播奉献爱心、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中华美德,营造互助、和谐、文明、祥和的社会氛围,感受广大彩民踊跃奉献的福彩公益金对促进社会和谐的推动作用,福彩中心诚邀爱心彩民以及社会各界具有爱心、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困难群体的志愿者,参加“走进福彩公益项目”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