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芹菜菌核病主要危害植株的茎、叶片.先在叶片开始发病,叶片初始产生淡黄色水渍状斑,湿度大时形成软腐,并产生一层厚密的白色絮状菌丝体,后形成黑色鼠粪状菌核,条件适宜时可蔓延至叶柄及茎.茎染病,症状和叶片染病大同小异,不同的是田间湿度大时,密生白色絮状菌丝体后,病茎组织软腐,后形成圆形或者不规则形黑色鼠粪状菌核.菌核早期白色...  相似文献   

2.
一、死苗原因 (一)低温引起的生理死亡,一般发生在寄栽后2~5天。秧苗由于抗性较低,遇到强寒潮转晴时,根系吸收能力弱,叶片蒸腾失水,使体内水分代谢失去平衡,造成卷叶青枯死苗。 (二)侵染性病毒。寄栽秧苗的受到严重低温影响后,活力下降抗逆力减弱,绵腐菌、腐霉菌、稻瘟病等有害微生物趁虚而入,造成病害死苗。  相似文献   

3.
《农家之友》2003,(9):28-28
一、发病症状西瓜炭疽病从幼苗到成熟,在叶、蔓、果实上均可发生。幼苗发病时,近地面茎蔓变成黑褐色,缢缩猝倒。叶片受害时,初为小的黄色水渍状圆斑,以后扩大变成褐色,病斑周围有一紫黑色圈,其上生长黑色小点或粉红粘稠物,病斑逐渐扩大,相互连接成片,干燥时破碎,使叶片枯死。叶柄上和茎蔓上会呈现狭长的褐凹陷病痕,病痕扩展,茎蔓逐渐死亡。若果柄染病,幼果颜色深暗,逐渐萎缩致死。成熟果实发病,病部初为水渍状环,以后呈黑色凹陷圆斑,其  相似文献   

4.
<正>辣椒绵腐病主要为害果实。发病初期产生水浸状斑点,随病情发展迅速扩展成褐色水浸状大型病斑,重时病部可延及半个甚至整个果实,呈湿腐状,潮湿时病部长出白色絮状霉层。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苗期发病,幼苗基部腐烂,缢缩猝倒而死。成株期主要为害果实。果实发病,病部褐色湿腐,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致密絮状霉层。重时整个果实发病最后腐烂。防治方法(1)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地块种植。地势低平,应高畦栽培,最好地膜覆盖。(2)  相似文献   

5.
李鄂平 《农家之友》2003,(15):34-34
近年来,香蕉黑星病在香蕉产区发病尤为严重,蕉农在防治上感到非常头痛。受其危害,香蕉重病叶片黑色斑点密集,造成病叶枯黄、凋萎,感病果实上密生黑色斑点,影响香蕉果实外观和降低果实的  相似文献   

6.
一、发病症状 发病初期在叶片或枝干表面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黑色煤斑,逐渐扩大后布满全叶,并蔓及小枝及茎干。随着病害不断发展,便造成整丛乃至成片茶树一片乌黑。 二、发病规律 病菌在茶树病部越冬,翌春在适宜的温湿条件下形成孢子,随风雨传播,落在蚜虫、粉虱或蚧壳虫的分泌物上,摄取营养,病菌萌发长出菌  相似文献   

7.
正秋种辣椒特别容易受真菌、细菌、病毒侵染而发生根腐病、枯萎病、角斑病、炭疽病和病毒病,造成烂根死苗、落蕾烂椒、落叶枯枝和束顶卷叶,影响产量,严重时甚至失收。所以,秋种辣椒要注意杀病菌灭病毒,以防止发病。具体做法:在幼苗移植前,叶面喷洒一次800倍立异(1.4%辛菌胺乙酸盐)、600倍植物病毒疫苗(0.5%菇类蛋白  相似文献   

8.
一、发病症状 甘蔗凤梨病不仅危害蔗种,也危害宿根蔗。用蔗茎作种的种苗,病原菌从伤口或种苗两端入侵,宿根蔗病原菌从收蔗时的砍口入侵。感病后蔗种砍口变红色,病势进展后,红色部分变为灰黄色,组织腐败,中心髓部变黑色,产生黑色粉状物(孢子),并发生凤梨味。此时,种苗完全被害,再经若干日,蔗株就只存纤维组织,节间呈空洞状。患病种苗多不发芽,能发芽者,也缺乏生长力,渐渐死亡而造成缺窝断行。  相似文献   

9.
2003年4月中旬至5月中旬,广西各地都发生了严重的急性病害,尤其以果树和苗木发病严重,常常引起大量落叶,枝条枯死,特别是苗木,一不注意就会成片死去,笔者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4~5月份特殊的气候造成的。在春末夏初,高温天气过多,常常一会下雨,一会又放晴,甚至边下雨边出太阳,从而造成地下温度过高,地上空气湿度大,又引起病菌大量繁殖,再加上树体对突然产生的温差难以适应,从而使果木达到发病顶锋,并迅速传播,本文主要针对以下两种病害的发生及防治措施作一简述:1、柿子炭疸病新梢初期产生黑色小圆斑,扩大后呈圆形或不规  相似文献   

10.
正炭疽病是番石榴的重要病害,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生。该病在番石榴的枝条、叶片、果实上发生,造成死苗、烂果、落叶,对产量和果品质量影响极大。果实收获后,在贮运期间,病情仍然可以继续发展,造成经济损失。症状1.新梢:从叶片开始变褐,逐步扩展,造成新梢焦枯。2.从叶片和叶缘开始发病,病斑呈圆形或半圆形、褐色。病斑逐步扩大,中间颜色变淡,可见其上生许多小黑点。叶片容易脱落。一般叶上发病较少。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马铃薯单垄单行栽培技术(一)、播种期的确定当气温稳定地通过5~7℃,10厘米深土壤温度稳定地通过7~8℃时,适宜播种马铃薯。(二)、种薯处理1、种薯催芽播种前的15天,把种薯从窖中取出,挑选具有本品种特征,表皮色泽新鲜、没有龟裂、没有病斑的块茎作为种薯,放在散色光较足的室内,厚度三层为宜,3~5天翻动一次,  相似文献   

12.
今年越夏栽培的芹菜和越冬栽培芹菜的苗期死苗现象较严重。死苗是由于今年夏秋季雨水较多,加上各地连作现象严重,导致软腐病、菌核病、黑腐病、猝倒病、立枯病的发生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正大葱紫斑病是大葱的最重要病害。除会为害葱外,还为害洋葱、蒜、韭菜。该病生长适温24~27℃。主要侵害叶片和花梗,偶可为害鳞茎。发病初期,病斑小,略凹陷,后逐渐变大,椭圆形或梭形,褐色到紫色。潮湿时病斑上生黑色霉层,并有同心轮纹,病部易折断。湿度大时布满黑褐色霉状物,  相似文献   

14.
张雷 《农家之友》2014,(9):47-47
问:桃树有黑点该咋治? 答:桃树有黑点可能是桃疮痂病,又称黑星病,是桃树常见病害之一。桃树发病时,病果表面出现黑点甚至发生龟裂,严重影响商品价值。 1.为害症状:主要为害果实,其次为害枝梢和叶片。果实发病,开始出现褐色小圆斑,以后逐渐扩大为2~3毫米黑色点状,病斑多时汇集成片。由于病菌只为害病果表皮,使果皮停止生长,并木栓化,而果肉生长不受影响,所以,病情严重时经常发生裂果。枝梢发病,初期产生褐色圆形病斑,后期病斑隆起,颜色加深,有时出现流胶现象。病菌只为害病枝表层,第2年树液流动时会产生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成为桃疮痂病的主要初侵染源。  相似文献   

15.
<正>(三)肠炎病流行季节:7-9月为发病高峰,其它时间也可发病。发病原因:饲料不新鲜引起细菌感染;饲料变质后产生毒素造成消化中毒;高温季节过度摄食引起消化不良;水质恶化时引起鳝鱼消化机能紊乱。症状:病鳝行动迟缓,不进食或食欲减退;白天上草,鳝体发黑,体表粘液无光泽,腹部出现红斑,肛门红肿突出,轻压腹部有黄色或红  相似文献   

16.
一、辣椒死苗的原因、症状1、猝倒病 :从播种到移栽都有发生 ,小苗在两片子叶平展至两片真叶期发病最重 ,开始时幼苗茎基部呈水浸状逐渐变成黄褐色 ,然后缢缩成线状 ,病苗还未凋萎就猝倒在床面上 ,3~4天时间就可导致成片幼苗猝倒。在种子萌发时 ,此病会引起胚芽和子叶腐坏 ,幼苗还未出土就坏死。若苗床湿度大 ,能看见病苗体表及附近泥土上长出的白色絮状菌丝体。2、苗期灰霉病 :幼苗色浅 ,子茎、子叶和叶片发病处呈水浸状 ,叶尖变黄 ,后扩展到幼茎 ,幼茎病部缢缩处呈灰白色 ,组织软化 ,表面生有大量灰色霉层。从缢缩处折倒 ,叶片枯萎、…  相似文献   

17.
<正> 中华鳖白底板病(亦称出血性肠道坏死病),是近几年来对中华鳖养殖业危害较大的一种疾病,一旦发生往往很难控制,如不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可造成大面积死亡。该病主要危害150g以上规格的个体,发病初期,鳖体表无明显症状,只是腹甲略呈苍白色,活动迟缓,但摄食明显下降。发病末期,外表主要症状为腹甲、口腔呈苍白色,无一丝血色,剖检病鳖不流一滴血,肝脏呈土黄色或暗黑色,胆囊硬结,胰脏大多糜烂,肠呈贫血状,肠道无残留物,有些病鳖腹腔有积水。该病传染性强,一经发病若不及时治疗,会迅速蔓  相似文献   

18.
棉田主要病害 一、枯萎病 棉花枯萎病与黄萎病同称为棉花上的“癌症”,是一种危害性大、顽固性强的病害,棉田一旦发生难以根除,并逐步加重,常造成严重减产。前期造成大量死苗,后期叶片及蕾铃大量脱落,甚至枯死,重病田病株率高达70-80%,死苗率30-50%。  相似文献   

19.
<正>炭疽病:炭疽病是牛油果的重要病害,主要危害成熟果实,也可侵染叶片、嫩枝、花及幼果,引起落果及果实腐烂,缩短货架期。一般果实成熟后发病,果熟前病斑直径不超过5毫米,圆形,轻微凹陷,棕色或黑色。条件适宜时,病斑扩展很快,凹陷明显,病斑中心出现辐射状开裂,最终病斑连片,出现粉红色分生孢子堆。随着果实逐渐成熟,病原菌能侵入果肉,造成黑绿色干腐。  相似文献   

20.
正红薯黑斑病及红薯根腐病是除红薯线虫病以外的严重病害。红薯黑斑病红薯黑斑病又名黑疤病,症状为该病主要危害薯苗和薯块。(1)培育无病壮苗。A.用无病床土育苗;B.用52~54℃温水恒温浸种薯10分钟;C.苗床上采苗用高剪苗。(2)建立无病留种田。(3)轮作换茬。(4)采用高温大屋窖贮藏甘薯。(5)严格检疫,防止病害扩展蔓延。药剂防治:薯种贮藏及育苗时分别用50%多菌灵300~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500~600倍液浸种或栽植时浸苗基部10分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