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制造业全球化成为创造高价值高就业岗位的主要动力,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但经历全球金融危机后制造业出现一定程度的发展疲态。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求嘉兴在十二五期间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产业。嘉兴制造业只有通过嵌入并在全球价值链上攀升,由更多的“嘉兴制造”向“嘉兴创造”转变,才能获取更大利润。  相似文献   

2.
张晶 《物流技术》2012,(16):28-30
金融危机以来,在寻求解决危机的过程中,美、德、日等国政府和相关专业人士纷纷提出通过发展智能制造来重振制造业。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但"大而不强",长期制约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面临着从低端的"世界工厂"向"中国智造"的转型升级。积极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升和改造传统制造业,提高我国制造业和装备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着眼于全球制造业的竞争格局,制造业服务化时代已经到来,而作为制造业核心组成部分的装备制造业,只有完成从生产型向服务型的转型,才能使我国从制造业大国成为制造业强国。本文从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历程、服务化特点及必要性谈起,总结了目前我国制造业从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最后从政策建议和企业建议两方面提出了转型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工程机械产业属于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的兴衰影响到国家"硬实力"强弱。温家宝总理2009年3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提出,要落实自主研发重大装备国内依托工程和政府采购制度,着力发展重大成套设备、高技术装备和高技术产业所需装备,提高装备制造业集成创新和国产化水平。在金融危机中出台的《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表明了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特别是技术含量高的大型骨干装备业的决心。  相似文献   

5.
陈渠 《中国企业家》2013,(Z1):103-109,13
research conclusion{研究结论}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高于多数人的预期工人劳动力成本在制造业决策中的重要性越来越低,而加快市场反应速度,开发出更符合本地区喜好及文化特征的产品的权重则越来越高,因此区域化制造正在成为未来趋势之一高技能人才短缺而非劳动力价格才是美国制造业的瓶颈,教育是未来制造业竞争的关键,提升学生对制造业的兴趣、放宽对海外人才的移民限制是重振美国制造的核心环节美国和墨西哥区域合作的深化有可能成为中美制造业分工的一种替代方案美国制造业的潜力和其它发达国家迥然不同,因此美国制造回流可能是发达国家产业转移中的一个特例全球金融危机留下的最深刻教训之一是,实体经济是经济的根本,虚拟经济无法长期脱离实体经济自主运行。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强健的制造业是抵御海啸的堤坝,刚刚成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在危机中受到的冲击最小,而发达国家中,制造业大国德国损失也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6.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今天的中国正在朝着成为世界制造大国迈进。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制造型企业不断增加、扩大。所以在竞争不断增加的制造业,企业为了寻求新的发展与突破,选择向外采购半成品。这一举措对制造业的发展是必要的。现在的制造业对半成品的采购已经形成了一个流程,但在采购流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通过运用企业管理中的SWOT分析法,分析制造业半成品采购管理工作,探讨制造业半成品采购流程优化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刘晓庆  龙腾 《价值工程》2019,38(16):48-5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和工业化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一跃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我国需要抓住"一带一路"及相关政策出台的机遇发展制造业,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本文通过计量VAR模型对江苏省制造业产值及其制造业工业科技水平、运输服务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制造业与其他因素是否有显著性影响。在此实证检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江苏省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明年是中国经济的“转型年”,调结构,特别是制造业结构调整是作为全球最大制造业大国的中国必须迈过去的一个“坎儿”。此次金融危机倒逼中国制造业格局必须做出重大调整,产业升级是经济转型的内在驱动力,中国要选择制造业作为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和反危机的突破口,金融危机正是东中西部制造业对接形成跨区域产业链的有利时机,相信制造业区际转移的展开也将标志着我国制造业结构调整和增长转型的全面启动。  相似文献   

9.
高丽华 《价值工程》2011,30(1):19-20
随着现代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金融危机暴发的当下,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尤其对以成本为竞争优势的中小制造业冲击更大,使得成本费用控制与管理地位越发重要。本文分析了中小制造业成本费用控制与管理的现状并进一步解析了中小制造业在成本费用控制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价值链视角下对中小制造业成本费用控制与管理的构想。  相似文献   

10.
随着美国重回制造业和东南亚制造业的崛起,中国制造业面临双重挑战,长期以来形成竞争优势正在褪去。在中国工业增加值出现滑坡的境遇下,中国必须未雨绸缪求新出路。美国重振制造业,中国面临严峻挑战与中美伦敦奥运会金牌之争一样,中美大国竞争,特别是中美制造业之间的竞争同样在现实生活中延续。8月16日,美国政府宣布,将在俄亥俄州建立一所由政府部门和私营部门共同出资的制造业创新研究所,以扶持美国制造业和鼓励企业在本土投资。这是美国在扶持制造业发展方面的又一大手笔,建立这样的创新研究所,有助于联合高校、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力量,发展尖端科技和培养制造业技能。自工业化以来,制造业一直是美国经济的支柱。二战后,美国制造业在与日、德等国的竞争中,经历了"绝对强大——渐次衰落——重塑优势"的过程。期间,美国各界对制造业的地位和作用达成了共识,即无论什么时代,制造业都是创造财富、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创新的重要生产部门。  相似文献   

11.
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的中国,国内竞争日趋白热化,市场空间越来越小,相当规模的过剩生产能量和资本急需转移,而加入WTO则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打开了方便之门。  相似文献   

12.
随着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的不断扩散,作为重大装备制造业的中国造船业面临着空前的压力。本文着重从市场结构角度分析了中国造船业受到的影响和面临的问题,并通过与日韩造船业的比较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以实现我国2015年成为世界最主要的造船大国和强国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潘悦 《新远见》2010,(11):14-22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格局中的经贸大国,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同时,作为转轨中的发展中大国,近年来,中国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诸多新的问题与考验。恰逢此时,金融危机爆发。金融危机开启了  相似文献   

14.
制造业对国家的发展而言是极为关键的环节,中国的制造行业已占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制造业下滑严重,其原因是经济低迷而各个国家纷纷开始贸易保护,这也暴露出我国制造业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包含发展空间较小、企业生存空间较小、同质化竞争较严重等现象。所以,应尽快优化制造业的发展外部环境,推动他们尽快实现转型或产业层面的升级换代,尽早推动自身品牌的发展,让制造业走出良性循环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海尔的转型其实根本就不意外,以张瑞敏对于中国制造业的深刻理解,相信他早已洞悉其中的玄机。正如郎成平所说,很多人都将中国已然定位成了制造业大国。非也!“真正的制造业大国是美国,而不是我们,因为如今的国际分工下的竞争已经是产业链的竞争”。很多人的理解,制造业就是钉钉打打、镶镶嵌嵌,等同于加工制造。其实这仅仅是制造业链上的“1”而已,完整的还有6个环节:  相似文献   

16.
作为第一制造大国的中国,必须清醒估计中关在高端制造业领域依然存在巨大差距。中国既需要通过深度嵌入全球生产网络,以提升地位,更需大力发展具有全球资源整合与配置能力的高端制造业,打造国家竞争优势。从规模看,中国早在2010年便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当年中国占世界制造业产出的19.8%,略高于美国的19.4%。当时有人惊呼“经济史上一个500年的周期走到尽头”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及制造业的跨国转移,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制造业大国。但我国目前制造业从业人员的状况令人堪忧。有数据表明,我国制造业不仅吸收了接近一半的城市就业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也有将近一半流入了制造业。制造业从业人员素质低下,“高级蓝领”的严重缺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德国是世界制造业强国,德国制造业发展过程中高度重视“高级蓝领”培养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是一个人力资源型的大国,同时也是一个机械制造大国,在改革开放近30多年的发展中,中国机械行业发展得到了最佳、最快时期,主要是因为承接了世界上大部分的制造业,中国正在逐步成为世界工厂.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企业自主品牌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一)缺乏具有影响力和声誉的自主品牌。我国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快速发展。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统计。中国制造业已占整个世界的第四位。我国已成为无可非议的制造业大国。但又是品牌小国。在价格、档次、营销及研发能力上都不具有与国际品牌竞争的优势。这与我国贸易大国、出口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企业品牌存在着“三缺”:即缺少自主品牌、缺少强势品牌、缺少全球性品牌。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制造业面临产能过剩.由于近年来原材料价格、能源价格持续上涨,产品价格竞争加剧,生产成本压力大.为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陆续引入战略成本管理理念,战略成本管理具有协同、可持续、动态、全方位等特点,既有利于成本管理,又有利于企业战略的构建与实施.本文通过对Z公司A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