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磊  陈立军 《改革与开放》2011,(24):123+125
孤立主义是美国传统的外交思想,与古老的欧洲外交理念不同的是,它特别申明了欧洲与北美分属新旧两个不同的世界.华盛顿的“中立”与“不偏不倚的关系”勾画了与欧洲建立新型国际关系框架的前景,旨在寻求一个与现今欧洲不同的新的国际秩序.  相似文献   

2.
罗斯福反殖民主义思想是美国理想主义外交传统的一部分。它发轫于二战期间,并深受当时社会背景、国际局势和政治需求的影响。它反对以武力手段在殖民地实行政治兼并、掠夺和奴役,主张以托管的形式进行管理。它以隐蔽的形式反映了美国称霸世界的欲望。  相似文献   

3.
黄强 《魅力中国》2010,(32):325-326
在二战之前以及二战初期主导美国外交的主要思潮是中立主义,或者说是孤立主义,其核心原则是不干涉主义。随着二战战事的的变化,美国的外交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而这次转变不仅影响了二战战局的变化,更是影响到了美国战后外交政策的原则和国际关系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托马斯·杰斐逊时期是美国的一个关键性时期,美国在这一时期开始走向了大陆扩张的道路。杰斐逊的扩张思想以他的使命观、民主理想以及农业主义为基础,并与孤立主义紧密交织,通过路易斯安那购买扩大了美国的版图,维护了美国的独立与民主制度,对美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重庆与世界》2013,(4):28-33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对第三世界的外交政策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路线,支持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经过长期的外交实践,分别提出过一系列对外政策。1972年2月22日,毛泽东在与赞比亚卡翁达总统会谈时,提出了"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问题"。在会谈中,毛泽东指出"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1973年2月,毛泽东在与基辛格谈话时提出,"我给一个外国朋友谈过,我说要搞一条横线,就  相似文献   

6.
美国"人权外交"的出台和发展绝非偶然,它是人权由其作为国内阶级统治工具的职能在美国对外侵略及霸权政策上的延伸,也是美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其全球战略的产物。本文在揭示了美国人权外交思想实质之后,分析了奥巴马时期美国人权外交对华政策及其我国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孤立主义在美国的发展过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萌芽时期,从北美移民时期到美国建国这一时间段;初步发展时期,从美利坚合众国成立到华盛顿总统宣告辞职这一时间段;全面发展及鼎盛时期,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一时间段;衰败消亡时期,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珍珠港偷袭,将美国卷入二战的漩涡,从而宣告了美国孤立主义的终结.  相似文献   

8.
新保守主义是美国冷战期间兴起的重要政治思潮之一。冷战结束后,这种政治思潮仍对美国内政外交政策发挥着深远广泛的影响。美国新保守主义思潮的形成与发展可以回溯到18世纪末形成的保守主义思想,其发展历程深受美国国内政治发展的影响。新保守主义的政治思潮以美国民主与价值观为核心,全面地影响着美国对外政策,并且新保守主义影响下的美国外交理念的核心目标是维护和重构美国主导下的"新世界秩序",以捍卫和加强美国的国家安全与利益,促进传播美国的价值观念。新保守主义极力主张美国积极干预国际事务的对外政策,以确保其全球霸权与领导地位,尤其要肩负起西方自由世界领袖的重任。当前,新保守主义思潮的外交理念是美国对外输出民主,实行单边主义,加强意识形态攻势,维护美国霸权地位的思想基础,其对当前美国外交影响具有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美国公共外交研究的兴起及其对美国对外政策的反思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公共外交”是伴随着反思“9· 11”事件和美国对外政策而最近在美国重新崛起的一种外交形式 ,旨在解决“世界为何仇恨美国 ?”的问题。它既不同于“公共事务”,也与“传统外交”相区别 ,更不同于“民间外交”(或民际外交 )。公共外交是以公众为受体的外交形式 ,即一国政府对他国民众的外交活动 ,而民间外交则是以公众为主体的外交 ,是外交的第二、第三管道。研究“公共外交”及其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反思 ,既有助于我们认识美国外交形式的新变化 ,也为我国入世后如何塑造国家形象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0.
自九一一事件以来,人们往往认为新保守主义成为了布什政府的主要外交理念,但事实上,新保守主义对美国的外交政策影响已处于边缘地位,而保守民族主义在美国的外交政策中占据了更重要的地位。作者旨在通过比较新保守主义和保守民族主义两者的共性和差异,试图挖掘出布什政府当前外交政策的意识形态根源,并由此阐明保守民族主义何以压倒新保守主义而成为主导美国外交的意识形态思想,从而为分析美国外交的未来走向提供客观、理性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公共外交研究现阶段存在把公共外交向文化外交方向牵引的趋势,公共外交实践中同样更加偏重文化领域,以至于无法明确区别公共外交与文化外交等其他非传统形式的外交。公共外交最早发轫于美国,对美国公共外交的研究是准确认知公共外交的基础。作者以美国官方资料为文本分析对象,以具体的公共外交实践检验公共外交理念,试图找出公共外交的本质特征。研究发现,公共外交之所以确立并演变为美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于它与其他外交形式不同,有着明显、直接的安全利益导向;以各种手段影响外国公众对美国对外政策的理解和支持、减少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外部威胁,是美国公共外交的基本内涵。作者由此认为,中国公共外交不应偏离安全利益导向,应把重心放在化解中国崛起的困境上。  相似文献   

12.
郁丹 《理论观察》2012,(6):108-109
如今,网络外交作为外交领域一项逐渐兴起的新外交形式,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分析人士的关注。美国政府近年来更是异常重视网络外交。特别是在奥巴马政府上台以后,美国对网络外交的重视程度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反映出美国政府在信息时代,在制定外交谋略上的一种引人注目的新变化。美国的网络外交一方面是要保护美国基础设施的安全,另一方面是借用在很多国家和地区管控尚不严格的网络,来宣扬美国的政策主张从而达到变相掌控世界的目的。美国为网络外交自行下了定义,但是美国定义的网络外交具有绝对的双重标准。说到底还是为了维护美国自身的国家利益、争夺网络霸权,以重振美国多领域霸主地位,恢复昔日独霸世界任我行的"雄风"。  相似文献   

13.
解立楗 《理论观察》2012,(6):112-113
意识形态属于思想意识的范畴,可以从世界观、信念或手段的角度进行不同的解释。意识形态可以看作是某一政府所作所为的思想理论或是价值观的基础,又或是对于某一政府所作所为做出的合理的或是不合理的解释。意识形态影响着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二战结束后的"冷战"时期,意识形态是统领两个阵营外交活动的"灵魂",美国针对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展开的意识形态外交促使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发生。"冷战"结束后,美国将意识形态外交的重点转向中亚地区的独联体国家,提供资金培植亲美势力,瓦解原有的国家政治结构,促成了多个国家的"颜色革命"。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美国利用国际经济交往和贸易活动,有意识地进行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扩张和输出。同时,美国借助信息和网络技术,对意识形态输出加以伪装,提高了意识形态外交的效率和速度。  相似文献   

14.
商务外交:美国实现贸易政治战略转变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从商务外交的新视角论证了美国实现贸易政治的途径。商务外交是一个国际政治经济学概念,是当代国际关系和国际贸易政策中的商务利益与外交战略的交融。从政治外交到商务外交是美国实现贸易政治的重大战略转变。这一转变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1)商务外交贯穿于美国贸易政策和对外战略制定、实施和调整的全过程;(2)商务外交是美国实现国际政治和外交目标的最佳途径;(3)商务外交是美国驾驭全球多边贸易体系和实现区域贸易外交政策的主要途径;(4)商务外交是美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张筱 《理论观察》2014,(8):83-84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国家安全体制的建立打破了美国"孤立主义"、"军国主义"的传统,使美国建立起一个影响至今的庞大的安全组织网络。在体制建立过程中充满了各方的争吵和博弈,其中大致可归为三种主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类似我国西部的大开发 ,世界上不乏先例。最著名的是美国西部的开发和前苏联对远东地区的开发。美国的西部开发 ,今天来看 ,虽然和我们有着很多根本区别 ,也有不少值得汲取的教训 ,但从经济开发的角度来看 ,是相当成功的 ,不仅对美国自身的发展和强大 ,对目前世界政治、经济、外交格局的形成 ,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以说 ,没有美国的西部开发 ,就没有今天的美国。18世纪下半叶 ,1783年美国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 ,英国被迫签订了凡尔赛和约 ,承认美国独立。和约规定 ,除1775年前 ,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的所谓新英格兰十三州殖民地…  相似文献   

17.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和美国之间的矛盾在日本不断向东亚和太平洋的扩张中逐渐激化,日美之间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谈判后,并没有达成和解.日本开始着手准备用发动战争的方法来达到本国的目标,美国绥靖政策的纵容和孤立主义的阻挠都为日本的备战赢得了时间,同时也拖延了美国进行备战的时间.日本偷袭珍珠港使得美国太平洋舰队几近覆没,这就成为了美国在二战末期参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威廉·格莱斯顿是英国历史上颇受争议的政治家,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他的帝国外交思想和外交实践上。纵观其一生所奉守的外交思想和奉行外交政策,我们不难看出自由主义对他至为深刻的影响。本文试论述格莱斯顿外交观思想的自由主义情结和他的外交选择,以阐明自由主义兴盛的时代给格莱斯顿外交思想和外交政策留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美国外交战略中,均势外交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任美国总统,基辛格主持美国外交期间,由于美国深陷越战,苏联、日本的迅速崛起,美国国力的相对下降,为了摆脱自身的困境,刹住苏联的扩张势头,尼克松政府提出了对华缓和的均势外交战略。  相似文献   

20.
美国政府一贯认为人权体现了美国传统的价值观念。人权外交作为美国外交政策的一部分,越来越以一种“正式”的形式提上了美国外交决策的议事日程。然而,对人权外交的重视和使用程度,各届政府有不同。在卡特政府时期,美国人权外交的运用在范围上达到了顶点。到里根政府时期,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里根执政初期,试图摆脱上届政府“极端人权外交”政策为本届政府带来的束缚和影响,在外交政策方面,对苏联采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