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9年5月2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2009信用卡问责、责任和信息披露法》(Credit Card Accountability Responsibility and Disclosure Act of 2009,以下简称“新法”),该法将于9个月后实施(一些条款的实施时间为该法颁布90天后)。新法秉承美国立法部门多年来保障持卡人权益的宗旨,在信用卡产业面临危机的背景下,对联诚实借贷法》(Truth in Lending Act)、《电子资金转移法》(Electronic Fund Transfer Act)、  相似文献   

2.
2009年5月2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第111次国会会议上签署了<2009年信用卡业务相关责任和信息披露法案>(H.R.627),对原有的<真实信贷法案>做出修订,以进一步提高信贷业务行为的公平性和相关信息披露的透明性.笔者对法案的主要内容予以编译,以供信用卡业务从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2009年5月2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第111次国会会议上签署了《2009年信用卡业务相关责任和信息披露法案》(H.R.627),对原有的《真实信贷法案》做出修订,以进一步提高信贷业务行为的公平性和相关信息披露的透明性。笔者对法案的主要内容予以编译,以供信用卡业务从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从它的本质特征和客观要求来看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经济,金融消费又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信用卡消费者群体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消费的政策实施过程中日益壮大,对信用卡消费者给予充分、及时的法律保护成为市场经济立法的重要任务。本文介绍了美国《2009信用卡业务相关责任和信息披露法案》的立法背景及其借鉴意义,并剖析了我国信用卡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以及信用卡消费者的具体权利,最后提出了保护我国信用卡消费者权益的具体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从它的本质特征和客观要求来说是消费者权益经济,金融消费经济又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信用卡消费者群体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政策实施过程中越来越大,因此对金融消费经济中的信用卡消费者给予充分、及时的法律保护是市场经济立法的重要方面.本文分析了美国<2009信用卡法案>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并介绍了我国信用卡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提出了保护我国信用卡消费者权益的具体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6.
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及其披露一直是理论与实务界关注的热点。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提出背景、披露的动机及现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和披露质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对已有的相关理论研究进行回顾与总结,希望对我国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信息披露制度是现代资本市场存在的基础,它要求在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的企业公开企业信息,各类投资者根据这一信息进行投资决策,西方有人形象地将其描述为“自负责任原则”,然而无论中国还是外国,证券市场上披露虚假信息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不仅说明企业披露虚假信息有必然的动机,也说明披露制度本身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公众的期望是有一定的差距的,这一期望差距产生于会计规范及披露内容和格式规范的局限性和社会审计的局限性,本文将重新审视这一制度体系以揭示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资本市场上良好的投资者关系成为公司宝贵的战略资源和无形资产。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核心是高质量的信息披露,而高质量的信息披露则通过减少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公司的资本成本,因而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IRMS研究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信用卡业务健康有序发展,2011年1月13日,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办法>对于规范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经营,防范信用卡欺诈风险,保护持卡人合法权益具有积极的意义,也有利于信用卡业务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2016-2021年制造业数据为样本,分析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强度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会计信息透明度的中介效应及会计稳健性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强度会显著降低审计收费;同时企业信息披露强度通过会计信息透明度影响审计收费。进一步研究发现,会计稳健性在企业信息透明度对审计收费的影响中发挥调节作用。本文提出企业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并披露相关信息;审计师要保持职业怀疑,坚持质量导向原则;政府等监管层积极完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框架,激发企业进行信息披露的自主性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信用卡危机阴云笼罩美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日,美国最大的信用卡公司--美国运通在网站上登出了一则告示:在2009年3月1日到4月30日之间付清您的所有账单,为了感谢您,我们将赠送您一张价值300美元的储值卡.不过你千万不要把这个优惠想象成是促进销售的活动.相反地,这是个促进销卡的活动,因为告示中还补充说,参加这一活动将会自动注销您的账户.  相似文献   

12.
Disclosure Practices of Foreign Companies Interacting with U.S. Market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e analyze the disclosure practices of companies as a function of their interaction with U.S. markets for a group of 794 firms from 24 countries in the Asia‐Pacific and Europe. Our analysis uses the Transparency and Disclosure scores developed recently by Standard & Poor's. These scores rate the disclosure of companies from around the world using U.S. disclosure practices as an implicit benchmark. Results show a posi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se disclosure scores and a variety of market interaction measures, including U.S. listing, U.S. investment flows, exports to, and opera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Trade with the United States at the country level, however, has an in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with the disclosure scores. Our empirical analysis controls for the previously documented association between disclosure and firm size, performance, and country legal origin. Our results are broadly consistent with the hypothesis that cross‐border economic interactions are associated with similarities in disclosure and governance practices.  相似文献   

13.
14.
15.
美国信用违约互换市场动荡的机理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阐述信用违约互换运作机理、功能和风险,分析了美国信用违约互换市场动荡的原因;指出信用违约互换与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广泛挂购、合成以及投机与监管空白是造成市场动荡的重要原因;最后,在展望未来信用违约互换市场发展动向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发展信用违约互换市场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建立两期动态模型,将信用限额引入对信用卡均衡的分析中,研究了信用卡均衡存在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对最优信用限额的合理设定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表明,一方面,信用限额需要根据持卡消费者的不同收入区间进行具体的市场细分,另一方面,随着信用卡市场逐渐走向成熟,最优信用限额具有动态上升的态势,同时还与具体市场环境下卡组织的风险偏好有关.而信用限额的提高会导致商户扣率的下降,同时还会导致违约风险的增大.文章最后考虑了信用违约,分析表明即使存在违约,从长期来看卡组织降低信贷准入门槛仍然是有利可图的.  相似文献   

17.
美国信用评级认可制度的多视角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回溯美国信用评级由过度封闭的NRSROs认可指定制度向更为开放的认可注册制度的转变历程.比较分析了二者的制度性益处与缺陷:进而通过探讨信用评级的认可价值、信息质量和评级估值之间的关系,对信用认可制度最新取向作出了评价.凭借基于评级质量的映射手段,现行的认可注册制度仍有完善余地.此外官方认可制度既可约束评级的产出,也可使国家促进新设评级机构的市场进入,因此评级后进的国家和机构仍保有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