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案情简介A会计师事务所2003年8月收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当事人在2003年4月9日为A公司出具审计报告时,没有依据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履行必要的审计程序,仅仅依据A公司提供的会计报表及广西B会计师事务所2000年出具的验资报告出具了审计报告。其认定A公司截至2002年4月30日已经收到章程规定的投入资本额为人民币1300万元,其中实物1300万元,但当事人无法提供A公司以实物投资的任何相关资料,且当事人承认审计报告为当事人为A公司出具的虚假证明文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219条…  相似文献   

2.
林雨佳 《上海金融》2022,(12):2-9+29
注册制改革背景下,虚假陈述侵害的法益从监管部门对证券发行的审查机制转变为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信任机制。虽然《刑法修正案(十一)》加大了对虚假陈述犯罪的惩罚力度,并扩大了刑事责任范围,但是,刑事责任追究比例低、多主体之间责任认定不清、法益不明确等问题尚未得到真正解决。面对虚假陈述侵害法益的变化,立法和司法都应积极应对。立法上,应考虑对有关罪名进行整合,置于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一节,形成新的虚假陈述罪名体系,并采用合理的罚金刑规定。司法上,需要及时明确新的立案标准与司法解释,作好行刑衔接的处理,注重多主体之间的责任认定与分配,落实从严刑事政策的同时保留出罪与刑罚减免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正>在虚假陈述民事责任认定中,精准认定投资者损失与中介机构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厘清职责边界,方能督促引导中介机构专注主业、归位尽责2023年2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全面注册制时代正式开启。在此背景下,证券中介机构作为资本市场“看门人”的功能愈加突出。近年来,中介机构在批量诉讼中被诉请对发行人的虚假陈述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但是,不加区分地苛以中介机构“兜底责任”甚至“刚兑责任”,并非压实“看门人”归位尽责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4.
注册会计师由于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而承担的民事责任是理论和实务界的一大热点问题。在证券虚假陈述中,相关部门和人员责任的划分也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文章主要对证券虚假陈述中的注册会计师和相关部门或人员的民事责任划分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被告人林某系福建某会计师事务所法定代表人。该所2000年7月在为福州市某经济发展有限公司验证注册资本时,没有按照《验资公告》规定的程序办理,在经办人员未去银行核实询证函真伪的情况下,就在验资报告上签字盖章,为该公司出具了资本为528万元人民币的虚假验资证明,致使该公司骗取了注册登记。林某因涉嫌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于2002年6月12日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同年6月21日被批准逮捕。2002年11月20日,福州市某区人民检察院指控林某犯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向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林某是具有国家承认的专业资格的…  相似文献   

6.
(一)中介组织人员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的概念及刑事责任。中介组织人员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 ,是指“承担资产评估、验资、验证、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职责的中介组织的人员” ,“严重不负责任 ,出具的证明文件有重大失实 ,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犯罪主体是指经依法批准从事中介执业的各类资产评估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的从业人员。犯罪主体的范围同“中介组织人员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只是主观方面的表现不一样。本罪在主观方面的表现是工作“严重不负责任” ,出具内容重大失实的证明文件并造成严重后果 ;而中…  相似文献   

7.
李爽  吴溪 《会计研究》2002,(2):28-36
近年来 ,公司欺诈发行与中介机构提供虚假证明的行为构成了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重点之一。本文考察了我国证券审计市场中遭到有关监管部门处罚的审计失败案例 ,并结合近年来的证券审计市场政策 ,分析了有关监管思想、政策影响以及发展趋势。近年来大量出现的审计失败案反映了监管部门综合治理虚假会计信息的效率与力度 ,同时执业机构也有必要从中吸取教训 ,恪守审计独立性 ,保证审计质量。  相似文献   

8.
1—5日,深沪股市国庆节休市。 中国证监会日前公布《证券营业部审批规则》(征求意见稿)。该规则依照市场化原则,细化了证券营业部审核程序及报告制度,加强了中介机构在审核工作中的监督作用。中国证监会发布...  相似文献   

9.
月度热点     
《投资有道》2021,(1):6-7
01刑法修改落地:证券期货犯罪刑罚力度大幅提高2020年12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并将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此次刑法修改与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改革相适应,与证券法修改相衔接,大幅提高了欺诈发行、信息披露造假、提供虚假证明文件和操纵市场等四类证券期货犯罪的刑事惩戒力度,强化对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关键少数”的刑事责任追究,压实保荐人等中介机构的“看门人”职责等。  相似文献   

10.
证券发行监管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证券发行保荐制度的实施,加大了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的责任。本文通过对证券发行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以券商为代表的中介机构和发行公司之间建立博弈模型,分析了证券发行市场违法问题,提出了实行保荐制,加大对违规中介机构的惩罚力度对证券发行市场监管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虚假陈述揭露日的认定是证券虚假陈述侵权民事赔偿案件的争议焦点与裁判难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侵权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展现出司法机关统一裁判标准的不懈追求。为进一步完善裁判标准,建议识别“抵抗揭露”以及重叠型虚假陈述区间等例外情形,力求达至虚假陈述揭露日的最优选择,维护信息披露的制度价值。证券虚假陈述侵权民事赔偿案件的妥善解决离不开司法机关的定分止争,亦离不开证券监管机构的监管执法,应加强金融司法与监管的工作协同,着力构建证券监管执法过程中体系完整、程序明确、信息透明、监督有序的信息公开制度,规范证券发行和交易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证券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12.
我国证券中介机构失信的突出表现是:为企业虚假“包装”,骗取上市资格;帮助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散布虚假信息误导投资者。其成因是错综复杂的,标本兼治,当务之急要明确证券中介的诚信责任和监督职能;进一步理顺证券中介行业管理体制;完善证券中介执业标准;建立由第三方协助的证券中介及其从业人员职业信用评价体系、为诚信中介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3.
我国短期融资券的发行普遍采用了薄记建档机制,薄记建档机制在证券发行人、投资者、中介(媒体)三类主体间形成了内部定价机制。本文从信息的交流与控制的角度对发行者对投资者的信息传递、市场对中介机构虚假信息的制约及有效投资者信息获取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虚假会计信息的泛滥将破坏国家的经济秩序,并损害每一位投资人的长远利益."红光实业案"、"琼民源案"及最近的"银广夏事件"和湖北立华会计师事务所对"活力28"、"幸福实业"的虚假报告等,都与会计信息的虚假密切相连,给中国会计市场带来的教训极为深刻,也促使我们有必要对中介组织人员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和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及其防范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证券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具有相当规模,到目前为止,股市市值占GDP比重已达到45%以上.但证券市场犯罪现象也日趋严重.从中国证监会的处罚公告来看,1994年到目前为止,中介机构提供虚假证明(包括注册会计师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比例达到12%,而与中介机构提供的虚假证明相关的披露虚假财务报告所占的比重也高达11%.操纵市场行为的普遍存在已是共识.  相似文献   

16.
中介组织人员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是刑法规定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而进行依法惩处所设置的罪名。是指承担资产评估、验资、验证、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职责的中介组织及其人员,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故意提供虚假的资产评估报告、验资证明、验证证明、会计报告、审计报告、法律意见书等证明文件,情节严重的行为。一、中介组织人员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主要特征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公司的管理制度以及公司的合法利益。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公司、企业等组织在成立和持续经营过程中,为取得公众的信任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  相似文献   

17.
汪伟 《海南金融》2023,(1):78-86
一般而言,市场决定损失,司法系统分配损失。在证券虚假陈述案件当中,因果关系的证明,需要往返穿梭于哲学范畴、法律文本与案件事实之间。借助美国二元划分方法,虚假陈述的因果关系被划分为交易型与损失型。前者旨在全面确定可归责的损害事由,后者力图避免因果关系链无限延伸。最高人民法院《新虚假陈述规定》吸纳了欺诈市场理论,破除了概括式因果关系的举证难题。在发行注册制背景下,我国应优先运用“证券价格测试”对虚假陈述因果关系的“重大性”加以判断,同时辅以“投资决策测试”作为兜底性考察工具,此外也要对因果关系链中的揭示标准加以明晰,合理拓宽可抗辩风险的情形,真正发挥因果关系在虚假陈述判定中的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月金融     
《金融与市场》2014,(5):80-80
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发行优先股信息披露准则 4月1日,证监会制定并发布了上市公司发行优先股相关信息披露准则,包括《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2号——发行优先股申请文件》、《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3号——发行优先股发行预案和发行情况报告书》和《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4号——发行优先股募集说明书》。这3个准则是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优先股试点的指导意见》和《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的重要配套文件。  相似文献   

19.
从长远来看,核准制向注册制的转变顺应股票发行审核制度的发展趋势,随着证券市场化的不断深入,证券投资者的理性不断提高、观念更加成熟,股票发行注册制更加符合我国股票发行审核制度的改革方向.应采取温和渐进的方式逐步推进注册制改革:修订《证券法》,完善配套法规;转变监管理念,加强监管执法;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强化信息披露义务;健全退市制度,细化退市标准;以注册制改革为契机,健全投资者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20.
我国刑法第229条对注册会计师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和因严重不负责任出具重大失实证明文件的行为规定了刑事责任,司法实践中也已出现相关案例。笔者认为,依法追究注册会计师的刑事责任是必要的,但也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避免适用上的误区,防止刑罚的过度使用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负面影响。本文结合注册会计师业务的特点和司法实践中办案遇到的问题,主要以财务报表审计业务为视角,探讨追究注册会计师刑事责任时应当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