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遇到的最大“瓶颈”就是融资及融资效率问题。目前,西部开发的融资现状是融资渠道狭窄,融资能力较弱且效率低下。产生这种现象既有主观和客观原因,也有历史原因和现实因素。为有效解决西部融资及其效率问题,作者从融资角度建议构建高效的西部融资体系,包括:构建西部有效的具有市场引导作用的政府资本融资体系;全方位的间接融资的货币市场融资政策体系;灵活多样的直接融资的资本市场融资体系;制度灵活且投资回报率高的民间资本市场融资体系;强有力的国外资本市场融资体系。通过构建高效的资本融资体系,支持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3.
中央实施西部开发5年来,取得明显成效,各项经济指标和社会指标均有较快增长。但是,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建设各种基础设施、开发高新技术、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事业,迫切需要大量的资金。资金仍是制约西部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西部地区的经济体系中,金融资产总量不足,金融市场发育不完善,金融机构体系不健全,金融资源利用效率低,致使西部地区资金大量流向东部及沿海地区,加剧了西部建设资金的供求矛盾。 相似文献
4.
5.
交通、电力、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的落后和不足,已成为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严重阻碍了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为此,国家已陆续投入了大量的财政资金以扶持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例如2000年国家安排了1000亿元以上的财政拨款与银行贷款指标投入到西部大开发中,重点扶持西部地区的电站、公路、机场、电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但是,相对于西部地区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而言,国家的财政支持只能说是杯水车薪.因此,西部地区应在国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的同时积极探索新的思路,新的办法,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纵观众多的融资方式,项目融资是近年来在国际上倍受借贷各方欢迎的一种,国际国内的实践证明它是一种能够广泛筹集多方资金,为大型项目进行融资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西部大开发中的筹融资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是一个巨大系统工程,只有在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直接融资政策、外资政策等方面有加大支持力度,提供强有力的融资政策保障,才能真正实现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的融资担保体系以商业性担保机构为主,具有“散、小、乱”的特点,缺乏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在放大倍数、覆盖面、担保产品多样性等指标上体现出效率不高。为支持中小企业和创新事业发展,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地区的行业经验,利用结构性改革和现代金融科技改造融资担保体系,发挥政府在资金补充、风险控制等方面的支持作用,提高融资担保机构对普惠金融的服务能力,构建政银担三方共同参与的可持续商业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资本市场能否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功能,以及为投资者提供满意的回报,并关系到资本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在借鉴国内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筹资效率、配置效率和治理效率三个维度的融资效率评价框架,以陕西省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熵值法对上市公司融资效率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发现目前上市公司融资效率整体水平较为低下、提升缓慢,建议从提高上市公司资金运营能力、调整公司资本结构和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三个方面进行系统性变革,并藉此提升上市公司融资效率。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国际借鉴——以日本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随着中小企业的大量倒闭,各国深受严重失业所带来的困扰。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是事关亿万民众安居乐业、社会稳定的大事,而融资难则是长期以来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其根源就在于我国尚缺乏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完善的担保体系。日本素有中小企业王国之称,在世界各国中,日本是最早开始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国家,在长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实践中,探索并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本文在详细分析日本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的特点和运作方式的基础上,总结并提出可供我国借鉴的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4.
运用四阶段DEA模型探究2017年绿色低碳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结果显示:其融资效率值偏低,主要受到纯技术效率的制约,且当前大部分企业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融资效率受当地政府产业支持力度、金融发展水平等外部融资环境的影响较大;同质环境下国有企业较非国有企业有明显更高的融资效率值,独立董事比例、流动负债占比、职工薪酬等内部融资环境指标都有利于提高绿色低碳企业的融资效率,主营业务成本率对企业融资效率有明显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趋势性下行以及政府政策监管不断趋严,银行拓宽融资渠道、转变经营方式、提高融资效率迫在眉睫。有鉴于此,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补充机制,采用DEA模型对16家上市银行的融资效率进行分析,认为非DEA有效的商业银行应适当降低负债融资规模和内源融资规模,更加重视技术效率,并通过合理控制融资规模、借助互联网平台、做好风险防范等渠道提升融资效率。 相似文献
16.
功能金融理论与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效率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功能金融理论认为,金融体系具有便利清算和支付、聚集和分配资源以及分散风险的功能.一个稳定和富有效率的金融体系通过有效发挥这三大核心功能,能够极大地促进一国国民经济的增长.根据该理论,本文通过研究我国金融体系上述三大功能的发挥程度来判断其稳定性和效率性.大量实证资料表明,我国金融体系虽然能够最大限度地动员社会储蓄,便利各种交易的清算和支付,但是其储蓄-投资转化率低下,资源配置功能弱化,风险分散和转移能力不高.因此,应在提高投资转化率、创新金融工具和技术、建立高效融资平台、改善公司治理机制和信息披露机制等方面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7.
直接融资或间接融资都必须着力于实体经济.在着力于实体经济的同时,有增大虚拟金融的必然性.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运作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支撑,相互之间作出区分的意义在于防范风险,但同时必须认知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建立什么样的金融体系,首先要考察金融资源的形成和配置.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中国金融体系.中国的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8.
白积洋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1,(3):50-60
近年来,随着市场化与股份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商业银行的生产资源配置日益优化,市场竞争能力不断提高,改革的成效总体上来看比较明显,无论是从单个年度的静态效率指标变化还是从动态的Malmquist指数计算的效率改进情况来看。都显示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但是,从具体的各项效率指标的对比来看,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仍存在较大差距,而且,单纯从每家样本银行的具体效率变动来看,也都呈现出波段式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企业融资结构理论与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企业融资理应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宗旨,这也是西方融资结构理论的立论根据.而我国上市公司特殊的股本结构导致真正的股东对公司失去控制.本文通过对国家股、法人股和中小股股东目标的分析发现,其股东目标的具体体现都不是公司价值最大化,这导致了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决策与西方融资结构理论相悖.股权融资偏好是内部控制人自身成本收益分析的必然结果,因此,必须通过股权改革形成真正的产权主体,激活资本市场竞争机制,通过经理人优胜劣汰机制和激励机制的有效运转实现对经理人的激励.当公司价值最大化成为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共同目标时,企业的融资行为必然回归理性. 相似文献
20.
经济转型与融资制度变迁动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融资制度经过了20多年的改革,由原来的不涉及既有主体利益的增量改革、边际改革逐步向涉及既有集团利益的存量改革深化,融资制度的改革已经进入利益调整阶段。这一阶段,各主体在融资制度变迁问题上,动力并不完全一致:国家作为融资制度变迁的主导者,改革动力的大小取决于政府对融资制度改革的收益与风险的判断;地方政府、其他微观主体和各级代理人的动力存在不足现象。多种力量博弈所达到的均衡状态影响着融资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