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把知识经济放在中长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上。有人认为我国经济发展尚处于工业化的初、中期,发展“知识经济”为时尚早。这种观点有些片面。我国的发展从来是不平衡的,经济的二元化过去存在,现在存在,将来还会长期存在。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总体上处于工业化的初、中期,但是,国际国内的经验均表明,我国在某些领域内实现“超越”是完全有可能的。从我国中长期发展的需要出  相似文献   

2.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城乡互动和区域协调 ,但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历史性难题 :不仅表现为地区发展不平衡 ,城市与农村的发展不平衡 ,还表现为不同地区在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上的不平衡。认识这种不平衡 ,目的是为了改变这种不平衡。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展示的“小康蓝图”是“全面小康” :既有宏观层面国家、社会的经济发展 ,又有微观层面企业的发展 ,个人和家庭的富庶 ,还有中观层面产业、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发展的基础与保证 ;可以说 ,没有各个区域的小康 ,也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  相似文献   

3.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条件下的宏观金融调控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洪霞 《山东经济》2005,21(2):40-43
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由来已久,但20多年来,这种不平衡进一步加剧,并且产生了新的不平衡。在这种经济发展多重差异的条件下,笔者认为事实上的扩张一收缩的货币政策会加剧这种不平衡性,因此,建议采用中性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的态势日趋明显.文章应用因子分析,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结论表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领先中西部地区,但并不严格按地理位置呈东-中-西阶梯分布.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煤炭主要产地在北方,主要消费地在华东和华南地区,用煤大户是沿海电力、冶金、化工等企业,这种能源分布和经济发展的情况决定了我国能源运输长期保持“西煤东调”和“北煤南运”的运输格局。因此,连接煤炭产地与主要消费地的北煤南运大通道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对我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具有重要意义,被称为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2.0版本。1978年以来,通过开放引进国外的资金、设备、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从贸易小国发展成为全球经贸大国。但受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发展阶段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对外开放呈现出“东快西慢”、“海强陆弱”等不协调、不平衡特点。“一带一路”倡议构筑东西互动、南北互通、陆海统筹、内外一体的新型开放合作格局,为我国优化经济空间布局、打通国内外两种市场、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提供了综合战略依托。“一带一路”覆盖面广,涉及因素多,地缘政治复杂,经济发展不平衡,文化多元,需要政府搭建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为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合作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7.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其核心就是转变支撑经济发展的要素构成,其中,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前提是优化劳动力结构;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瓶颈是劳动力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平衡;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必然选择是变“人口红利”为“人才红利”.  相似文献   

8.
林英陆 《特区经济》1995,(10):27-28
<正> 世界经济的发展是有其内在规律的,一是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大致经历同样的产业发展阶段;二是国家间、地区间的经济发展随着产业转移和投资方向的调整,具有传递性和波动性.后者说明发展本身就是不平衡的,换言之,只有不平衡才能发展.在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和平均主义思想影响下,人们总是期望一起发展、一齐富裕,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这只是一种幻想.姑且不谈资源、技术、资金、环境等方面的地区性差异,就是人的观念、管理的能力在地区间往往也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还是要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实际出发,选好经济生长点,再根据生长点的条件选好生长项目.通过生长项目促进生长点的发展,通过生长点的发展再辐射带动周围地区,呈现出递动性的发展,这便是近年来经常提及的区域经济的“发展极”理论.  相似文献   

9.
<正> 陇海—兰新经济带总体上属于我国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整个经济带的经济发展呈东高西低,而资金占用则是西高东低,投资规模是东大西小,资金效益是东优西劣。由这一经济带在我国经济振兴中的特殊地位和资金投入及使用现状出发,我们认为该经济带投资和筹资战略的指导思想应该是:在全国国良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战略部署的指导下,坚持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通过金融体制改革,建立资金横向调控协作机构,充分发挥银行聚集、分配、调节资金的杠杆作用,从经济带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扬长避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缪尔达尔转折点”及其跨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  杨国才 《特区经济》2006,(12):225-226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持续推进,2003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就已经迎来“缪尔达尔转折点”。但是,历经3年多,中国经济发展仍在这个重要转折点上徘徊而难以跨越。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民工工资太低且增长缓慢,导致东部产业梯度转移迟滞。因此,中国经济要顺利跨越“缪尔达尔转折点”,当务之急是善待民工,提高民工工资。  相似文献   

11.
<正> 建立陇海—兰新经济带是近年来全国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重要成果。随着对宏观经济研究的逐步深入,经济学界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对如何处理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不同的战略设想:有“东部重点论”,“西部重点论”;有把东部作为一个重点,西部作为半个重点的“一个半重点论”;还有“三个河流、三大梯度、三大走廊”和“四大中心带动七大区域”的战略构想;以及“建立起脊经济体系”的“中部重点论”,等等。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的、明显的差距是在东部和西部之间。而这些理论对于东西联合、共同开发、协调发展方面都是不全面的、顾此失彼的。难以沟通东西部之间的联合。这样相比较来说,陇海—兰新经济地带的划分和组建则是比较完善的。第一、它包括东,中、西三个强、中、弱经济地区的全部,是以线为重点,协调发展;第二、有着明显的联系纽带。即陇海—兰新铁路线;第三、它直接深入到西北地区,对于促进西北地区开发建设和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既可  相似文献   

12.
<正> 陕、甘、川三省结合部的宝鸡市、汉中地区、平凉地区、庆阳地区、天水市、陇南地区、广元市、绵阳市八个地市位于我国的中心,地理位置优越,是中西部两大经济地带的结合部,是承东启西,开发西部的纽带。这一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可以概括为“承东启西、引进联合,以资源为基础,以协作为手段,取长补短,开拓发展”。具体讲,应搞好三个结合,处理好三个关系。三个结合是: 第一,坚持自身发展与兄弟地市的协作、联合相结合。商品经济要求开放,任何一个城市和地区,如果一味在“封闭”中设计自己的战略,决不可能获取勃勃生机。因此,在陕甘川边境地区经济发展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FDI与我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仅表现在总量差异上,而且也表现在速度差异上。这种东中西经济发展速度的递减特征和FDI在我国的地区分布相一致,实证数据表明FDI并没有缓解东中西三大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反而起到了相反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现状,提出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是影响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之一。优先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人口城市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最佳选择。优先发展农村教育应考虑发展战略重点和发展战略取向两方面。  相似文献   

15.
<正> 我国存在着大片不发达地区。即使在发达区域中也都镶嵌着少数不发达地区。对于后一种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国内论及甚少,而把关注点放在前一类不发达问题上。对这两类不同的不发达问题,其开发与发展战略是不同的。对前一类地区的经济发展。理论界曾提出过“梯度推移”、“反梯度推移”、“一个半重点”等区际比较式赶超发展战略;而后一类不发达地区的发展战略则属于发达地区内部的经济均衡化战略。这一战略的基本点是:借助于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就成文和不成文地确立了贸易上“奖出限入”、资金上“宽进严出”的涉外经济政策,出发点就是奖励出口、限制进口,鼓励外资流入、限制资本流出。其目的一是通过出口创汇换回国内不能生产的产品和技术;二是引进经济发展急需的资金。25年来,在这种思想和政策的指导之下,我国的贸易和招商引资取得了较大成绩。我国已经习惯性地将贸易、投资和消费作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  相似文献   

17.
张珩 《特区经济》2006,211(8):18-21
本文从我国转轨体制下的政府作用出发,探讨了在政府“介入”情况下我国的经济与金融关系。文章的基本结论是:由于政府的“介入”,使得我国的金融发展在整体上作为手段服务于政府的不平衡发展战略,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在区域上却又成为不平衡发展战略的结果,体现为区域金融发展的巨大差异,换句话说就是:各区域经济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得益于区域金融的发展,但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区域金融的发展差异。  相似文献   

18.
加快经济发展,是我国当前以及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面临的主要任务。邓小平曾多次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经济发展要上台阶,就必须有一定的速度来支撑,而速度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  相似文献   

19.
旗晨亮  张波 《北方经济》2012,(1):120-121
从经济发展的规律来看,平衡是相对的,而不平衡是绝对的。地区之间在自然资源禀赋差异、经济意识差别、区域经济政策倾斜、“行政区经济”导向、地方政府能力以及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存在发展差距是正常的。但是,中国地区之间的不平衡状况及其差距,显然已经超.出了一般市场经济国家在同等发展阶段上的正常状况。  相似文献   

20.
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如果这种不平衡过大,将会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民族团结和政治稳定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地区间经济基础、文化背景、资源禀赋差异很大。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的解决,有些方面还进一步趋向突出。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本世纪前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在国民经济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