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采取五面薄膜密闭+膜下机械通风+全仓门窗密闭、环流熏蒸的两栋散装储存晚籼稻谷近3年的质量检测;并利用培养箱、空调将水分为13.0%、14.0%、15.0%左右(±0.1%)的晚籼稻谷,采用调质保湿密封与自然通风恒温的方式,在20℃、30℃的温度下,储藏2个月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实验室特定环境中储藏的稻谷,含水量≤14.0%,温度在20℃以下,品质变化较小;含水量≤13.5%的晚籼稻谷,在常年仓内粮温为20℃以下的储藏条件下储藏3年后,仍为宜存粮。因此,储备库入库的晚籼稻谷水分验收质量标准可在13.5%的基础上提高0.5%为宜。  相似文献   

2.
通过合理设置膜下通风熏蒸系统,在不揭开粮面密闭薄膜和密闭窗户的情况下,利用轴流风机进行膜下通风、环流风机进行膜下粮堆内环流熏蒸,经过1年的试验,达到了较好通风杀虫效果,大大减轻了保防人员的劳动强度,有效地提高“三低”储粮效果。  相似文献   

3.
改造高大平房仓实施膜下环流熏蒸储粮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大平房仓散装储存早籼稻谷,在粮堆表层预埋鱼骨型PVC塑料循环管道,将全仓环流熏蒸改造成膜下环流熏蒸进行对比试验。试验表明,采用膜下环流熏蒸有利于夏季控温储粮、延缓品质下降、提高粮堆的气密性、减少磷化铝使用量、便于熏蒸期间进仓检查粮情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侯明  王兵 《齐鲁粮食》2009,(12):38-38
机械通风、环流熏蒸技术的普遍应用,大大提高了粮食储存的安全性。通风口作为处理粮情的关健部位,在冬季实施机械通风时需要开启.达到低温储存温度后,将其关闭春夏季节则要对其进行保温密闭。环流熏蒸时也需打开通风口并在其中施放药剂,并及时密闭,开启风机达到环流效果。因此作为通风口的保温密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保温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仓内粮食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的实践表明,六面密闭粮堆常规熏蒸存在熏蒸死角、浓度扩散缓慢、单位用药量大、有效熏蒸时间短等缺陷,但通过充分应用已有的机械通风系统,并在粮面增设一些管道,组成一个环流系统,采用膜下环流熏蒸便可克服常规熏蒸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对高大平房仓仓顶、仓墙用碳化硅白色隔热基料进行涂刷,并安装自动通风装置与膜下环流系统,秋冬季进行自然通风与保水机械通风降温,春季对仓房进行隔热密闭;在夏季利用夜间排除仓内积热、进行环流均温,降低上层粮堆高温点。实验证明:综合运用这些储粮技术,减少外界环境因素对粮堆的影响,使全仓平均粮温全年不超过15℃,夏季25℃以上的高温点不超过粮堆表层检测点总数的25%,达到较好的控温、保水、维持品质效果。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食品级惰性粉拌和及喷粉、雾化拌粮处理,储粮仓房气密性改造(门窗保温改造、仓顶菱镁板架空隔热),冬季蓄冷通风、夏季内环流控温技术综合运用的效果。结果表明,试验仓房储存的粮食在一个储存周期内,采用济宁产56%的磷化铝片剂,40 kg,设定熏蒸浓度为400 mg/m~3,粮面施药、环流熏蒸、全仓密闭28 d,彻底熏杀粮堆内所有虫态害虫,实现连续两年免熏蒸,降低了储粮成本,实现了绿色储粮。  相似文献   

8.
平房仓散装储存玉米,在粮堆表面铺设PVC管回风管道,塑料薄膜单面密封粮面,通风口与粮面布袋施药相结合,将全仓环流熏蒸改造成膜下环流熏蒸进行对比试验。试验表明,采用膜下环流熏蒸延长了磷化氢气体有效浓度的时间,大大提高了熏蒸效果,减少了磷化铝使用量,改善储粮环境,而且还便于熏蒸期间粮情的检查。  相似文献   

9.
磷化氢减量增效熏蒸是减缓磷化氢抗性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延缓磷化氢因高毒和杀虫效果不理想而遭淘汰命运的重要举措。在广东地区高大平房仓内,采用机械通风、小型谷物冷却机冷却、空调控温等控温技术以及粮堆表面施用惰性粉、磷化氢膜下环流熏蒸等害虫防治技术,开展磷化氢减量增效熏蒸防治试验。试验期间,试验仓和对照仓熏蒸次数分别为2、3次,熏蒸药剂总量分别为80、180 kg。试验结果表明,试验仓不论在熏蒸次数还是在药剂使用总量方面,均少于对照仓房,实现了试验“减量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郴州市粮食部门从1993年开展环流熏蒸杀虫研究以来,每年有40%的储粮采用了环流熏蒸方法杀虫,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及经济效益。1 条件和方法 郴州市环流熏蒸杀虫是在排风扇通风的基础上进行的,基本作法:一是利用储粮通风管道作为内环流管道;二是在仓外安装固定硬塑管作为外环流管道;三是用单管降温风机或粮仓熏蒸机(系郴州粮机厂生产)等作为环流风机。郴州市环流熏蒸主要用于散装和袋装2种储粮方式。投药采用仓内或仓外2种形式。毒气环流途径是:风机出气口→仓底通风道→粮堆→仓房空间→仓外环流管道→风机进气口。  相似文献   

11.
华南高温高湿地区小麦储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华南高温高湿地区,综合运用环流熏蒸、机械通风、隔热保冷、夏季控温等储藏技术,基本能将小麦的全仓平均粮温控制在25℃以下,延缓小麦品质劣变,确保小麦储存安全、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述了在粮堆高7m的平房仓进行储存优质籼稻试验,通过应用现有较成熟的机械通风、空调控温、环流均温等储粮技术,探索东南地区超高粮堆延缓优质籼稻品质变化的技术应用,确保优质籼稻储藏过程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13.
根据楼房仓五面密闭的储存特点,结合小麦后熟期过后粮情相对稳定情况,选用食品级惰性粉进行粮堆表层拌粮应用,通过近两年试验仓和对照仓储粮害虫、粮情及品质监测,结果表明:惰性粉在保证粮情稳定、储藏品质良好的前提下,可以有效防治抗性锈赤扁谷盗,减少磷化铝熏蒸次数和用药量,且对粮情及粮食储藏品质未见不良影响,有效减少磷化铝的使用...  相似文献   

14.
搞好密闭,掌握磷化铝分解规律,分析不同的仓型、不同的粮堆情况及不同的季节进行环流熏蒸,在实际工作中很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于储存在气密性较差的双层压型彩钢扣板屋顶仓的散装粮,熏蒸时根据其特性采用膜下环流熏蒸方法,在粮堆上层铺设PVC管回风网络,塑料薄膜单面密封粮面,通风口静压箱内投药动态潮解。结果表明:磷化氢气体浓度分布均匀,保持毒气的有效浓度时间长,杀虫彻底,操作简便,解决了因仓房气密性差导致熏蒸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东北粳稻谷冷通风的储粮试验的结果表明,在南方高温高湿天气下,采用谷冷准低温储粮,可消除常规储藏粮堆的发热隐患,避免储粮的晾晒及熏蒸,有利于稻谷品质保鲜,与常规储藏相比,谷冷通风储粮的吨粮成本可降低约12.67元,粮库粳稻储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低温高湿储粮区冬夏季温差大,高温季节仓储玉米表层粮温上升快,容易出现"冷心热皮"现象,造成粮堆湿热转移等问题。试验在外温上升季开始对试验仓粮堆进行整仓环流通风,之后在高温季适时密闭,使粮温保持在较低且均衡的水平。结果表明:利用粮堆自身冷源进行环流通风,可有效降低仓温、表层粮温(t检验分析证明了通风降温的有效性。试验仓温平均下降3.22℃,表层粮温平均下降3.41℃),并起到均衡各层粮温的作用(试验仓各粮层粮温极差比对照仓均低约2℃)。  相似文献   

18.
简易仓膜下环流熏蒸储粮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大气的逐渐转暖对粮食的储藏和保管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特别是简易仓房,密闭性能差,常规熏蒸的药剂气体很难均匀渗透到粮堆的各个部位,不能达到很好的熏蒸杀虫效果。为此,在现有的仓储条件下,孝感胜利国家粮食储备库在规范管理、科学储粮的基础上,对老式简易仓房4号仓、1号仓分别采取了常规熏蒸和膜下环流熏蒸对比试验,从面对简易仓房储粮安全系数低且杀虫效果差的难题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1 环流薰蒸1.1 低温通风后的低温仓不适用于环流薰蒸 在低温条件下通风的平房仓和浅圆仓,整个粮堆处于一冷环境下,发生虫害的部位一般都在粮面1.5m以上,而冷气上串,害虫多数停 留在粮层表面,因此一般应采取盘装Alp表面投药杀灭害虫的方法更为经济、有效。若此时环流蒸蒸则破坏了原有的粮堆冷环境,不利于科学储粮,同时,还由于环流的热空气与冷粮层接触易产生内结露。因此整仓低温的粮食不适用环流熏蒸。  相似文献   

20.
在薄膜六面密闭的包装粮仓库,缺乏或不适宜环流熏蒸的条件下,通过以前在粮堆表面投放磷化铝的方式,表现的效果是施药剂量大、次数多,而且往往存在熏蒸死角,不能彻底杀灭害虫。通过利用在粮堆内部垂直均匀布置PVC管,在PVC管内投药熏蒸,使磷化氢浓度在粮堆均匀分布,达到了减少药剂使用量又起到彻底杀虫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