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采用SWOT战略分析工具对甘肃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态势进行分析,认为甘肃省承接区域产业转移具有劳动要素低成本、资源、区位、产业基础等优势,同时也具有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承接的产业层次低下、集聚效应不显著、本土企业创新不足、思想观念落后等劣势,面临生态环境、竞争加剧和发达地区企业迁出阻力大等威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甘肃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区域产业优势是产业转移中承接地产业选择的重要依据。重庆市在选择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时,应结合重庆地区的产业优势,承接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产业梯度转移已成为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湘南地区作为珠三角与中部地区的产业转移通道,是湖南对接粤港澳地区的前沿阵地,如何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促进区域合作,有效实现粤港澳沿海产业转移承接,是湖南在明确提出“敞开南大门、对接粤港澳”后急需研究的课题.本文立足湘南地区发展现状,提出湘南地...  相似文献   

4.
区域物流竞争力是对区域物流的一个综合反映,决定着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对承接产业转移下的河南区域物流竞争力进行SWOT分析,从政府策略、外部发展策略和内部发展策略三个方面提出承接产业转移中河南区域物流竞争力的提升策略,为河南区域物流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张志娟 《物流技术》2012,(17):126-128
区域物流竞争力是对区域物流的一个综合反映,决定着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对承接产业转移下的河南区域物流竞争力进行SWOT分析,从政府策略、外部发展策略和内部发展策略三个方面提出承接产业转移中河南区域物流竞争力的提升策略,为河南区域物流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章就四川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面临的优势及劣势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丰富的产业资源和劳动力资源,良好的政策扶持为四川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产业配套能力较弱、工业园区的承载功能不完善对四川承接产业转移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沿海和内地要素禀赋的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的前提下,通过产业转移建立沿海和内地之间“营销—制造”、“研发—制造”和“高端—低端制造”等类型的区域分工模式,完全可以形成优势互补的双赢分工模式.降低企业迁移和运营的成本、为企业在承接地扩张积极创造条件,对促进区域合理分工模式的形成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马鞍山市现有人口128.6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4.52万人,农业劳动力36.25万。目前,农业富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的有25.16万人,其中就近就地转移就业14.15万人,外出就业11.01万人。外出务工农民主要流向为长三角地区5.77万人,珠三角地区0.84万人,津京地区0.57万人,本省1.71万人,其他地区2.12万人。外出就业的农民工人均年收入在17000元。目前在我市实现就业、创业的外地农业劳动力的总数为6.62万人。外来农民工就业行业分布为建筑业占56%、服装加工占7%、餐饮业占8%、洗浴服务业占11%和个体经营占18%。年均收入约为19000元。  相似文献   

9.
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后,广东等地开始了大规模的"腾笼换鸟"式区域产业转移,将已经丧失了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转向低梯度的中西部地区。作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的郑州都市区,需要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经济,以发挥其核心带动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探讨了郑州都市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0.
包容性发展意味着经济发展的普惠共享和以人为本。同时,包容性发展更强调实现区域和产业部门间的协调发展。产业集群是实现区域包容性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产业组织模式。一个地区的集群式产业转移路径和模式是由其综合比较优势演化路径所决定的。由于不同地区的要素条件、资源禀赋及各种制度环境的差异,其演化路径也会有所不同。对东部沿海地区而言,推进集群式产业转移与升级的同时应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以实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邓先军 《价值工程》2010,29(28):31-32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本文是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对承接产业转移促进郴州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的思考,并对其制约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产业在区域之间的转移对于区域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以产业转移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主要是产业政策的区域化和区域政策的产业化、推进区域间的梯度转移和横向联合。  相似文献   

13.
随着近年来的区域产业梯度转移,我国中西部地区各省市开始逐步取代传统的东部地区各省市,成为"新常态"下培育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中西部地区拥有土地、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加之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潜力很大,近几年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福利差距已经呈现逐渐缩小的态势。我国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进程中,在其内在的增收机制作用下,即中西部承接产业转入引致需求增长、居民就业增加,中西部承接产业转入促进财政增长、居民社保增收,中西部劳动力供给下降导致用工成本增加、职工工资增长,在总体上促进了中西部地区居民就业的较大增加、收入的较快提高,产生了明显的区域收入效应。在"十三五"时期,应进一步促进所需的产业尤其是产业集群,由东部向中西部顺利转移,而后促进区域收入效应的影响因子发挥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要在政策层面上发挥合理、有序的引导作用,并创造有利条件和良好环境,同时坚决避免将损害区域环境福利的产业引入本地区。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席卷全球,其影响从虚拟经济渗透到实体经济,我国经济也受到很大的冲击和挑战。我国东部地区的土地、能源、劳动力、环保成本提高,承载能力减弱,很多企业纷纷倒闭。再加上东部地区的消费结构升级速度加快,低成本竞争优势正在减弱,以劳动密集型、中低技术含量占领市场的空间日益减少。因此迫于世界经济形势,以及出于对自身生存发展的考虑,客观要求将一些已没有竞争优势的产业转移出去。我国中西部地区迎来了承接全球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新机遇,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大省的河南在能源供应、劳动力成本、市场需求、基本设施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同时也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存在着问题,如产业配套能力不足等,面临着东部欠发达地区和中部其他省份的激烈竞争。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东部产业结构升级进程和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进程加快,广西迎来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何抓住东部产业转移发展机遇,提高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整体竞争力,就迫切需要加强广西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承接力建设。  相似文献   

16.
产业转移作为生产力空间转移的一种方式,既是发达地区加快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动力。对于重庆来说,努力营造产业承接环境,有选择地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缩小与东部地区差距,进而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重庆既有自身的优势,又有一定的劣势,本文通过对重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SWOT分析着重研究重庆在承接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机遇与威胁。  相似文献   

17.
吴迪 《企业经济》2012,(2):128-131
提升产业集群可持续竞争优势,区域创新能力可能是突破点。本文认为区域创新能力与区域产业集群之间实现互动,能为产业集群拥有竞争优势提供保障,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集群的发展能够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提供所需的新知识、新信息;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能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等,并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本文通过进一步延伸探讨两者的互动关系发现,区域创新能力的加强,能够从开发新技术、引进人才、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提升区域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集群竞争优势的提升还需要全区域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培育创新链条,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18.
产业区域转移的理论来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区域转移是当前影响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国外对产业转移研究的理论来源主要包括雁行模式理论、古典区位理论与新经济地理理论、国际投资区位理论及国际贸易理论等。近几年国内对产业转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领域:(1)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2)技术转移的梯度和“反梯度”理论;(3)国际直接投资与产业转移的关系;(4)国内产业转移与企业扩张问题。台湾学者近年来对台湾产业转移至大陆的现象研究也比较多。今后一段时间内,对于国内区域间的产业转移的研究将成为热点,研究的领域和研究的深度将得到进一步的拓展,使用的研究方法将趋于多样化,基于地区细分和产业细分的研究将逐步成为主流。  相似文献   

19.
河南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际产业转移和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进程进一步加快,河南要抓住历史新机遇,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实现科学发展。一是审时度势,把握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和策略;二是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三是扩大开放领域,提升产业转移的层次;四是拓展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五是加强开发园区和产业集群建设,发挥增长极的辐射带动力;六是加强组织协调与政策引导,切实改善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20.
正产业转移是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呈现出来的突出经济现象。进入新世纪尤其是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作为中国最具发展活力的中部地区因其具有明显的整体区位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