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3 毫秒
1.
刘勰《文心雕龙》中“隐秀”所蕴含的美学价值对中国古典诗词创作和鉴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古诗翻译的审美分析也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通过分析《钗头凤》一词的审美特征,对原词中“秀”词“隐”意在译文中的实现效果进行探讨,认为在翻译的过程中需“隐秀”相宜、虚实结合方能再现原词的风格之美。  相似文献   

2.
翻译的过程主要就是一个理解和表达的过程。理解就是解读原文,穷尽原文之意旨;表达就是用通顺的译文传达原文之旨,即严复所说的"达旨"。通过解读林肯《葛底斯堡演说》的思想内涵和语言艺术特色,对比分析国内出现的几个译本,从而明确翻译政治演说之类的文献应以传达演说者的思想观念和政治目的为根本,译文的选词用字和谋篇布局要为这一根本服务。  相似文献   

3.
译品在目标语中被成功接受与翻译的过程中,译家的审美思想和各种思维的交相运用密不可分。文学作品的美学特质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能综合运用美学理念和翻译思维。本文从翻译的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出发,从哲学的范畴阐述了文学翻译中审美客体与主体不可能是分开的两个独立的方面,而是具有矛盾统一性这一辩证关系。同时通过实例分析怎样把握好两者的关系,使译文最大程度地达到和谐统一的美。  相似文献   

4.
评价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对人际功能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新词汇语法框架,是人际功能理论的延伸,包括态度、介入和级差三个方面.评价理论与翻译实践、翻译批评也存在紧密关联.以中国翻译大师许渊冲先生翻译的诗经《关雎》为例,笔者试图通过对比分析英译本中评价意义的表达及实现情况,旨在从评价理论的角度衡量许渊冲先生《关雎》译文的翻译质量,并发现如何将评价理论运用到翻译研究中去.  相似文献   

5.
以翻译认知心理为理论基础,从译者认知心理的三个阶段分析姜欣、姜怡两位译者在《茶经》章节名翻译过程中的认知心理,探究译者如何审视意图以达到理想译文。“翻译控制”监督和调控着整个翻译过程,最终使译者完成原文到目的语的转换,译出理想的译文。  相似文献   

6.
国内法美学发展到今天,已经从打着“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的烙印,发展到了有专著探索、有理论支撑、有该学科建设的构想到建构,有一个逐渐壮大的学者研究队伍的学科。法之美不外乎形式的美和内容的美,没有形式的美就会披上神秘主义的面纱,没有内容的美就容易掉进形式主义漩涡。而翻译之美也只有在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时,方能达到翻译的至上境界。从法美学的角度去探究法律翻译的规律和范式,将对建构法律翻译的体系和规则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陈望衡教授是我国第一个招收环境美学博士生的导师,是出席第五届国际环境美学会议的唯一中国代表。他出版了国内第一本环境美学的体系性著作:《环境美学》;主持翻译了第一套反映国外环境美学研究前沿成果的“环境美学译文丛书”;  相似文献   

8.
<正> 《经济研究》1993年第6期刊登一篇《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的译文(作者罗斯基教授,译者王宏昌研究员。以下简称《译文》)。译文作者把我国的效益一词当作Benefit(按:这一英文词,中国一般译为利益或收益),说中国有的翻译把效益译为Efficiency(效率)是不妥当的。从而认为在中国的经济界词汇中应该消除对经济效益概念使用经济效率之类的度量。然而不无遗憾的是:这位教授的理解并不符合中国语文、经济词汇的实际。诚然,我国虽然使用经济效益一词多年,但并未对它的涵义给以明确的界定。我们中国人对这一术语的理解、使  相似文献   

9.
口语较书面语而言,在人类发展史上同样占据重要地位。口语是一种语言的基础与发展源泉,却因为各种原因,其得到的关注与研究相对来说显得有些滞后。关于口语的研究显得更为必要。翻译美学作为科学与艺术互相结合的学科,其语言审美可分为形式系统与非形式系统。老舍先生是将口语引用于小说的先驱者。将老舍先生的得意作——《骆驼祥子》中的景物描写作为语料,将翻译美学与其相结合,旨在分析景物之美、汉语口语之"美",同时,翻译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形式上的再现,还要兼顾原作者"情"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文化翻译论被称为操纵学派,侧重描述和分析译文,比较同一著作的不同译本,研究译文的接受程度,主要是对译文中源语文化因子的流失、保留的研究.尤金·奈达的翻译理论采用语言学的方法,侧重对源语语言结构的分析,挖掘语言的深层结构,选择自然流畅的译入语表达源语的意思,即"读者反映论".这两种重要理论观在实际运用中各有利弊.  相似文献   

11.
作为正式化程度最高的一种文体,法律英语在词汇方面有它自身的特点,如措词准确和古体词、名词化结构和词语重复结构的使用等。因此在进行法律文件的汉译英翻译活动中,译者应当尽量地使译文词汇具有上述特点以实现"信"、"达"、"雅"。文章从这些特点出发,对2008年北大法学院翻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的一些译文进行分析,指出不恰当之处,提出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威远东项目是一项大型钻井工程,我们翻译团队的翻译任务则是对其 《环境影响报告书》 的翻译.在翻译此报告书时,主要采用的指导理论是尤金·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运用对等理论作为指导,旨在使译入语读者更轻松明白地了解报告书的内容,从而达到交流的目的.翻译过程中主要使用的翻译工具是trados,以及一些词典,并且在翻译时就出现的一些文献翻译,图片、 表格标题的翻译以及一些长难句的翻译现作翻译报告,并在论文结尾就翻译过程出现的一些问题,感悟和体会给出自己的翻译总结.  相似文献   

13.
归化和异化是一对翻译理论概念,前者以目标语为重点,后者以源语言为中心.长期以来翻译界就该采取哪种翻译理论争论不休.本论选取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 《伊豆的舞女》 中译本,分析其中的文化负载词,试探究中日翻译中如何把握归化和异化.  相似文献   

14.
顺应论认为语言使用的过程就是语言使用者按照交际环境和交际对象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翻译过程是以交际成功为目的所进行的语言转换过程,这就要求译者对语言的选择有自己的见解和自己的技巧以成就最好的译文.本文希望通过几个例子研究龚志成在 《蝇王》 翻译上的所采用的技巧和策略,探讨他译文中的顺应现象.  相似文献   

15.
斯珀伯和威尔逊所提出的关联理论,虽然主要是用来研究交际的,却从认知的角度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翻译活动可以看作是一种动态的、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它涉及到原作者、译者以及译文读者三个方面。本文试从关联翻译理论的视角比较《瓦尔登湖》三个中译本的得失。文章强调译者如何在译语作品中重现原文本中的关联性是检验译作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6.
《经济师》2016,(5)
基于"葛浩文英译小说作品及其汉语原著平行语料库",文章从多方面初步考察了苏童三部小说的英译本,进而分析了葛浩文的翻译风格。考察发现,《碧奴》带有非常明显的英语原创文本特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进行了大面积的省译和改写;《米》译文笔法细腻,语言丰富;《我的帝王生涯》书面语程度较大,译文严格按照原著进行翻译。译者对三部作品翻译策略的变化体现了他忠实于读者的翻译思想,即尊重"市场"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选取国外学术论著片断作为翻译实践的对象,反思翻译实践过程中使用的理论、涉及的技巧以及产生的效果。得出如下结论:首先,按照纽马克翻译理论的分类,文章选取的翻译文本属于信息类文本,它强调信息的传达,重内容轻形式;其次,由翻译文本的文本类型决定,此次翻译实践中采用交际翻译策略比较恰当。在词汇层面,交际翻译法通过增词法、减词法和词类转换法使译文更通顺、简朴、清晰、直接、更合乎译语习惯;在语篇层面上,通过重新组织句法、运用更为常见的搭配和词汇,交际翻译法使译文流畅地道,简明易懂;第三,在被动语态的处理上,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采用多种翻译技巧,运用各种修辞手段,这样才能使译文既在内容上忠实于原文,又符合汉语的表达方式,从而更好地起到服务读者的目的;第四,鉴于英语与汉语定语结构之间的差异,要根据定语从句的长短、难易选择合理的译法。避免把所有的定语从句都译成前置定语,要根据上下文,适应原文风格,把它译成并列分句或是独立句,有时还应善于从原文的字里行间找出主从句的逻辑关系并译成汉语各种相应的偏正复句。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翻译莎士比亚的学者中,朱生豪的翻译占着最为突出的位置,在其《<莎士比亚戏剧全集>译者自序》中写道:"最大可能之范围内,保持原作之神韵."(罗新璋,1984:538)其译文较多的使用了形象文雅的语言,产生了很好的艺术效果.朱生豪以其特有的诗人创造性,在翻译轻倩的抒情狂想曲《仲夏夜之梦》时,"自拟为读者,自拟为舞台上之演员"(罗新璋,1984:538)的重造了原文,在对其译作的研究中深刻反思翻译再创造的重要性.在多种文化猛烈撞击的当下,对文学作品的翻译多拘泥于生搬硬套或寻求"速战速决",译者仅忠实于原作的意图却多缺乏创造性,使得许多译作缺少中国文化的本土价值,对朱生豪译作的研究有利于当代翻译界树立正确的翻译观念.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70年代,费米尔提出的功能派理论对文学翻译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将通过功能派视角分析董乐山的《一九八四》译本,以期对该翻译理论的运用和董乐山译本的研究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成玄英认为进入重玄之境,获得生命之美,则必须借助于"一中之道"。而静养是获得中和妙道和长生久视的主要途径。他的这一生命美学思想,对当代生命美学、生态美学建构以及建设乐生、惜生的人生态度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