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我国的经济形势特别是价格形势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针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和价格形势,国家对宏观调控政策进行了迅速而重大的调整,从年初的“双防(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到年中的“一保一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再到现在的“一保(增长)一扩(内需)”。  相似文献   

2.
樊纲 《经济界》2008,(5):10-14
随着近几年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逐渐显现,目前中国经济往下调整的趋势已基本清楚。目前的调整是比较及时的,是为了防止经济出现大的下滑。目前中国的通货膨胀是可控的,但未来的压力依然较大,要防止出现恶性通货膨胀。从长期看,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同时我们也要防止调整过度,因此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要考虑政策的滞后性。  相似文献   

3.
"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是2008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温家宝总理指出,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这是针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作出的重要部署,传递出新的政策信号。今年以来,国内外环境都出现了新的变化。今年的宏观调控要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今年以来的经济增速仍在预期目标区间之内。但是,经济持续下滑的趋势,让稳增长的问题变得突出起来。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是根据形势变化处理三者关系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今年以来,针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适时调整宏观调控的方向和重点。面对国际经济金融形势急剧恶化,又及时果断地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抵御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不利影响,防止经济增速过快下滑和出现大的波动,11月5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宏观经济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当前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努力稳定出口的同时,出台更加有力的措施扩大国内需求。  相似文献   

6.
对目前经济增长中几个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人们对去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幅度基本扭转了1997年以来的下降局面,出现重要转机已达成共识.但随着经济形势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未来经济形势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分歧.一种较为乐观的意见认为,所谓重要转机就是"转折",国民经济正在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今年经济增长率可望达到8-8.5%.但连续3年增加国债投资和货币供应量的持续增长,经济运行中已经累积了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因此,宏观调控既要注意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又要提前预防通货膨胀.而悲观的意见认为,今年国际经济发展速度将减缓,国内经济形势也不容乐观,我国经济增长可能会降到7%.第三种意见认为,由于外需滑坡和内需增长活力不够,今年经济增长率估计为7.5%.因此,政策取向重点应是防止通货紧缩出现反弹.我们比较赞同第三种意见.  相似文献   

7.
我国应建立灵活通货膨胀目标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我国政府将宏观调控目标调整为"保持稳定,较快增长"和"将通货膨胀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这是对年初提出的政策目标,即"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结构性价格上涨演变为全面的通货膨胀"的适时调整.  相似文献   

8.
在世界经济强劲增长和持续高油价的推动下,近期全球通货膨胀形势有所显现,各主要经济体的消费物价指数不断攀升.面对这一形势,各国纷纷加快了货币政策紧缩的步伐,各国央行的政策方向已明确地从防止通货紧缩支持经济增长转向了防止通货膨胀.政策调整将对世界经济增长、金融商品市场、汇率稳定以及房地产市场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我国应关注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注意防范商品市场风险;同时,应利用我国当前低通胀的有利时机,加强通货膨胀预期引导,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信誉,增强政策的预见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2008年1月28日举行的全国贸促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谈及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时,向300多名贸促系统代表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是两防?其实,两防是指去年底的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增长转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两项目标。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金融宏观调控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挑战:流动性过剩矛盾依然突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资产价格震荡加剧,通货膨胀压力增强.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应坚持稳定币值的核心目标不动摇:同时,必须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关注国内外各种不确定性,统筹兼顾,相机抉择,因时因势而变,适时适度地调整.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受国际和国内多重不利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开始出现下行趋势,且经济下滑速度之快超出预期。对此,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对宏观调控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先后出台一系列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目前,这些政策的积极效  相似文献   

12.
<正>为了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物价由结构性上涨转向明显通货膨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宏观调控将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对此,企业界应有深刻的认识、清醒的判断,作好积极的应对准备。  相似文献   

13.
王伟 《企业研究》2008,(2):24-25
目前,通货膨胀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去年中国的GPI继3月突破3%警戒线后一路走高,在6月和10月双双达到6.5%的十年新高。能否遏制住通货膨胀关系民生,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关于本轮通货膨胀的成因,学术界有很多不同的说法,笔者认为,只有站在全球化的视野,深刻把握其形成的特点,才有可能成功的抑制通货膨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宏观形势总体判断的依据 (一)当前宏观调控面临的主要问题 总体来看,我国当前宏观调控主要面临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国际资本特别是短期资本流入冲击,以及外部需求放缓引发经济增长急剧减速等压力. 1.经济增长减速基本实现宏观调控意图,调控政策需要适度调整.今年以来的经济增长速度减缓趋势基本符合近年来宏观调控意图.我国GDP 1978年~2007年平均增长速度9.9%,就长期而言,从2007年的11.9%下降到10%左右比较合适,但减速需要一个渐进过程,不能一步到位.就今年而言,将经济增长速度降到11%以下,保持在10%~11%之间即可,没有必要必须降至10%以内.  相似文献   

15.
谢自娟 《数据》2008,(8):56-57
在当前错综复杂的世界经济形势下,国内面临通胀和经济下滑的双重风险,宏观政策取向既要控制通胀,更要防止经济出现大的起落。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一年来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效果,以及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探索扩大内需、启动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与措施,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财贸经济》编辑部联合陕西财经学院金融发展研究所等单位于前不久共同举办了“经济发展新阶段与宏观调控政策”学术研讨会,2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现将会议讨论的主要内容综述如下:一年来启动内需的效应、矛盾和障碍1998年在严竣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及时从抑制内需、治理通货膨胀转向扩大内需、防止通货紧缩,通过运用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7.
从表面上看目前的经济形势比较稳定,各国经济都在复苏,澳大利亚等国家甚至已经开始加息,以防止可能出现通货膨胀、投资过热等问题。有些人认为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世界经济仿佛已经进入了“后金融危机时代”,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18.
2007年12月5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更好地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改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这表明已实施十年之久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将调整为从紧的货币政策。作为国家通过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求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方针和策略的总称,货币政策走向与宏观经济形势紧密相连。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为应对当时的严峻经济形势,我国开始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那时面临通缩压力,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是增加货币供应量。2003年以来,面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贷款、投资、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等新变化,稳健的货币政策内涵开始发生变化,适当紧缩银根,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经历连续四年两位数增长后,我国经济形势已发生较大变化。对于2008年宏观调控首要任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中国货币政策为何会发生变化?本刊特约请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为您解读十年首变的中国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9.
任重 《陕西审计》1997,(1):38-39
宏观经济部门经济分析专家根据伞年以来经济发展态势,对下半年及明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走向作出预测:国家经济工作仍将侧重于防止过热.总体上仍采取适度从繁.适对越调的方针,押制通货膨胀将继续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保持经济的适度高增长  相似文献   

20.
《上海企业》2012,(8):4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近日在上海表示:我国目前不应该出台新的经济刺激计划,但为防止在多重因素作用下短期内增长速度的过快下滑,宏观政策要在财政、货币政策上适时适度进行微调。预计2012年我国经济运行将呈现"前降后稳"的态势,经济增速有望在三四季度趋稳。从4月份来看,中国经济增长仍然呈现下降趋势。对于目前经济下滑的原因,一是美国发生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放缓,由此带来中国出口下降,也就是说外需萎缩构成了中国经济增长下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