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07年,我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但也存在着投资和消费增长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失衡等深层次问题。资源和要素价格低估是经济增长失衡的直接原因,但根源还在于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转变滞后。2008年,我国政府将遵循"控制总量、稳定物价、调整结构、促进平衡"的思路,继续深化改革,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2.
运用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宏观经济模型,分析了2008年中国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的效果,探讨了为了治理国内通货膨胀,中国政府应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由于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任务非常繁重,使得目前中国也难以实施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所以加快人民币升值速度是最佳和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运用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宏观经济模型,分析了2008年中国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的效果,探讨了为了治理国内通货膨胀,中国政府应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由于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任务非常繁重,使得目前中国也难以实施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所以加快人民币升值速度是最佳和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本文回顾了我国财政改革、财政政策演进历程,揭示了财政政策演进规律,探讨了财政政策宏观调控实践经验。研究发现:首先,与一般市场经济国家不同,我国财政政策从概念认识、实践启动、到运用技术日臻成熟,走出了一条缓解经济危机实现经济稳定、调节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化解民生难题促进社会和谐的独特之路。在这一过程中,财政政策更加注重供给管理。其次,在当前体制转轨背景下,我国财政政策突显出公共性和体制转型双重特征。最后,面对未来,我们需要在财政政策如何更好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财政政策目标如何更聚焦于未来发展战略,如何推进财政改革以确保财政政策调控更具效力等方面总结更多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由美国开始的次贷危机引发了世界金融危机,最终演绎成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为应对经济急剧下滑的风险,我国政府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由稳健的财政政策调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本文首先介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综合运用的理论基础和模式,其次介绍我国双松政策的具体举措,再就我国双松政策进行效应分析,最后提出双松政策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金三林 《经济纵横》2007,(12):19-24
2007年,我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但也存在着投资和消费增长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失衡等深层次问题.资源和要素价格低估是经济增长失衡的直接原因,但根源还在于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转变滞后.2008年,我国政府将遵循"控制总量、稳定物价、调整结构、促进平衡"的思路,继续深化改革,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7.
试论2007年至2008年我国"从紧"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一直以来都引起相关学者、政策制定者的高度关注.而我国目前主要是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结合的宏观调控政策对经济形势实行调节.本文以2007年上半年至2008年我国"从紧"货币政策为研究的背景,首先界定货币政策有效的内涵、政策目标的内涵,进而以三个货币政策的目标变量作为指标,对该轮"从紧"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经过验证,最终得出结论,就直至2008年上半年的数据为止而言,该轮货币政策总体来说是有效的,但出现了时滞.同时本文也指出继续关注该轮货币政策影响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2007年12月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08年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在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的同时,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然而,在当前美国次贷危机席卷全球的局势下,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美国等西方国家所采取的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导致我国国内流动性上升,从而严重影响我国控制流动性的效果,从紧的货币政策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9.
区域财政政策是指国家为推动和协调区域经济发展而采取的财政政策,在国外,区域财政政策普遍被用来平衡区域经济,即中央政府通过财政补助拨款等形式促进落后地区发展。80年代,我国的区域财政政策适应改革开放和沿海发展战略的需要,由均衡发展模式转变为地区倾斜模式,并取得了巨大成效。进入了90年代,我国区域经济格局与80年代初期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沿海和内地的差距不断拉大,区域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因此,对区域财政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对现行区域财政政策的考察,本文试图对90年代我国区域财政政策的取向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资讯     
风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从紧货币政策12月3日到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明确提出,明年我国将实施十年之久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整为"从紧的货币政策",发出了较强的政策转变信号。值得注意的是,在货币政策从"稳健"转向"从紧"的同时,明年财政政策将继续保持稳健。  相似文献   

11.
2007年12月5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2008年将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这是我国十年来首次将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整为从紧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2.
2007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价格涨幅较快攀升,房市股市交互推动、持续升温的情况,对宏观经济稳定形成较大威胁。为此,我国政府实施了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而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经济放缓又使中国的宏观调控不得不转向,财政政策更加稳健,货币政策日渐松动。在此背景下,外资企业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宏观调控的影响成为决策者需要关注的问题。对于宏观调控政策对外资企业的影响,目前国内只有一些单个政策影响的研究,但针对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对外资企业影响的综合研究仍然不足。烟台是我国最早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外资在其经济增长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经济师》2020,(1)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在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方面是不可替代的中坚力量。随着我国经济进入转型阶段,许多中小企业面临着融资困难、经营成本增大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弱势资本地位以及经济转型压力增大,都对政府提出了强烈的政策要求,而财政政策在促进中小企业健康稳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通过财政支持对促进中小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客观必要性。文章研究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支持政策,以时间顺序梳理不同时间内我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针对当前中小企业发展中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论有效需求不足和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经过20年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的最大成就是基本摆脱了短缺的束缚,最大问题则是有效需求不足。进而认为,有效需求不足的形成和发展,说明中国经济已具备了市场经济国家的若干重要宏观经济特征。本文最后通过分析西方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以及美国30年代的大萧条,得出如下政策结论:协调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厚此薄彼都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5.
王杨堃  叶蜀君 《技术经济》2003,22(11):57-59
中国已经进入了开放经济的时代 ,尤其是随着加入WTO的日益深入 ,国际间的经济交流显得越来越重要 ,国际收支平衡与否已成为衡量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国实力的一个主要标志 ,因而追求国际收支的平衡是一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目标之一。自十六大以来 ,我国政府在宏观经济方面提出了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从其作为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措施来看 ,我们有必要从国际收支的角度来对我国目前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进一步研究。一、国际收支调节的分析在开放性经济条件下分析国内外经济均衡时 ,我们一般以“IS -LM”模型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前 ,我国扩大内需的最大障碍是有效需求不足 ,为此 ,中央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 ,并努力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 ,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调控经济运行。但由于我国经济长期处于“短缺”状态 ,许多宏观政策包括税收政策 ,其目的是防止过渡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引起的通货膨胀。控制投资和消费 ,防止经济过热。本文分析了在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活动效果不够明显的背景下 ,提出了调整现行税收政策的建议 ,以适应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7.
《资本市场》2008,(1):14-14
防止通货膨胀 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更好地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改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  相似文献   

18.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拉动自身需求到开放国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方面做出了许多重大举措,而这些措施又从实践中被证实是符合我国发展需求的.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综合均衡发展、更主动地融入全球化化经济体系中,争取更多的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我国自1998年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经过了十多年实践证明,该财政政策在运行过程中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受现在变化迅速的市场环境的限制,原先的财政政策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中国的经济需求.本文将对现有的财政政策体系进行详细的分析,并结合新时期下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探讨如何对现有政策进行改革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9.
积极财政政策实施近3年来,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风险也逐渐凸现出来.在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的同时,应积极有效地防范财政政策的风险一是在积极财政政策目标上要从片面追求年度经济增长转移到确保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上来;二是积极财政政策着力点应从拉动需求转移到改善供给上来;三是对财政政策工具的运用必须注意协调配合,同时要注意财政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及经济制度的密切配合,并处理好财政政策作用与市场机制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刘向真 《时代经贸》2012,(10):205-205,208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拉动自身需求到开放国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方面做出了许多重大举措,而这些措施又从实践中被证实是符合我国发展需求的。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综合均衡发展、更主动地融入全球亿化经济体系中,争取更多的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我国自1998年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经过了十多年实践证明,该财政政策在运行过程中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受现在变化迅速的市场环境的限制,原先的财政政策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中国的经济需求。本文将对现有的财政政策体系进行详细的分析,并结合新时期下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探讨如何对现有政策进行改革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