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6 毫秒
1.
本文基于对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横店街和咸宁市崇阳县青山镇农村老年人的问卷调查,实证分析了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意愿及其生活境遇对其家庭养老偏好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意愿虽然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但他们中的多数人仍然具有家庭养老偏好。生活境遇对其家庭养老偏好影响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反映个体客观状态与特征的年龄和个人年收入水平、反映经济支持境遇的生活开支的主要来源、反映生活照料境遇的是否与子女居住在一起以及反映情感慰藉境遇的心情烦恼时家人的反应,都对农村老年人家庭养老偏好有显著影响。具体而言,年龄越大、个人年收入水平越低的农村老年人,越可能有家庭养老偏好;生活开支的主要来源为子女供养、与子女居住在一起和心情烦恼时能得到家人关心与安慰的农村老年人,更可能有家庭养老偏好。因此,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意愿并不完全是一种"经济理性",而是一种嵌入生活境遇中的"情境理性"。  相似文献   

2.
候蔺 《农村经济》2023,(2):116-125
本文通过“个人—家庭—村域—社会—文化”关系域分析框架,从纵横两个方面梳理分析了农村老年人养老困境的形成,将1949~1962年出生的这一代人的生命历程放置于其生活的社会生态系统之中,展现了当代农村老年人养老困境生成的复杂路径和交错层级。文章认为由于关系域中核心系统及微系统的养老储备不足,中系统及外系统的养老支持匮乏,宏系统的养老导向力度脆弱,导致了内围系统的养老危机不断向外围系统溢出,而外围系统的支撑难以弥合困境,形成了当前农村老年人养老困境纵向的内生弱势累积和横向的外生压力叠加,并从远近双重目标尝试探讨了农村老年人养老困境的优化策略,强调了村域系统在农村老年人养老困境关系域中的重要作用和解困优势。  相似文献   

3.
有关资料显示,"十二五"期末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2.21亿,平均每年增加860万人,老年人口比重将增加到16%,其中75%以上是农村老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二元结构仍然存在的背景下,农村"老有所养"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和各级政府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农村养老模式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为解决农民养老问题,各地进行了大量有益探索,初步建立起以家庭为  相似文献   

4.
杨扬 《农业经济》2023,(1):75-78
人口老龄化进程中,城市老年人的养老保障问题得到了较早的关注,国家从社会保障方面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养老保障网,但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障起步较晚,其面临的问题尤为突出,养老保障形式更为严峻:家庭的养老保障功能随着家庭结构和规模的变化日趋弱化,机构养老在农村存在着严重的资源分配不均及服务质量过低的问题,惠及农村老年人的“新农保”的保障水平过低。这其中需要引起重点关注的是大量留守在农村的空巢老人,其经济来源单一、生活照料缺失、精神生活空虚等问题愈加严重,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口日趋老龄化,养老难的问题日渐突出,而居住在农村地区的老年人更是老龄人口中的弱势群体。本文对河北省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收入与消费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总结河北省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消费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城市化比例的上升,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愈发加重,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本文指出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的四大困境: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会养老保障水平低、医疗保障不完善、情感寄托缺失等,并提出应从倡导家庭养老传统、制定专门养老计划、完善新衣合、建立和完善老年人组织等四个方面妥善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促进和谐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底,上海市奉贤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16.8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31.3%。其中,80周岁以上老年人达2.5万人,纯老家庭7万户,独居老人1.3万人,全区超过一半以上的老人生活在农村地区,农村老龄化问题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近期,国家统计局奉贤调查队的调研显示,奉贤区在做实机构养老、社区日托、居家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宅基睦邻"四堂间"这一适合远郊实际、农村老人认可的养老服务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理论层面上分析了"家文化"对城乡间养老意愿差异的潜在影响,并运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5年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农村和城市居民的养老偏好存在明显差异,相较于城市居民,农村居民会更偏好家庭养老方式;另外,形式上具备城市基本特征的"村改居"社区居民的选择偏好同农村居民一致,表明"家文化"转型的滞后性。进一步地,我们借助家庭结构作为"家文化"的代理变量,通过构建文化与区域的交乘项,验证了"家文化"对于农村地区家庭养老模式选择的增强效应。因此,应充分认识到"家文化"对城乡间养老意愿差异的影响,社会养老在经济层面可以替代家庭养老,但尤其是对农村地区不能忽略家庭养老在文化层面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试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我国农村自我养老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改革开放以来实行近30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我国将加速、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在此背景下的我国养老问题,特别是农村养老问题就变得非常突出.本文结合对老年人存在的价值与老年人的需求的分析,认为自我养老是农村养老模式的必然选择,并提出了促进农村自我养老模式发展的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对山东省445位农村老年人的问卷调查资料,分析了农村现存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和存在问题,以及影响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指出:在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家庭规模日益缩小的情况下,老年人通过年老后获取劳动所得实现个人养老的能力将越来越弱,老年人子女的经济供养能力也将越来越弱,为了更好地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应鼓励农民通过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方式,提高老年人的个人养老能力,从而减轻其子女的供养压力。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无论在经济建设,还是在民生发展等方面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养老方面也投入了很大的财力、物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河北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条件和环境都有差异,不可能像城市一样建立起统一的养老模式,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已不仅是一个学术上的问题,更是实践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在社会养老保障覆盖面窄的情况下,从河北农村目前的环境条件出发,积极调动整合一切资源,建立一种多层次、多方位的取长补短的养老模式,以期解决河北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这不仅关系着河北农村几千万人口的养老问题,农村安定发展的问题,更关系着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及三年大变样目标实现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我国逐渐呈现人口老龄化态势,而农村比城市的老龄化程度更加严重。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使农村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ERG需要理论对农村老人的养老需要进行分析,以满足ERG理论中的各种需求为目标试图构建一种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以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的需求,实现老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老年人居住安排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考察了影响农村老年人居住安排和居住意愿的因素。分析发现,健康状况越差、日常生活能力(ADL)越差和配偶去世的农村老年人越可能与子女一起居住;他们主观意愿上更想与子女一起居住,显示这些老年人对家庭养老有更高的需求;经济收入高低和是否有养老金对农村老年人居住安排和居住意愿没有显著影响。这说明,老年人与子女居住在一起主要是可以得到子女的贴身照料或情感慰藉,而不是获得经济上的支持。农村养老保险覆盖范围的扩大和对老年人经济上的赡养支持并不能替代他们在生活照料和情感上的养老需求。  相似文献   

14.
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社会养老服务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作为我国老龄事业与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有效的解决社会老龄化问题与满足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主要是以居家养老为主,但是居家养老又面临着诸多问题与困境。这些问题与困境主要与农村的经济发展、养老服务理念、政府相关政策的执行力度有着重要的联系。本文对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的内生动力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的政策优化,以期能够解决目前农村养老服务发展的困境,从而有优化农村养老服务,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15.
王慧 《农业经济》2004,(1):54-55
众所周知,我国农村长期以来一直实行以家庭养老保障为主,社会养老保障为辅的养老体制。然而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受到种种冲击,功能日渐弱化,已经影响到农村老年人的生存质量,特别是贫困地区更为严重。农村养老保障  相似文献   

16.
数字     
5% 社会养老保障的覆盖率,城镇达84.7%,月均退休金1527元;农村34.6%,月均养老金74元,仅为城市月退休金的近5%。老年人平均年收入结构中,城市中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占到86.8%,而农村目前主要还是靠家庭和土地养老,养老保障只占到18.7%。  相似文献   

17.
数字     
5% 社会养老保障的覆盖率,城镇达84.7%,月均退休金1527元;农村34.6%,月均养老金74元,仅为城市月退休金的近5%。老年人平均年收入结构中,城市中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占到86.8%,而农村目前主要还是靠家庭和土地养老,养老保障只占到18.7%。  相似文献   

18.
肖茜文 《山西农经》2022,(5):109-111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给广大农村带来进步与文明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农村社会现行的养老方式。以湖南邵阳县某乡镇为样本开展“乡村振兴进程中农村养老”调查,通过调研当地养老困境及原因、养老服务发展影响因素等内容,并基于我国的现实国情和当地地情、人情与发展阶段,提出了完善农村养老服务的有效路径,为老年人提供养老保障,为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许淦 《农家之友》2004,(5):55-55
近年来,农村老年人养老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多,主要是老人们存在以下三大误区:一是只要儿子养老,不要闺女养老。“养儿防老”,这是千百年流传的习俗,特别是在农村,这种习俗根深蒂固。老了只能跟儿子生活,由儿子养老,才表明自己“教子有方”,否则颜面丢尽。其实,《老年人权益保护法》  相似文献   

20.
在时代发展和政策推动的双重作用下,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在近几年凸显。传统养老方式随着子女的外出而显示出其功能的落后性,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新的养老方式来解决农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问题。但是在现阶段,我国的机构养老和保险养老等方式都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使养老问题得到解决,使农村老年人得到幸福的生活,我在这里对农村老龄化人口所适合的养老方式进行分析,找出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从而为农村老龄化人口进行正确的养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