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探讨郭鲁芳八十年代末期,我国公民出境旅游悄然兴起。据统计,1992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已达293万人次。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崛起,结束了近十多年来中国单向接待国际旅游者的历史,标志着我国旅游业正由单纯接待国际旅游者向国际旅游、国内旅...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出境旅游已经成为中国公民一种新的消费领域和经济文化现象,并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的研究焦点。但业界对出境旅游的研究区域主要局限于广东、北京和上海三大核心客源地。基于此,本文以2015年中国出境旅游排名第三的江苏省作为研究区域,在大量文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以社会学、心理学、地理学和市场学相关理论为指导,对江苏省公民的出境旅游消费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江苏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出境旅游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消费行为分析及行业政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对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了出境旅游的消费动因.结合对出境旅游市场发展趋势的预测,从引导旅游者消费行为的角度,探讨了今后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行业管理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4.
6月15日,第七届中国出境旅游国际论坛(IFCOT2011)在北京举办,与会人士一致看好中国出境游市场,并就相关问题发表了意见。发达国家纷纷调低游客入境门槛论坛披露,2011年1季度,中国出境人数为1615万人次,同比增长17.8%。预计全年将有15%左右的增长率,出境人数将有望达到6600万人次。虽然亚洲国家和地区仍然是中国公民出境旅行的主要目的地,但中国公民赴美洲、大洋洲、非洲、欧洲等长线出境旅游目的地的人数将快速增长。在出境游规模增长的同时,  相似文献   

5.
泰国是中国公民首选出境旅游目的地,为其最大客源国.近年赴泰出境游市场持续升温,但仍明显存在一些症结痛点,如"不合理低价游"屡禁不止,旅游安全及不公平待遇问题凸现,供应商高度集中造成资源拥挤困境,旅游产品结构和服务仍需优化,中国游客不文明素质标签等.尚需中泰共同努力,进一步改善提升,保障中国公民赴泰出境游市场的健康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近几年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外交流的需要,我国出境人数迅速增长。据预测,2014年,中国出境旅游将达1.16亿人次,出境游消费将达1550亿美元。然而,与之相应的公民出境手续办理中的收费监管工作却没能跟上,亟待进行强化监管。一、公民办理出国(境)手续收费现状(一)公民办理一般出境手续常见的收费项目及标准1.公证收费国家现行政策规定:证明房屋产权、财产所有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国内出境旅游的热潮也日益高涨。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我国旅游外交的发展,中国居民境外消费呈现井喷式增长。根据境外旅游消费情况、出境人数以及出境旅游者大数据分析,发现我国居民在境外消费时也存在着盲目消费、安全隐患、不文明现象以及经营秩序混乱等诸多问题。因此就相关数据比较分析,针对境外消费的相关问题得出需要加强政府监管、提高人民素质并做好旅游统计工作的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广告大观》2014,(11):98-100
中国出境旅游消费者群体特征随着签证国别的扩宽、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及日益开放的政策,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他们来自哪里2013-2014年期间,中国出境游客主要来源于华南、华北和华东区域;其中以上海、广东、北京等省市为主,其次为江苏、浙江和山东等沿海省份。此外,东北地区的辽宁、华中地区的湖北、西南地区的四川也为较大的出境游客输出省份(图1)。◇建议:会员城市针对中国出境游客的营销投放上。  相似文献   

9.
境外     
8月22日孟加拉成新出境游目的地中国国家旅游局当天宣布,与孟加拉国“谅解备忘录”已经签署,孟加拉成为中国公民组团出境旅游的目的地国家。至此,南亚所有主要国家都已成为中国公民组团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据京城旅行社方面透露,由于孟加拉旅游发展滞后,且自然灾害、内乱频频,如同2003年获准开放的印度、巴基斯坦等国一样,估计对中国游客吸引力不大,短期内难以成行。  相似文献   

10.
数字     
《商业文化》2007,(3):10-10
3200万人次来自外交部的统计称,2006年我国公民出境人数达3200万人次,其中主要是以商务、旅游、留学和探亲访友为目的,较2005年3100万人次持续增加。目前,经国务院批准的旅游目的地国达108个,我国已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的客源输出国。外交部有关材料显示,我国公民和企业积极参与境外经济活动,海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日益扩大,每年向境外输出劳务人员65万人次。预计,今后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还会增加。  相似文献   

11.
因私出入境中介活动广告(以下简称因私出境广告),是指含有为中国公民出国定居、探亲、访友、继承财产和其他非公务活动提供信息介绍、法律咨询、沟通联系;境外安排、签证申报及相关服务内容的广告。有关因私出境广告的法律文件,除《广告法》以外,还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中国公民因私出入境中介活动广告管理的通知》。因私出境广告的管理办法,不适用于中国公民出国留学、境外就业、劳务输出、出国旅游的广告。因私出境广告,发布前必须经中介机构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或者其授权的地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局批…  相似文献   

12.
我国出境旅游发展趋势预测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荆艳峰 《商业时代》2006,(32):80-81
发展势头强劲的出境旅游不仅丰富了我国公民的休闲生活,而且成为我国出境游主要目的地国家的滚滚财源。近年来,我国居民出境旅游人数规模和旅游花费的高增长,不仅令世界侧目,同时也成为旅游理论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3.
冯昭 《中国品牌》2023,(3):28-33
<正>时隔三年,中国出境团队游重新启动。2月6日,文旅部试点恢复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中国公民出境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试点名单包括泰国、印尼、柬埔寨等20国。随后,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沈阳、杭州、厦门、宁波等地跨境游“首团”陆续出发,众信旅游数据显示,试点恢复出境团队游通知发布后,目的地产品咨询量增长800%。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伴随着国家政策的全面开放和我国公民对出境旅游的需求激增,以及个人收入和空余时间的增加,出境旅游的人数也越来越多。江苏省出境旅游市场也变得日宜昌盛,但是,国内目前各大旅行社出境游业务仍旧处于不成熟阶段。本文就江苏省出境旅游的开发现状和出现的部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历程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83年始中国出境旅游起步,到2008年中国出境旅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章以2008年这个具有里程碑式的年份为节点,对中国出境旅游20多年的国际化进程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与总结,提出中国出境旅游经历港澳游、边境游和出国游三个阶段,提出未来亟需中国旅游企业国际化、旅游人才国际化、中国游客国际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出境游人数快速增加,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游客源市场。但由于出境旅游者素质良莠不齐,在境外旅游的不文明行为频频被媒体曝光,使得规范文明旅游迫在眉睫。因此,本文将以我国游客赴泰旅游为例,对其所表现出的语言、举止和形象三个方面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改变我国出境旅游者不文明行文的若干策略,以便规范文明旅游,提升我国及民众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17.
数字     
1400亿美元 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4》显示,2013年中国出境旅游规模9819万人次,出境旅游消费1287亿美元;而2014年出境人数将突破1亿,预计出境旅游花费将达1400亿美元,中国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市场与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相似文献   

18.
继2月15日德国开放为旅游目的地后,中国公民自费出境旅游目的地再添四国。今年4月1日,马尔代夫、南非、印度和斯里兰卡等四个国家将迎来第一批中国旅游团。至此,中国公民自费出境游目的地已增至24个,分布在亚、欧.非、澳四大洲。这表明,中国已经不只是世界最重要旅游目的地之一,而且也成为世界潜力颇大的旅游业出口国。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由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经济的快速高效发展,使得我国的国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越,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满足。与此同时,人们也在追求更高的精神层次的需求,在此背景之下,中国的旅游业得到了蓬勃发展。而作为中国旅游市场的新生力量,出境旅游以它独特的旅游资源禀赋以及垄断性受到了我国游客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游客在选择旅游线路时加入到了出境旅游的团队中去。并且我国政府看到了出境旅游的潜在发展空间,对出境旅游给予极大支持,相关管理部门也出台了相对宽松的出境旅游政策,这些均是我国出境旅游市场迅猛发展的重要原因。但是,由于我国出境旅游创办时间相对较短,管理经验尚且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当前我国的出境旅游市场仍旧存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有些游客在公共卫生、交通购物、用餐住宿、景点游览、个人修养等方面存在的不文明行为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不仅影响其他游客的游览质量,也危及游客自身的人身安全,而且对旅游景区的进一步发展也带来了不良影响。导致旅游文明素质缺失的原因既有教育不足的因素,也有历史文化欠缺的因素以及相应的客观因素。我国政府应加强公民素质教育和法制建设;旅游行业应健全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旅游文明素质培训课程,以提高游客的旅游文明素质,提升国家软实力,进一步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