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想念     
十八岁时我离家上了大学,这是十八年来我第一次离开父母,毕业后由于工作的原因我来到了沧州,而爸爸妈妈却在邢台老家,又是一个寒冷的夜晚,独自一人待在宿舍,脑海中想起了我的父母。  相似文献   

2.
刘江出生在河北秦皇岛,因为父母离异,高考一结束他就去了一家广告公司打工,也就是在那时,他接触到了广告,并学到了一些广告的基本知识。2006年9月,个性独立的刘江离开河北老家,到宁夏大学美术学院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3.
Jerry在郑州老家已经待了半年了,尽管他不想回美国,但作为拥有美国绿卡(官方名称为“永久居民卡”)的中国富豪,他必须按照美国法律,每年在美国居住至少半年时间。“我现在就是个候鸟,每年在中国和美国飞来飞去。”  相似文献   

4.
暑假我带妹妹回了一趟老家,老家很远,来回须坐长途。在老家空闲较多,兄弟姐妹都爱看侦探小说,闲来无事就试了一下“水”。嘿,真还别说,侦探小说还真有趣,情节曲折跌宕,迷影重重,思维缜密,没两天,我们都迷上了侦探小说。  相似文献   

5.
在这个春季的一天,老家的一位同学给我来电话说,她决定还是从老家回到太原(她念大学的城市),先在学校住下,然后慢慢找工作。  相似文献   

6.
宁笑娟 《魅力中国》2013,(13):101-101
说起豫剧传统戏《火焰驹》,在我们河南老家,真可谓耳熟能详,家喻户晓,大多老百姓都能有滋有味地哼唱几句!而我14岁进艺校学习的教学戏,就是其中《打路》一折,每每实习演出都能博得老师同学以及观众朋友们的赞誉好评!随着舞台艺术生活的实践,加上自身生活阅历的不断丰富,‘我越来越感觉《打路》一折有其迷人的舞台艺术魅力。尤其对自己扮演黄桂英这一角色,堪称如痴如醉!剧中人物黄桂英对待爱情忠贞不渝,以及她面对艰难坎坷对爱情的那种勇敢、那种执着,每时每刻都深深地感动、感染着我,总能给我以信心、力量,也让我在求知从艺的征程上不畏艰难,勇于探索。  相似文献   

7.
林颐 《中国高新区》2011,(10):133-133
趁着中秋放假,我回了趟老家,顺便去看了看老屋。虽然已经很久没住人了,老屋倒还是老样子,墙头还结实,花树也还好,只是院子里长时间无人走动,墙根壁角便长出了许多苔藓。这种不起眼的植物,能够在潮湿的屋脊上、瓦片缝里、茅屋的滴水檐下,在一切不大被人注意的角角落落里繁殖茂盛,它是时间走过的最明显的证据。当我用手轻轻拂过它们,柔软的像铺在地上的毛毯,洁净、孤独而自由地蔓延着,划过我的掌心。  相似文献   

8.
王雨佳 《新财经》2010,(1):45-45
戴秀英:广东汇利丰玩具有限公司总经理 从老家出来.在外面打拼了十七年,从打工仔到自己当老板,一直在紧张忙碌中度过。回老家过年,那里的生活节奏缓慢,人也很悠闲,习惯了快节奏生活的戴秀英,已经不适应老家的气氛了。  相似文献   

9.
紧跟首都步伐的天气 2013年年末,北京连续多日的雾霾天气,让我的鼻子再次闹起了状况。好不容易熬到春节假期,想着终于能在老家的清新空气中享受生活了,我无比激动。  相似文献   

10.
在这样一个家随人走、乡土观念很淡漠的时代,很难想象,一个在西安城里生活并经营店铺、作坊20多年的大家庭.却从来没有将这里当作过“家”,始终过的是“临时栖身“的日子.而盖着好几栋小楼.一切家什一应俱全的家,却远在几千里外的一个叫文港的江南小镇。并且空无一人地闲置着.只年年千里迢迢回去看望一次。只因为.那里是著名的笔都和他们世代居住、生活的老家。  相似文献   

11.
杜平 《浙江经济》2018,(8):63-63
少小离家年年回,乡音不改鬓毛疏。高中毕业离开老家在外学习工作生活,掐指一算已26年,基本上每年都要回家几趟,东阳北乡口音也一直未变。今年回东阳老家过年顺道走了三个村、走访了三户农家。几天下来,感觉变化最大的是农村面貌和农民增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通道已经彻底打开,乡村经济生机勃勃,而不变的是城中村、城郊村的乡民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2.
点评库: 参的老家:地处四川盆地北缘,位于大巴山南麓,嘉陵江中上游,苍溪县龙山镇白马街。  相似文献   

13.
近日,笔者回到河南濮阳县农村老家,在和村里老人闲谈得知,如今农村老人理发成了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情省力》2008,(2):46-47
张英,清朝人物,清代著名大臣张延玉之父。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据《桐城县志》记载,康熙时期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地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而张英回馈给老家人的是一首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相似文献   

15.
王弥 《中国经贸》2011,(22):150-151
又将迎来新一年的毕业季,随着我国毕业人数成年的增长,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加强。作为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应届毕业生们如何选择合适的就业地成为每一个应届毕业生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了。是待在机会更多,但生活压力更大的一线城市;还是回到自己的老家,一个机会没有那么多但同时也没有那么大的生活压力。虽然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相隔于今天已经过去了4年,但全球的经济环境还是没有很大的起色,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就业压力还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16.
轻松地上学,偷偷地结婚,专心地工作,快乐地生活……当然,也有想老家,想父母的时候——  相似文献   

17.
老曹进城了。武陵山深处的农村老家,那栋刚翻新的小楼,其中的一部分租给了从城里过去租地种植辣椒的老板。  相似文献   

18.
《东北之窗》2010,(14):7-7
6月12日,太子奶创始人李途纯因涉嫌非法吸存被株洲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从临湘老家“带走”。  相似文献   

19.
5年前,万小东从湖南老家来到陈江打工。朋友告诉他,陈江虽小,但挣钱的机会多。万小东小以为然,心里想着,不过是一个街道而已。  相似文献   

20.
阿涵 《民营视界》2009,(3):93-93
也许因为上了年纪,常常想到在老家的那些事,那些地儿,那些旧年胡同,那些作古了的亲人,还有那些随了清明脚前脚后次第开放在洼里的花儿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