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7 毫秒
1.
《中外企业文化》2005,(1M):13-13
备受关注的新华保险营销体制改革试点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云南新华保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重庆新华保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于2004年7月9日、12日先后宣告成立,国内首批专属保险代理公司问世标志着中国保险营销体制改革正式启动。云南和重庆新华保险代理公司分别将原新华人寿昆明分公司和重庆分公司个人业务营销员全部剥离出来,成为新华保险代理公司的专业销售人员,即营销人员成为专业代理公司的“雇员”。  相似文献   

2.
新华人寿,这家成立于1996年的寿险公司,早在2000年就明确提出了上市目标,几经沉浮未果。在经历了动荡的非常时期后,新华人寿终于等到了保监会的验资批复,偿付能力达标。一直悬着的石头总算落地,新华人寿的上市宏愿指日可待。对于此,市场的声音似乎从来没有停止过,新华人寿对此却三缄其口。  相似文献   

3.
人在江湖     
《中外企业文化》2011,(8):17-17
新华旧部接管天安人寿 天安人寿,是中国寿险业的一个异类。当新锐寿险主体纷纷将盈利目标定格在8年、5年之时,已经成立10年的天安人寿还在为盈利苦苦挣扎。不过,最近天安人寿大规模的人事变动,或许让这家命运多舛的寿险公司有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4.
信诚人寿业务总监董俊武曾于2004年3月3日在《中国保险报》上撰文,对国内各家公司的“基本法”进行解剖分析。他说,目前在中国内地寿险市场上,营销基本法大致可分为三种体系:是以友邦和平安为代表的组织利益发展体系.包括新华、太平洋安泰等:二是以信诚和泰康为代表的个人恒久利益体系.包括中意人寿:三是国寿基本法体系。  相似文献   

5.
《中外企业文化》2006,(10):16-26
今年,新华人寿喜迅不断,捷报频传,上半年公司保费收入实现了新的历史性突破,内涵价值有了大幅提升.2006年,既是新华人寿开业的第十个年关,也是新华人寿“二五”规划开局的第一年,可以说开局顺利,形势喜人,这也是向十周年庆典献上的最丰厚的礼物。  相似文献   

6.
一句话新闻     
《中外企业文化》2005,(3M):89-89
“2004最具影响力华人品牌”揭晓,太平洋保险和中国人寿、中国人保、平安保险(集团)、平安人寿、泰康人寿、新华人寿、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太平人寿、中银保险,成为2004年中国保险业十佳品牌。  相似文献   

7.
原来一直认为保险公司的经营业绩非常的好,产品也是基于对财产或是生命的保障,所以保险公司通常没什么大问题。但是,新华人寿在跻身寿险第一梯队的同时,制度问题竟然需要搬到台面上来讨论。如今的新华人寿已结束三年“非常时期”,  相似文献   

8.
太平人寿历史悠久,1929年始创于上海.2001年恢复国内经营,是第六家全国性寿险公司,至今已有77年的悠久历史。 2003年10月24日.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莅临太平人寿保险公司总公司视察并进行工作调研时说:“太平人寿在国内的复业时间很短,但是创造了很好的业绩.太平人寿已经成为中国保险界的一颗新星。”  相似文献   

9.
5月14—15日,为期两天一晚的“中国保险性格行销大师全国巡回演讲(深圳)”引起强烈反响,平安人寿深圳分公司,太平洋人寿河南分公司,新华保险湖南、湖北、吉林、福建等分公司,  相似文献   

10.
面孔     
《英才》2007,(12):20-20
关国亮 11月20日.保监会召集新华人寿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会,通报了新华人寿前任董事长关国亮已于11月16日下午被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新华人寿挪用资金案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新华人寿客户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找出一种全面的对策,以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2008年的阳光人寿是值得期待的企业,2009年就是具有成长潜力的寿险公司,而2010年阳光人寿将成为有成长力的公司。”——这是潘宏源的宏愿。  相似文献   

13.
人在江湖     
《中外企业文化》2011,(3):17-17
生命、新华演绎“大挪移”,平安稳步“微调” 从2009年12月到2011年2月,新华人寿与生命人寿之间的人事更迭频频吸引业内人士的眼球。2010年,新华人寿“帅”的空降,带来了“将”的转移一被称作新华人寿“铁三角”的三位高管集体转会生命人寿。  相似文献   

14.
2D05年1月10日,金爱丽代表新华人寿在京向我国第13亿公民张亦弛及其母亲递交了“亲子同心两全保险”,使得小张亦弛有了成长教育金。  相似文献   

15.
在江西保险业,有老牌的大腕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和太平洋人寿,此为江西寿险第一集团军:紧随其后的还有新华人寿、泰康人寿、太平人寿、阳光人寿、合众人寿、民生人寿等一大批中资机构,此为江西寿险第二集团军.相对于其他省份来说,江西寿险市场的竞争主体虽然比较少,但竞争仍然不可避免的存在,对于这个经济欠发达的省份来说,有时候竞争还显得火药味十足,2010年,生命人寿作为江西寿险业姗姗来迟的切入者,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打破现有的竞争格局,以一个市场“后进入备”和“超车者”的身份进入市场,后来居上,树立了生命品牌。这是一个新主体成功切入市场的典范。通过采访生命人寿江西分公司,我们可以列举其成功的N个理由,你可以将其看成一个个案,因为有些东西很难复制,但我们想,通过分析江西生命的若干成功因素,我们也许可以得到一点启示,梳理一些思路,发现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2006年4月8日,在震撼人心的战鼓声和飒飒舞动的旗帜中,信诚人寿第一届全国寿险大会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天河体育馆拉开帷幕。来自信诚人寿全国10家分支机构的3000多名伙伴共聚一堂,聆听公司快速发展的步伐声和来自保诚亚洲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讲师的精彩演讲。  相似文献   

17.
有报道,重庆新华保险代理公司将其旗下1000余名员工收编为国内保险行业首批“正式职工”。该同时加注“国家保监会有关人士指出,此举标志着中国保险营销体制改革正式启动。”市场经济,有产品就有销售,有销售就有营销员。至于营销员是正式工,还是临时工,只要不违反法律对劳动基本权利的保护,企业可以自行决定其用工性质。但是,如果想借此解开困扰寿险持续发展的症结,将全国140万保险营销员将逐步由营销  相似文献   

18.
《中外企业文化》2007,(8):F0003-F0003
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全国性、股份制专业化寿险公司,经营各类人寿保险、健康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业务,是国内率先开发分红产品的公司之一,2001年1月推出了《吉庆有余两全保险(分红型)》,现在分红产品已经涵盖了少儿、两全、终身、养老等各方面,数百万客户已经享受到新华独特的保额分红方式,受到广大客户的青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1997年6月18日,重庆成为中国第四个直辖市。10余年间,重庆经济年均增速超过10%,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两倍,地方财政收入增加9倍,城乡居民收入整体上增加1倍多,在西部地区的“龙头”、“窗口”和辐射作用日益凸显。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重庆的保险市场也赢得了越来越多保险主体的关注。 关注带来的总是竞争的加剧。“有竞争,就免不了有排排坐,吃果果的局面!”重庆寿险市场的一位资深人士指出。重庆寿险市场仍处于一个比较传统的局面:中国人寿依然是老大哥,其后依次是平安人寿、新华保险和泰康人寿等。 平安人寿重庆分公司正处于一个尴尬的“夹缝”位置:前有老盟主中国人寿,后有强劲的追兵新华、泰康。 按常理说,“夹缝”的生存空间总是有限的,甚至“夹缝”的空间还会有缩小的可能。可是,生存在“夹缝”之间的平安人寿重庆分公司,却打破了这一常理。在烽火连天,硝烟弥漫的山城寿险大战中,他们杀伐果断、所向披靡;他们的战术战法,为业内人士所称道,几近完美!  相似文献   

20.
张宏 《中国企业家》2007,(16):35-35
股权分散的格局下仍能有上佳表现的保险公司为数极少,国内惟一的例外即是平安保险新华人寿资金运用违规事件堪称是近年来保险业最大的丑闻。原董事长关国亮利用其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公司掌控了新华人寿董事会长达八年之久,大肆施行保险资金的体外运作,并进而导致保监会5月份首次动用保险保障基金收购逾30%的新华人寿股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