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环境会计对审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环境会计的出现,对传统计理论与实务产生重大影响,使审计面临一系列挑战,本文主要就环境会计对审计理论,审计内容,审计方法的部下 击和怎样进行环境会计核算审计,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审计,环境效益审计,环境及环境会计法规审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
刘毅 《重庆财会》2003,(7):27-28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非常重视环境审计,并将环境审计作为审计发展的新方向,而我国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环境审计理论体系,更没有制定相关的环境审计具体准则。因此本文拟从环境审计的定义、理论基础及开展环境审计这几个方面谈谈对环境审计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浅谈环境审计的假设和审计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审计是审计机构或人员依法对被审计单位的环境管理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审查,评价环境管理责任,揭示违法行为,促进加强环境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有独立性的系统监督活动。环境审计是环境管理法制化的产物,自本世纪70年代,在一些企业内部审计实施取得一定收效之后,许多国家最高审计机关也试行了环境审计,引起了国际审计界的广泛重视。由于环境审计运行仅20年的历史,而我国对环境审计起步则更晚,很多理论问题都在研究探索之中,本文拟就环境审计的目标,审计内容等几个基本理论谈谈看法。一、环境…  相似文献   

4.
环境审计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最初是在内部审计领域,作为审计的一个新的分支,在健全环境管理系统、提高环境管理系统的有效性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也得到了发展。北美、欧洲的许多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把环境审计作为一项重要的审计内容列入审计计划,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第15届大会(开罗会议)将环境审计作为重要议题,并在其《开罗宣言》中明确指出,“鉴于有关保护和改善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国际审计组织鼓励各最高审计机关在行使其审计职责时,对环境问题进行考虑。”鉴于当前环境审计的现状,笔者对开展我国环境…  相似文献   

5.
所谓审计环境,是审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境况和条件,是对审计有影响的一切因素的总和。审计的本质与职能、审计的动因与目标最终都将统一在特定的审计环境中。优良的审计环境有利于保证审计职能的发挥,促进审计事业的发展;不良的审计环境将影响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培养,损害审计执法的公正性和权威性;营造一个适宜的审计环境,对审计事业的健康发展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6.
环境审计的对象是政府部门及企业单位的环境管理责任,环境审计的内容则是环境审计对象的具体化。主要包括:环境政策法规执行审计、环境管理系统审计、环保项目资金审计、环境项目的绩效审计、环境报告审计等内容。本文对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希望对深入开展环境审计,研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审计体系,制定完整的环境审计规范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民间审计特征是由特定的审计环境所决定的。审计环境的变迁必然要求民间审计做出相应调整,并使民间审计呈现阶段性的新趋势。21世纪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民间审计环境将发生巨大变化。在新的审计环境下,我国的民间审计将具有新的发展趋势。 一、新世纪我国民间审计面临新的审计环境 从一般意义上讲,环境通常是指某种事物所面临的各种主客观条件的总和。审计环境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状态下,审计主体对审计客体实施审计时所面临的主观和客观因素之和。正如会计受会计环境影响一佯,审计也受审计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我们也为此透支了太多的资源和环境。当前,我国的环境形势非常严峻,环境保护亟待加强。对于审计部门来说,强化环境审计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环境审计已被人们所关注和呼唤,而环境审计在我国尚处在起步阶段,作为新的审计领域,搞好环境审计需要审计人员正确把握以下几方面关系  相似文献   

9.
环境审计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健全环境管理系统、提高环境管理系统的有效性方面起了很大作用。我国环境审计的开展较迟,直到1999年,环境审计的研究才引起我国审计界的关注,但目前仍缺少系统的环境审计理论,以至于环境审计实施过程困难重重。鉴于当前环境审计的现状,笔就其实施过程中的四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环境审计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审计是现代审计的一个重要内容,深入开展环境审计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的环境审计工作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完整的环境审计制度。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环境审计面临的问题,尽快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环境审计制度,充分发挥环境审计对我国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环境审计准则是环境审计人员执行环境审计的依据。随着我国环境审计实践的逐渐开展,环境审计准则巳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笔者借鉴IS014000系列准则以及其它一些国家和组织环境审计准则的有关内容,探讨了我国环境审计准则的制定。  相似文献   

12.
基于环境管理体系的企业环境审计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环境审计是重要的环境管理手段,而现有企业环境审计技术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环境管理的要求。本文从分析现有企业环境审计方法的局限性和EMS的原则和要素入手,将企业环境管理体系与第三方执行的企业环境审计相结合,探讨EMS可以为企业环境审计提供的支持,并提出基于EMS开展企业环境审计的程序。  相似文献   

13.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政府环境绩效审计在协调发展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站在政府审计指导区域宏观发展的立场,分析审计目的和审计内容对审计指标体系构建的影响,将政府环境绩效审计指标体系划分为环境质量指标、发展与环境相互作用指标和决策与行动指标三个相互驱动的维度共同展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三个维度分别按环境要素、发展与环境相互作用方向、政府职责层层分解,构建切实可行的政府环境绩效审计指标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环境绩效审计对提高区域发展质量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改善审计判断效果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锋 《财会月刊》2007,(11):64-65
本文通过对我国审计判断效果现状的分析,从审计技术、审计对象、审计人员和审计环境等方面研究了目前审计判断水平低下的原因,并结合我国具体的审计环境,提出相应的改善设想。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出现空前未有的繁荣,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影响到可持续发展。环境安全成为党和国家、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审计机关要有效开展环境审计,充分发挥审计作为经济社会“免疫系统”的功能,就必须切实把握环境审计的功能定位,找准环境审计的发展思路,积极构建多元化的环境审计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16.
环境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亟需合适的环境审计方法,本文将生命周期评价法引入环境审计中来,作为环境审计专属方法之一。生命周期评价法可以避免环境费用效益分析法货币化难的问题,可以避免环境费用效果分析法衡量指标单一的问题,有利于环境审计人员收集环境审计证据,更有利于环境审计人员针对不同的环境审计项目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真正起到环境监督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杜萍 《财会月刊》2023,(11):67-73
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加速环境审计数字化转型是契合新时代环境审计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在探讨环境审计现存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环境审计模式构建的必要性,创新构建中国式现代化驱动下的环境审计模式,并就事前审计、审计执行、审计终结三大流程展开应用解读。最后,提出建立环境审计与资源执法监督协同配合机制、防控审计数据舞弊风险、提升审计人员数字实力及素养相关建议,助力环境审计组织协同、流程协同及人员协同,以期为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环境审计创新变革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审计环境是指在一定时空状况下,审计主体对审计客体实施审计时所面临的各种主客观因素之和,是影响审计活动完成其自身职能的一切外部条件的集合。审计活动的开展离不开一系列的外部环境,总地说来,对审计活动有直接影响的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技术环境。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审计所处的客观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必然给审计工作带来一系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所谓审计环境,是指审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境况和条件。优良的审计环境有利于保证审计职能的发挥,促进审计事业的发展;不良的审计环境将影响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培养,损害审计执法的公正性和权威性,营造一个适宜的审计环境对审计事业的健康发展尤为必要。一、审计环境因素及其对我国审计事业的不利影响审计环境可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方面。宏观环境,也称为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和文化环境等。微观环境也称为内部环境,包括审计人员的素质、审计机关的管理水平、被审单位会计资料的规范性及审计手段和方法等…  相似文献   

20.
民间审计在环境审计中的定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问题的出现催生了环境审计,在新的审计环境中,不同的审计主体扮演着各自不同的角色.随着社会公众对环境信息的需求,民间审计组织应成为未来环境审计的主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