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流通,分为一般商品流通和劳动力商品流通。一般商品流通,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劳动力商品流通,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劳动力商品交换或劳动力买卖。 传统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劳动力流通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已经不是商品,  相似文献   

2.
“商品流通渠道”这一概念的含义是什么?目前学术界对此问题的认识仍有很大的分歧。下面,我试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我认为,商品流通渠道应该是指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运动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地交换的方式。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它把交换过程分解为两个阶段:卖的阶段(W—G),买的阶段(G—W)。因此,商品流通又是连续的交换。随着商业的产生和商业内部分工的发展,商品在流通领域的交换次数也不断增加。无论是一次交换,还是多次交换,商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运动过程总是有规律的,按一定的序列进行  相似文献   

3.
商品交换是货币分析的基础,对商品交换形式的不同理解直接影响了货币分析的两种传统,即以马克思为起始,将货币看作交换的起点和终点,“货币是增殖工具,是为了获得更多货币”的马克思主义货币分析传统,以及以斯密为起始,将商品看作交换的起点和终点,货币只是交易中介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分析传统。商品交换四种形式的区分最早可追溯至亚里士多德,两种货币分析传统都受其直接影响。基于两种货币分析传统的文本分析,从亚里士多德的视角来看,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货币分析以自然经济条件的物物交换为基础,导致其论证逻辑中实质上没有货币的位置,因而难以解释经济现实。马克思明确意识到古典经济学的这一问题,并对此进行了批判和超越,从商品分析到货币分析再到资本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行的实质,并能对当代的经济现实给予科学解释。  相似文献   

4.
一农村集市贸易,是现阶段我国农村中商品交换的一种补充形式,正确地认识这种商品交换形式,总结农村集市贸易的经验,对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市贸易的领导和管理,正确地发挥农村集市贸易在社会主义商品交换中的补充作用,有着重要意义。现阶段,我国的商品流通基本上有三条渠道,即国营商业、供销合作社商业、农村集市贸易。国营商业是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经济,它在我国社会主义商品流通中起着主导作用,是商业的领导力量;供销合作社商业是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经济,它是我  相似文献   

5.
货币定义的争论由来已久,但多数都着重于价值角度的讨论,直到现在货币的定义都没有脱离价值讨论的背景。价值现象只是一个表面现象,更深层次来讲,商品交换是产权的交换,货币是在产权交换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没有产权界定就不会有货币的出现,因此,可以从产权视角给予货币新的定义。  相似文献   

6.
一任何经济概念,都是客观经济过程的抽象,都有其特殊的质的规定性。要弄清“渠道”的真正含义或质的规定性,只有考察商品流通(从总体上看的交换)的客观经济过程,才能从中找出流通渠道产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和规定。大家知道,商品流通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不断发展的产物。在商品由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的流通过程中,必然形成一定的渠道。不同的流通形式,形成不同的渠道。恩格斯曾经指出:“起初,这种交换是在没有商人作媒介的情况下,在城市的集日里直接进行的。农民就在集市上卖出买进。在那里,不仅农民知道手工业者的劳动条件,而且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还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既是使用价值的生产和交换过程,又是价值的形成和实现过程。企业财务管理,就是利用货币形式对价值的形成、实现和分配过程的管理。其具体内容包括成本、资金、利润等。 一、成本管理 (一)成本及其管理的内容 产品成本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企业生产和销售  相似文献   

8.
目前,理论界对于货币流通量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狭义的货币流通量,指流通中的现金量;一种是广义的货币流通量,既包括流通中的现金量,又包括转结帐等其它方面的货币流通量。我们这里所要分析的,主要是狭义的货币流通量。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流通是商品流通的反映。因此,合理的货币流通量只有在货币与商品的相互关系中才能够得到科学的说明。  相似文献   

9.
最近以来,学术界对商业概念問題展开了討論。在討論中,大家的认识存在着分歧。分歧的焦点集中在商业同商品交換、商品流通的关系上。本文拟就此问題从一般意义上来談談自己的意見,不妥之处請同志們指教。一商品交换的产生和商品交換形式的发展商品交換、商品流通和商业有其一致性。商品交換是商品流通和商业存在的基础和社会內容;商品流通和商业是商品交換在不同条件下的发展形式。商品交換以商品生产为基础。但商品交換不是从古就有的经济現象。商品交换在其最初发展阶段,是采用商品——商品即物物直接交換的形式进行的。这是一种“簡单商品交換”的形式。当商品交換采用物物直接交換形式时,交換双方都  相似文献   

10.
零售商业是社会主义商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商品流通的最终环节,是把商品从流通领域推进到消费领域,直接为消费者服务的基层单位。它在执行商品交换职能,完成商品流通任务过程中,处于重要地位。马克思说:“在商品生产中,流通和生产本身一样必要”(《资本论》第二卷第144页)。“生产创造出适合需要的对象;分配依照社会规律把它们分配;交换依照个人需要把已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两类交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与价值规律问题的讨论中,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的交换是否商品交换以及它和两种公有制之间的交换的区别,是争论的焦点之一。这个问题的讨论涉及什么是商品,什么是产品,什么是“形式上的商品”等一系列问题。弄清楚这些问题,对于研究“两个过渡”中交换关系的变化和当前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作用,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社会主义制度下两种公有制之间的交换、国营企业与国营企业之间的交换以及社会与个人之间的交换都是商品关系。各个历史时期的商品都是具体的,都有具体的社会性质。但是“商品交换一般”的概念应该理解为在交换中比较产品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实行等量劳动与等量劳动交换原则的交换方式。进入这种交换的产品就是商品。商品生产存在的前提是:社会分工,从生产到消费不能完全经过直接分配来实现,以及交换有采取商品形式的必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各种商品关系,各种商品关系之所以必要,是由于两种公有制的存在和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与按劳分配有联系的经济核算也是它们存在的原因之一。在所有三种商品交换当中,交换产品的时候都发生所有权的转移。但都不是完整意义下的所有权转移。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之间的交换也是如此。在商品关系当中,劳动者用所得货币购买消费品是比较特别的,它不是商品——货币——商品,而是劳动……货币——商品。这个表述的意思是,劳动由于它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具有直接的社会性,直接表现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同作为商品的消费品进行交换。商品的消亡过程不是各种商品的商品性逐渐减弱,而是一部分一部分商品由于丧失它们存在的根据而退出历史舞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由于按需分配代替了按劳分配,消费品就不再成为商品。至于那时部分生产资料是否在一定时期内还会是商品,现在还难以断定。此外,本文对于人民公社为什么要实行自给性生产和商品性生产同时并举的方针,概括了许多有关这一问题的文章中的意见和发表了一些自己的意见。关于我国由社会主义所有制两种形式并存的局面向单一的全民所有制过渡过程中交换关系的变化问题,根据我国马克思主义者对这一过渡的发展过程的一般了解,只可能具体地作了一些分析。并且认为,为了实现这一过渡,不仅要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采取必要的步骤,而且要在交换关系方面采取必要的步骤。  相似文献   

13.
钟岩  胡立心 《经济师》2001,(9):78-79
一、商品的价值、价格和效用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的一种有用性 ,而这种有用性是人们需要这种商品的物质承担者。在商品经济条件下 ,这种有用性的取得有赖于商品交换。在货币产生前 ,这种交换是在价值相等条件下进行物物交换的。在货币产生之后 ,这种交换就以货币为媒介进行 ,这时要取得商品这种有用性 ,就必须支付货币 ,而货币本身就是一种具有价值的商品。至于商品的价值到底是多少 ,马克思认为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但由于生产方式、生产效率和市场供求等原因的不同 ,在市场中很难看到一种相似的商品其价值的体现价格完全…  相似文献   

14.
论流通经济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怎样理解流通过程对于什么是流通过程,怎样理解马克思有关流通过程的论述,在我国经济学界存在着不同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其一,所谓流通是指商品流通,即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商品货币消失了,流通也就不复存在了。因此,在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内部以及未来的共产主义经济中根本不存在流通过程。这种观点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初期曾经占居统治地位。孙冶方同志把它称之谓“无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阶段商品的发展和消亡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在“大大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一文中(见195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第七版),曾提到在我国公社化以后,国家和公社之间的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应该是发展的趋势。但对于这种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发展有无止境、何时为止境,以及如何通过发展这种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达到商品的消亡,达到由商品交换转化为产品交换的问题,则还没有进行论述。这些问题,不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在把个人对这些问题的粗浅看法提出来,一方面作为引玉之砖,希望能够引起  相似文献   

16.
<正>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经济内在矛盾的发展,产生了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货币的第一个职能,就是起着价值尺度的作用。商品交换以货币为媒介,价值表现为价格,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交换要遵循等价的原则,因此,在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等价交换中,自然要求价格与价值相符。但是,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这一客观要求,却只能在价格与价值的经常背离中自发地实现。这是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必然  相似文献   

17.
宋莉 《大陆桥视野》2013,(12):34-34,36
商品流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一切交易活动都必须借助货币资金作为支付和交换手段来实现。因此,商品流通企业除应拥有以各种实物形态存在的资金外,也要拥有纯货币形态的资金,它们是企业生产经营能够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物资是不是商品,或者准确些说,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入流通领域、在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交换的生产资料是不是商品?对于这个问题,经济理论界已经争论很久了。最近一个时期,不论是理论工作者还是实际工作者,认识上逐步趋于一致,绝大多数同志认为物资是商品。然而,假如把问题从逻辑上引伸一步,探讨一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物资流通是不是商品流通?物资流通的基本形式是不是货币(G)——商品(W)——货币(G)?  相似文献   

19.
骆耕漠同志在货币论中讨论的第一个专题是:货币是私有交换经济所独有的产物 .货币是在有了渐渐增多的私人产品为商品来生产之后才产生出来的。读过《资本论》(第一章)原著的同志都}1:道,商品的价值的特性是只能在交换中由所交换到的另一商品的物体和物量(交换价值)来计量和表现。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商品价值形态经历了四个阶段,即简单的、扩大的和一般的价值形态,最后为货币形态。为了展开讨论,骆耕漠同志引用了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章分析完货币的产生问题之后所写的一段话:"17世纪最后年间关于货币分析的一个优越的开端,已经认识货币是商品,但也仅仅是一个开端。困难的地方,不在于了解货币是商品,而在于了解如何、为何、因何这种商品方才变成了货币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于货币贮藏进行了多方面阐述.货币贮藏的产生是货币作为交换手段的自然演变,最初产生于人们追求货币权力的欲望.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生活消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所要求的技术条件、资本流通过程中遇到外部障碍、固定资本循环都会造成货币贮藏.贮藏货币作为总量货币的一部分,为资本主义生产创造了条件,是资本主义生产内在因素与组成部分.贮藏货币在与流通货币的转化中保证了货币满足商品流通需求,同时作为货币资本存在并为资本积累创造条件,维持着资本循环稳定进行.货币贮藏内在推动着信用制度的发展,并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而转变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