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战后,为揭露考茨基"超帝国主义论"的欺骗性,引导人们正确理解帝国主义理论,列宁在科学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实际状况的基础上创立了帝国主义理论.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其指出帝国主义是具有一定垄断性的、腐朽的又或是寄生的、处于垂死边缘的资本主义,具有"垄断团体产生、金融寡头出现、资本输出、国际垄断同盟产生以及全球范围内的领土大量被分割"等特征,后又形成了新帝国主义论和后帝国主义论.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中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预测以及对全世界各个国家的不同类型和性质的指认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基于全球化视角反思全球失衡的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松 《改革与战略》2012,28(5):18-21
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种社会制度形态得以实现的表现形式或工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是其真实的起点,当前现实的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客观要求,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主导的全球化,直接导致了当前全球失衡的严重后果,因此,从一开始就受到了反全球化的抗争和抵制。究其实质,乃是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为了维持美元霸权,以便对经济落后国家和地区推行新殖民主义的漂亮外衣。因此,当今全球失衡的根源乃是基于维护美元霸权的以美元本位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要想彻底摆脱全球失衡的困境,必须废除当前以美元本位为中心的极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并最终实现和谐世界的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全球化。  相似文献   

3.
文化全球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全球化"(G1obalization)一词,自20世纪80年代由西方学术界提出并开始研究以来,日益成为世界范围内政治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也成为我国理论界讨论的热门话题.对"全球化"的讨论与认识,有诸多不同的意见和看法,比如有人认为,全球化是说整个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各国之间、各地区之问相互依存.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在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关于"法律全球化"的激烈讨论,法律全球化的出现将对我国法律意识、法律观念、法律制定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法学教育领域的影响更不能忽视.该文通过对"法律全球化"的介绍,指出贵州法学教育应该如何适应法律全球化的浪潮.  相似文献   

5.
"十五"计划是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面临着在实现工业化的同时实现信息化,在建立市场经济的同时迎接经济全球化的严峻挑战;建立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基础之上的新经济,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机遇.为此,我们要认真研究新经济对我国"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从历史上看,经济全球化并不是一个新事物,它可追溯到十九世纪工业资本推动的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和20世纪70年代以前由金融垄断资本推动的帝国主义经济全球化两个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正经历着经济全球化的第三阶段,即以英国撒切尔和美国里根先后上台推行的新自由主义政策为标志而开始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全球化阶段。  相似文献   

7.
一、经济分析:经济全球化、WTO与两岸直接"三通" (一)经济全球化下两岸直接"三通"的经济分析 两岸全面直接"三通"是两岸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内在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两岸经济体之间的交往与合作规模日益扩大,且有进一步增强的必要,特别是对台湾经济而言,大陆市场是其全球化的现实利益所在.变革两岸经济体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方式,实行两岸全面、直接"三通",进一步破除两岸市场壁垒,促进贸易、投资的自由化与便利化,成为两岸经济体进一步参与全球化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地方化: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全球化的基本内涵 1、全球化的含义.由于研究的角度和目的的差异,对全球化有不同的看法.目前比较有权威性的看法有以下几种: 全球化就是"思维的全球化和行为的全球化",但是对于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涵义,对于工业化国家而言,全球化是指怎样充分利用可得的劳动力、资源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通过协作或直接投资获得经济要素,是发达国家站在世界顶端需求发展.而对于发展中国家,全球化则意味着怎样更好的开放保护政策,更好的充分利用外资和重新改建组织,以达到能够在世界市场中存在和发展①.  相似文献   

9.
据有人考究,"全球化"作为一个术语最早是由 T.Laiwei(莱维)于1985年提出来的,自那时以来,"全球化"概念凸现,成为社会科学领域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言必称全球化,成为一种时髦。近年来,"全球化"以其先声夺人之势迅速成为跨世纪的显学,在学界形成了可喜的争鸣场面。迄今为止,对于"全球化"的涵义,已没有太大的分歧。但围绕着全球化的影响及其未来发展前景,仍然是见仁见智。从总体上来说,目前已形成了悲观主义与乐观主义的分野。1.乐观主义者对全球化的未来抱着一种美丽的憧憬,认为全球化意味着一种"世界大同"的实现,一种人类普遍的自  相似文献   

10.
据有人考究,"全球化"作为一个术语最早是由T.Laiwei(莱维)于1985年提出来的,自那时以来,"全球化"概念凸现,成为社会科学领域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言必称全球化,成为一种时髦.近年来,"全球化"以其先声夺人之势迅速成为跨世纪的显学,在学界形成了可喜的争鸣场面.迄今为止,对于"全球化"的涵义,已没有太大的分歧.但围绕着全球化的影响及其未来发展前景,仍然是见仁见智.从总体上来说,目前已形成了悲观主义与乐观主义的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