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区域性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工业化的快速扩张与推进同粮食安全保障程度的提高存在明显的矛盾和冲突,这种情况在我国工业化先进典型地区广东省表现特别突出。因此,从多方面深入分析研究广东省工业化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促进二者的协调发展,既具有区域性的战略意义,又具有全局性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粮食供给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粮食价格却节节攀升。对比国内大米价格与国际市场大米价格变化轨迹表明,国内外大米市场价格变动方向具有一致性,但价格上涨幅度却有根本性差异。国际米价持续上涨和国内大米价格缓慢上升可能会对区域性粮食安全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胡亭亭 《乡镇经济》2009,25(12):53-56
安徽是农业大省,如果出现粮食安全问题,不仅会给安徽省的社会稳定带来重大影响,同时也会对全国的粮食供应造成不利影响。文章认为影响安徽省粮食安全的是耕地数量和质量不断下降、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和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等四个因素,并提出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4.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农地非农化问题。比较各种类型的已经进行工业化的国家处理农地非农化的措施,可以帮助找到适合我国工业化处理农地非农化问题的办法:土地尽快规模化,推动农业产业化;建立“都市圈”集约利用土地;采取农地分类分区管制;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保护农民利益。  相似文献   

5.
浙江农村工业化的发展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民在人多地少、各种自然资源匮乏、国家投资又严重不足的工业化条件下,从自身省情出发,尊重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注重激发民间的创业热情,依靠民间力量的内源积累走出了一条以社会分工细、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块状经济”为显著特征、富有特色的农村工业化道路。认真分析和总结浙江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历程及其经验,可以给我们提供许多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通过构建粮食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对新疆粮食的安全程度进行科学分析及警情预报。选择能反映粮食安全与否的预警指标体系;根据可能发生的粮食不安全或风险的不同程度及其影响,对警情指标进行警级分类和警限确定。根据目前或预测的警情指标落在何警区内,发出相应的警示灯信号,直观地显示出粮食安全状况,并提出相应的确保新疆粮食安全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7.
金花 《特区经济》2011,(12):119-121
对国内外高技术开发区的基本规律与趋势进行研究,有助于推动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国内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3个时期,即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其发展的基本规律主要表现在:注重以先进理念引领规划编制工作;政府统一调控土地市场与开发管理;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人口和产业集聚;超前建设基础设施并注重完善环境;以多元化投融资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未来发展的启示有:加突显城区功能和发展定位;更加突出产业集聚和支撑力度;更加体现以人为本和生态文明;更加注重循环经济和环境保护;更加突出国际化和数字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整个中国的老龄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直接造成农业人口老龄化,直接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特别是粮食安全。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对农业适龄劳动力的能力培养,加大对农业的直接补助,提高全社会对农业的重视程度,实现农业进步,保障粮食安全。文章具体分析了基于粮食安全的农业人口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推行股票期权激励的负面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初,美国以及其他一些工业化国家相继把股票期权这一衍生金融工具引入企业的经营管理,并将其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对企业经理人的激励约束手段,通常被称为股票期权激励或股票期权计划.近期以来,关于在我国推行股票期权激励的呼声愈来愈高,财政部已选择联通等上市公司进行试点.笔者认为,在企业管理中推行股票期权激励需要具备一定的市场环境条件,而目前我国尚不具备这些条件,若现在就推行这种激励方式,其负面效应反而会大于正面效应,不利于我国企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拟就其在我国现今市场条件下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工业化路径转换的历史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中国工业化的历程表现出它经历了三次道路选择,即:20世纪50年代选择的以“单一公有制”为基础的“优先发展重工业”道路;80年代选择的以“改革开放”为基础的“外延型全面发展”道路;世纪之交选择的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种历史性的选择,既是特定环境和经济发展阶段的产物,同时也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在工业化问题上已经成熟起来。但是,由于中国是一个人均资源匮乏、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人口大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转换仍将是一个艰难的调整和较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耕地非农化不仅会因耕地的数量减少而使粮食产量减少,还会因其质量下降而使粮食产量降低。在计算全国耕地数量减少导致粮食减产的基础上,探讨了耕地质量下降导致粮食减产的计算方法,并据此估算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耕地非农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目前这种损失每年高达6 000万吨左右,损失率约10%。  相似文献   

12.
扩大对沿海地区的招商引资,试图吸引大量的外来要素和产业转移,是目前大多中西部地区解决发展动力不足的方法,然而,仔细看来这并非良策。近年来国内外崛起的企业集群值得中西部借鉴。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是现代化应有之义和基本之策。已实现现代化的国家都是工业化国家,城镇化率高,农业现代化也达到相当水平。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但仍将长期处于发展中阶段,作为13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现代化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需要立足国情,探索前进,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14.
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的粮食安全战略,为立足新发展阶段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依据。从理论逻辑出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既要统筹协调好五对逻辑关系,又要从党的宗旨、社会主要矛盾、发展的目标任务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四个维度来深刻认识。从历史逻辑出发,回顾了建党百年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实践探索、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从实践逻辑出发,在迈向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中,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短期面临着粮食供需结构分化问题;中长期内部发展面临保产能稳增长的难点压力与粮农和粮食主产区的短板弱项,外部供给则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引致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立足新发展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基于中国的国情、世情、农情、粮情,应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把握好土地的长期稳定性和发展灵活性的平衡,使农业生产关系更适应农业生产力发展;促进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和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共同赋能粮食产能;率先实现粮食主产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粮农收入,促进实现共同富裕;优化主产区、产销平衡区、主销区布局,共同扛起粮食安全“国之大者”政治责任;加大财政金融支农力度与风险监测,提高粮食产业风险保障水平;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完善粮食流通与储备体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粮食更高品质消费需求;提高国际贸易与关键物流通道掌控力,共同维护世界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5.
水稻在我国粮食安全中的战略地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水稻生产与保障粮食安全联系起来,结合水稻占粮食总量中的比重、种植范围、耕作体系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水稻在我国粮食安全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本保障.近年来,云南省粮食生产基础薄弱、资源环境压力大、粮食供需矛盾突出的局面没有改变.当前,国际粮食价格以较快速度上涨,无疑将加大云南省粮食安全的风险.面对国内外粮食安全形势发生的新变化,文章从森林食品的角度重新认识云南省的粮食安全问题,针对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对保证云南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吴振华 《乡镇经济》2009,25(10):88-91
粮食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话题。我国耕地不断减少以及人口不断增加的现实情况,让我国粮食安全问题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文章基于影响我国粮食供给因素的分析,对维护我国粮食安全提出建设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区工业化是国家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型工业化是新时期农区工业化的发展方向。总结农区工业化实现过程中的一些弊端,加快农区新型工业化发展,制度创新,改善产业结构,增强科技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论文从经济总量指标、结构指标和相关指标中选取人均生产总值、非农产值比重、非农业就业比重、城市化水平、外贸依存度和信息化水平六个主要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来测度全国31个省区市工业化综合水平指数,并通过聚类分析对中国区域工业化水平进行分类,发现区域工业化水平与区域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产业集群发展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居民对家政服务行业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加。2011年5月发布的"家七条"等行业扶持优惠政策标志着北京的家政服务业已进入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本文通过梳理家政服务的概念、发达国家的经验,为北京打造适应当前发展需求的家政服务体系提供了较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