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广东中山市南朗镇崖口村是珠三角仅存的"公社大队",至今未分田到户,仍实施集体劳作。种田挣工分一天挣172元崖口村共有3000亩农田,户籍人口3310人。多年以来,崖口村的水稻种植以满足自身粮食需求为主要目的,保证村民在任何时候都有饭吃。村民可选择在村里种田挣工分,开工一天平均可挣172元。以2013年东二队的工分为例,最高工分的可达9762分,低的也有5000多分,按照分值每10分20.6元,村民这一年的最高  相似文献   

2.
悠悠会计情     
家里排行老大的我,为了挣工分归还欠生产队(现在的村民小组)的超支款,不得不告别心爱的学校,从小学四年级的阶梯上辍学回家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善心如佛的生产队长,看看我稚嫩的童体有些吃不消,就安排我白天放牧,晚上当记分员。每3天记一次工分,每月协助生产队会计结一次工分。虽说是生产队,但规模不小,有近60家农户,分布3个自然村,每月月底到生产队会计家结计工分不少于3天。春夏秋冬把算盘珠子拨得啪啪响,将250多本工分手册翻得毛绒绒的。最头疼最费劲的是年终决算,那可是真较劲儿。为了一分钱平账,少则查半天,多则查几夜。当时我埋怨过戴…  相似文献   

3.
1980年,我高中毕业后回乡担任生产队会计.集体化大生产的年月,农民靠挣工分养家糊口,生产队的会计按照工分和人口情况,一年进行两次预分、一次决算,业务量非常大,主要靠算盘算数,速度慢且精确度低.有人戏称:"桌上账簿一大码,草稿纸要好几沓,加减乘除算盘扒,汇总表格要天把,一年到头没休假."  相似文献   

4.
愧对舅舅     
我的家乡是湖北江汉平原上一个叫小南海的村子,我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那里度过的。儿时的时光里似乎有太多的苦涩,而我记忆中的舅舅,对我们家恩重如山的舅舅,却让我无法忘怀。七十年代初,我们家已是一个有10口人的大家庭了:我们兄弟姐妹7人,加上父母和奶奶。那时还在搞大集体,我们家人多劳力少(仅父母两个劳动力),父母辛辛苦苦一年干到头,所挣工分根本就够不上一大家人的支出,年底别人家“分红”(进钱)  相似文献   

5.
萤火虫     
当送完最后一张逾期贷款通知单时,天已黑了。 月光照映着缥缈的薄雾,从山林、田野升起,路上已没行人,我走得很快。忽然,一亮点在我前面闪了几下,哦,原来是一只萤火虫。我便想起了儿时妈常教我的一首歌:“萤火虫,点灯笼,飞到西,飞到东,照我娃回家,别让他迷路。”想起这,我才意识到好久未回家了…… 幼时,父亲一身风湿病不能出工,家里全靠母亲挣工分维持生活。既要养我们兄弟,又要为父亲治病,拉下了队里不少的债,每年都是队里的倒找户。那时,看同龄人高兴地上幼儿园,我便缠住母亲说我也要去。母亲便哄我:“乖儿,莫去,你去了要扣妈的工分。”我便再没提过。以后便天天割草放牛,因为年底每条牛也要算工分  相似文献   

6.
记得刚懂事时 ,那时乡称人民公社 ,村称大队 ,村民组称生产队。父母亲为了挣工分 ,便把我带到田头 ,让我自己爬滚。每当日薄西山 ,大人们将要收工时 ,总会看到一个人拎着一把长长的、沉沉的黑算盘 ,准时来到田头记下他们的工分。听父母讲 ,那人就是生产队的会计。那时 ,我对会计有了初步印象。到了上初中时 ,我们这里已经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村民组已经不设置会计了。有一年暑假 ,为了调整耕地 ,村里急需丈量土地 ,但原生产队会计已经作古 ,当时我们村民组很难找到一位会丈量土地的人。有人建议去邻队高薪聘请会计 ,就在大家犹豫不决…  相似文献   

7.
我自1962年起干会计这一行,至今将近40个年头了。几十年的会计生涯中尤其是70年代以前给我的印象最深。那时,村里是生产大队和生产队,当大队会计很辛苦,事情多,任务重,不分白天黑夜一天忙到晚没有休息时间,搞计划、定制度、制报表、算分配,全由会计来做,白天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挣工分,晚上记账算账不计报酬。在那艰苦的岁月里能坚持把会计工作做好,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有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近40年的工作实践使我体会到,要当好一名村会计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无悔的选择     
转眼在会计工作岗位上已度过了六个春秋,回想六年来走过的风雨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同行的冷潮热讽,个别群众的谩骂,亲人的不理解,真有下辈子都再不想干会计的念头,可面对如今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和变成铅字的作品,却有一种欣慰感。1993年,我由一个在乡镇企业从事水电安装施工的技术人员,被推荐成为村委会会计,新的工作环境,让我觉得很不适应,原先同事朋友的不理解,说我是钱挣多了官瘾发了,加之我从来就没有接触过会计工作,工作上常出差错,经常是围着一堆错账打转转,整天忙得不可开交,真觉得这个工作太没意思了。就在我山穷水尽之时,村上…  相似文献   

9.
老爸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会计,在农村这块沃土中已整整工作了四十年。回顾往事,我有所感慨,是什么精神和力量使老爸在农村最基层岗位工作这么些年呢?我以为,一是朴实的人品;二是扎实的基本功。有了这两点,老爸在农村扎根成为十里八村受尊敬的人就不足为奇了。朴实是农村人的一大特点,也是老爸经常教育我的一个尺度。几十年的耳濡目染,也成了指导我工作的标准。说起在农村当会计,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从关系到群众命根儿的“工分”说起就是其中的一例。当时流传着一句话:工分工分,社员命根儿。人们全凭累计的工分年终结算分些钱来维持生活,有…  相似文献   

10.
<正>改革开放前,昆山既是太湖泄洪走廊、血吸虫病严重流行的地势低洼地区,又是较长时间在苏南地区只生产稻麦油和鱼虾的典型农业县。那时,工业上只有几家为农服务的农机、化肥、农药厂和生产镰刀、铁搭、钉耙之类的小作坊;农业满目是面对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弯腰驼背挥舞着铁搭锄头的场景。"农民靠挣工分吃饭,城乡人民穿衣凭  相似文献   

11.
闫永喜是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镇党委书记,是全区的传奇人物,也是京郊十大新闻人物之一。要说这闫永喜咋个传奇法儿?您听我往下说。第一奇:他扔下一年六七十万元不挣了,高低要把冯村弄富了闫永喜脑瓜儿特灵,更敢干。19岁的时候,冯村集体有一个饭馆儿,让谁包谁不敢包,他找到干部:“我包!”这一包可就发了,干五年,小饭馆就变成了两层小楼了。他那饭店一年挣六七十万呢!穷闫永喜一下成了冯村首富了!  相似文献   

12.
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通俗称为"分田到户"。我们小队当时是"分田到户"的试点队,我有幸亲历了"分田到户"的全过程。说起"包产到户",从客观上讲是历史的必然。1982年的春天,乡里要在我们小队搞"分田到户"的试点,要我们小队总结经验,向外推广。起初,改革并不一帆风顺,障碍主要来自传统观念。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开始实行合作化,大家早已习惯以小队为单位的集体化生产模式,一说到"分田到户",大家  相似文献   

13.
<正>根,深扎大地。干,穿越千年。冠,伸展两个世纪。枝,搭连三个时代。叶,飞舞七千三百天。一片叶,一个我;一棵树,一个家。根深才能蒂固,枝繁才能叶茂我,尽情地汲取着来自根、干、枝的营养,自由地呼吸成长。枝头,为我绽放春的生机勃勃;树冠,为我遮蔽夏的骄阳似火;树枝,为我沉淀秋的真实饱满;无数片的叶,集聚你我的能量,笑傲冬的风雪冰霜。这棵树,也许不是那么的参天高耸,能够遮风避雨,足够。  相似文献   

14.
如愿以偿     
上学时,我就特别羡慕大队会计。那时正是人民公社年代,社员们天亮出工,天黑收工,风吹日晒,而大队会计每天不起早不贪黑,坐在办公室里,同社员们相比,幸福多啦。  毕业了,我参加了生产队劳动,我看到大队会计常去生产小队,检查指导小队会计工作。当时给我的印象是,大队会计是生产小队会计的老师,懂得多,业务通,而且有“文人”的“气质”,我心里非常崇拜。后来,我进人了大队领导班子,担任过民兵连长、党支部副书记、书记等职务,每天都同会计打交道。我发现会计平易近人、态度和蔼,懂得政策多,坚持原则,精打细算,善于管理,深受群众的好评。我认…  相似文献   

15.
李南 《致富之友》2004,(2):47-48
挣阳光下的利润郑雷在市内最大的商场开了一间皮装店。皮装市场很不规范,一些商家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漫天要价,坑蒙消费者。你黑我也黑。几乎所有的人都这样搞,皮装市场形成了恶性循环。而郑雷却坚决不这样干,他一开始的做法就是“货  相似文献   

16.
天津宁河县大北乡船沽村七队织物厂于1981年建成投产,生产化肥袋。全厂有简陋厂房100平米,织物机等小型机器13台,总值24,686元,工人85名,其中本队社员70人,挣工分,外雇15人,每人每月工资30元。由于经营管理不善,技术不过关,产品销路不畅,致使生产萧条,全年产值仅6万元,与成本、外雇工人工资等各项开支刚好相抵,生产队还要为70名社员白白搭进全年工分14.5万分,合款18,375元。干了一年赔本1.8万多元,小厂濒临下马的绝境。1982年这个生产队实行了大包干责任制,干部、群众经过研究协商,决定以投标的方法,把织物厂承包出去,规定承包者全年给生产队交利润5,000元,机器和简陋厂房折旧费2,468  相似文献   

17.
<正>严宏昌、严金昌、关友江、严立华……40年前"贴着身家性命"干起"大包干"的18位庄稼汉,如今只剩下10位,多数已年逾古稀。40年前,在"不许包产到户、不许分田单干"的年代,严金昌曾因在房前屋后种几分地的生姜大葱辣椒、养了几口猪,被连续批斗三四天。干活"大呼隆"、分配"大锅饭",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一年挣的工分只能分到百把斤粮食。  相似文献   

18.
农民     
物价上涨,超出人们的想象,尤其是粮食!大米从七、八毛钱一斤涨到一块五、六!粮价的上涨给农民带来了希望。在家务农的心便更安定了,在家干总比在外于舒服,外面人生地不熟,还看人家脸色,鼓一肚子气才挣一点点钱。在外打工的也回来务农,你看县城的火车站人来人往,看他们朴实无邪的面孔和大包小包的行囊便知他们肯定是返乡的农民。  相似文献   

19.
办学扶智,让贫困户掌握脱贫技能 我首先是农广校受益者.2010年开始,我把之前做家具赚的200多万全部投到了看上去并没有"风险"的农业产业上.一干就是5年,我的产业就像进了ICU的病人,只有出气,没有进气,辛苦十几年挣的钱几乎全赔了进去.正在迷茫时,武汉市东西湖区农广校举办了一期国家级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七个日夜的魔鬼...  相似文献   

20.
通江县朱元公社的杜天锡,被群众称为"天麻王".说起来还有一番曲折的经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杜天锡全家拴在土地上.他体质差,力气小,妻子病,拖累重,工分挣不多,分配低标准,年年吃受气粮.三中全会以后,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这个"老倒补"的一技之长,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他先向生产队承包了银耳、木耳生产,后来又与邻近的陕西省梨坝公社签订了技术联产合同.在队里超包产,在陕西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