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迅速发展的今天,怎样防范和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促进中小金融机构健康发展?这是地方各级党政和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问题.诚然,对于担负着监管职能的中央银行来说,更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和探讨的重要课题.人行武汉分行成立两年来,在做好对国有商业银行日常监管的同时,重点加强了对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的监管和风险处置工作.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调整,甘肃省县域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进行了大量的撤并,给县域经济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的战略收缩,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加快甘肃省金融业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县域金融机构服务体系,全面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和质量,更好地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已经成为甘肃银行业当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 对于中小金融机构,目前国内没有统一的定义.一种比较普遍的认识是,除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外其余都是中小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4.
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成因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姜应祥 《中国金融》2000,(1):15-16,18
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多元化经济结构对金融服务的需要,我国中小金融机构迅速发展壮大,目前中小金融机构(指国家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之外的非证券、保险类金融机构)约占有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独特的支持和推动作用。但与此同时,由于发展策略和管理等方面的诸多因素,中小金融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部分地区的中小金融机构甚至出现了严重的支付风险,对经济金融的发展和安全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防范化解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并促进其持续发展,在当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中小…  相似文献   

5.
中小金融机构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我国现有中小金融机构普遍存在着资本金不足、体制落后、不良资产过多等问题,制约了其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作用的有效发挥.我国加入WTO后,国内中小金融机构必将受到来自外资银行的强烈冲击.因此,从发展我国中小企业的需要出发,就必然要求构建完善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加强中小金融机构的体制建设,为中小金融机构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6.
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相比,中小银行还面临某些特有的金融风险,更需要关注. 偏小的规模导致的各种竞争劣势与风险.首先,偏小的规模将影响中小商业银行在公众心目中的信任程度和信用评级.其次,偏小的规模将决定该银行是否达到规模经济,从而决定这类金融机构与其他金融机构进行成本竞争中是否处于有利地位.第三,中小银行缺乏自身的联行系统,其大部分结算需要通过人行或者其他国有商业银行代理,结算时间长,手续复杂,结算手段单一、落后直接影响了中小银行的信誉和竞争力.第四,偏小的规模也诱发中小金融机构粗放式经营,盲目扩张,表现之一就是存款虚增现象.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金融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金融改革力量的推动下,我国金融机构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不论在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我国基本形成了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和协调发展的金融组织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国有商业银行与中小商业银行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为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借鉴经验及支持;另一方面,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促进金融领域的合理竞争,  相似文献   

8.
一、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整体规模仍然偏小2000年,国有商业银行总产均值是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近15倍,到2004年下降为不到10倍。在两大类商业银行总资产规模均递增的趋势下,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规模扩张的速度虽然明显高于国有商业银行。但整体规模明显偏小。  相似文献   

9.
有效化解中小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探究中小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化解途径,对于中小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以及整个金融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小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产生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其次对中小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化解途径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10.
再论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小金融机构在对中小企业融资上的"小银行优势",之后探讨了当前我国中小金融机构未能给予中小企业足够金融支持的原因.作者认为,中小金融机构仍然是中小企业融资的最佳方式,并大胆地提出了通过立法限制中小金融机构的经营地域和发展规模及限制其为大企业融资等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小民营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或今后我国经济所有制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金融业对此也倾注了大量心血,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从对平凉市、崇信县所辖部分中小民营企业和有关金融机构调查情况来看,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这些问题既表现在民营企业方面又表现在金融机构方面,这两个方面的问题相互交错、共同作用,制约了金融机构信贷业务的发展,又给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造成困难.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中小民企"弱不经风",金融机构融资畏难.  相似文献   

12.
论现阶段我国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金融机构的出现和发展对我国加强金融体制改革 ,实现经济增长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存在的缺少政策支持、地方政府行政干预等诸多因素 ,制约中小金融机构发展 ,特别是加入 WTO后 ,它们将面临来自国有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的双重竞争。故此 ,中小金融机构发展需要从自身改革和加强外部配套措施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当前,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集中问题较为突出,如何正确认识并采取相关策略是当前亟待探讨的课题.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信贷集中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四点解决信贷集中有关问题的对策建议,即中央银行应加大"逆向操作"的力度,支持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按照"区别对待,效益优先,分类授权"的原则,完善目前的授权机制;中小金融机构应准确把握市场定位,及时拓展生存空间;大力促进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解决中小企业担保难的问题,解除银行投入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14.
新常态经济下,我国的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面临越来越复杂的市场环境。"一带一路"政策的提出为我国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何针对"一带一路"背景下在我国中小机构跨区域合作中出现的问题,确定适合我国中小金融机构跨区域合作的具体范围,为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创建良好的氛围,加快中小金融机构向国际进军的步伐,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一)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问题。从国际利率市场化初期看,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金融机构生存竞争是一次严重考验,金融机构的市场占有份额将会有一个重新定位过程,美国在利率市场化头几年,关门倒闭的中小金融机构达到数百家,从最近央行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中小金融机构资产质量还赶不上四家国有商业银行,这种规模小、不良资产占比重的中小型金融机构所受利率市场化的强烈冲击是不言而喻的。利率市场化初期金融部门应切实防范金融风险,设置金融防范预警线,以便金融市场能承受  相似文献   

16.
《时代金融》2019,(6):171-172
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过程中,推动了中小金融机的发展,有利于中小金融机构的转型升级。中小金融机构逐渐呈现着多元化的运营模式,基本上实现了多渠道的融资活动。中小型金融机构在发展中不断的丰富内容,完善系统,有着新的时代内涵与价值。基于此,文章主要对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综合实际状况,基于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的关系与优势特征,提出了完善对策与手段,希望可以推动中小金融机构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对于那些经营差、风险大的中小金融机构如何实施市场退出,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保持金融秩序稳定,就成为我们当前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在对中小金融机构市场准入的背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中小金融机构退出需要遵循的几条原则,探讨了中小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方式,并就进一步完善中小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学者们呼吁设置中小银行等类似金融机构,不外乎两个原因:一为中小企业开通融资渠道,二是要打破国有商业银行对专门设置中小银行,我们可以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和现存国有金融机构现状分析中小金融机构的设置问题.  相似文献   

19.
1998以来,随着广东国投的行政关闭,拉开了广东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序幕.进入1999年,随着金融监管的进一步加强,(以广东为例)对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也全面铺开,宣告了高风险的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大规模的市场退出.2000年部分国有商业银行为适应改革开放,应对WTO的需要,对部分机构网点进行了撤并,也宣布部分网点从市场退出.事实上,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产生了正反两个不同的效应.本文拟对此问题从不同方面作简单剖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给出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关于资本充足率的定义及最新的发展特征,同时还分析了我国中小金融机构资本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提出了中小金融机构完善资本金补充机制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