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跨国投资中的政治风险,主要源于东道国出于国家安全等政治因素考虑,所采取的限制外国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诸多显性或隐性障碍。一国外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是以维护国家安全为核心内容的外资准入审查制度,但是在其实际运作过程中却因受到美国国内政治诸因素的影响,成为中国跨国公司对美直接投资活动中遭遇政治风险的原因之一。而美国国会政治、利益集团及意识形态等政治因素,在美国外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运作中对政治风险的产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一、中国企业对美投资与安全审查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FDI)快速增长,2013年非金融类直接投资901.7亿美元,同比增长16.8%,成为世界对外直接投资大国。截至2013年底,中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达5257亿美元,投资项目5090个,遍布156个国家和地区。美国是中国第二大对外投资目的地,2003-2013年,中国总计对美投资135.8亿美元,占中国  相似文献   

3.
美国国家安全审查法律制度由《国防生产法》第721节、《艾克森一弗洛瑞奥法》和《外国投资与国家安全法》等法律组成,由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实施,对美国国家安全起到全方位有效保护的作用,但对于中国企业在美实施的外资并购,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投资贸易壁垒。我国应借鉴美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尽快颁布相关立法,建立专门的外国投资委员会,扩大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的范围。  相似文献   

4.
美国对外资进入的安全审查制度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美国对外资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并以此为借鉴,提出我国建立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中美经贸关系中的重头戏始终是贸易,双边投资仅是配角且以美国对华投资为主,中国对美投资非常有限。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国际收支统计口径,最近几年中国对美直接投资呈迅速扩大之势,尤其在2016年中国对美直接投资达到103.4亿美元,首次超过了美国对华直接投资(94.7亿美元)。中国成为仅次于欧盟、加拿大、日本和百慕大的在美第五大投资者。2017年特朗普上台,中美关系进入新的调整阶段,其内外政策的调整以及中美关系所存在的不确定性必然会影响中国对美直接投资发展趋向。本文从新发展、新机遇和新挑战三个角度分析了中国对美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6.
美国对外资进入的安全审查制度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铁山  詹政  冯宗宪 《经济纵横》2007,(12):76-78,69
本文分析美国对外资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并以此为借鉴,提出我国建立外资安全审查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加拿大大幅修改原本比较宽松的外资审查政策,逐步强化对外国投资的国家安全因素审查、不断加强对关键矿产行业的监管,外资审查程序日益与发达经济体趋同发展。这将使中资企业对加拿大投资的不确定性风险加大;中资企业投资加拿大关键矿产行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对加拿大投资将承受更严苛的审查;同时,加拿大与美国、欧盟和英国等发达经济体外资审查制度的趋同化发展,中资企业对外投资压力倍增。对此,建议投资者及时跟踪研判加拿大外资审查制度的变动情况,适时转变投资形式;相关部门及时出台政策指引,厘清政企关系,发挥政府协调作用;同时还应持续完善中国的相关法律制度,以及利用国际多双边条约,维护中资企业合法权益,降低外资审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杨杰 《经济研究导刊》2010,(27):163-164
用外商直接投资,是中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多年来,随着中国利用外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外资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日益明显。投资流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动态相关性决定了中国在布局产业结构时,必须考虑到外资流向带来的影响。因此,分析中国利用外资产业分布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外资产业政策,加强引导外资的产业导向,对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到美国进行投资,但其中一些遭到了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的国家安全审查而被否决。特别是在FINSA后,美国的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无论是实体审查还是程序上都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在新变化下,中国企业应加强对收购企业性质的考察,利用好审查中的澄清程序以及正确应对非正式磋商程序等多种方法来适应CFIUS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0.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商直接投资(FD I)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可从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安全两个角度来考虑。外资增大了中国环境资源压力;削弱了国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剧了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对中国金融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要合理利用外资,提高外资质量、控制外资规模;优化引资结构;取消超国民待遇,制定反垄断法;建立外资运行监测机制,适当控制外汇储备过度增长。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我国颁行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度量中国外资准入政策变化,以探究政府外资准入政策变化如何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利用2002年外商投资准入政策变化,结合1998—2006年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估计了政府外资准入政策的变化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我们发现,在2002年之后外资进入受到鼓励的行业外商投资企业数目年均增长率比2002年之前高出25.29%,其中约10.42—16.45个百分点的增长率来源于政府的外商投资准入政策变化的作用。这一结果表明,我国政府对外资采取的开放政策有效地推动了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  相似文献   

12.
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增长强劲。对中国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对现有研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2005—2009年中国与51个对外直接投资东道国面板数据为样本,考察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研究发现:东道国资源禀赋、技术禀赋、基础设施条件、外资开放度及与中国的贸易联系等因素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具有显著影响,而东道国市场规模、工资水平、汇率水平和地理距离等因素的影响并不显著。据此本文提出促进和优化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外资投资我国银行业是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方式.本文从外资投资国内银行业的现状出发,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角度分析了外资投资国内银行业的动因,进而通过分析外资投资国内银行业对我国银行业乃至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安全有效利用外资发展国内银行业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东盟在华直接投资对中国与东盟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的方法,研究了东盟在华直接投资对中国与东盟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东盟对华直接投资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的进出口贸易。同时1984-1997年的回归结果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进口的贡献率大于对出口的贡献率,而1997-2003年的回归结果却表明外资对出口的贡献率反而超过了对进口的贡献率。总的来说外商直接投资对贸易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锐 《资本市场》2012,(10):65-67
<正>中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FDI)总是在如此纠结与矛盾的情景生态中踟蹰前行,以致形成在美国庞大外资版图中,中国投资仅占1%的尴尬格局。继续撑大中国对美直接投资的半径,不仅需要在宏观层面增强中美两国的政治互信,还需要排除来自美国国内纷繁复杂因素的干扰,同时更需要中国企业进一步历练在美国资本市场存续的素养与技能。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际投资保护主义不断发酵升级,美澳等国通过立法纷纷加强各自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而以俄罗斯为代表的其他国家也纷起效尤,对外资收购关系其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企业实行严格的监督和审查。本文主要介绍了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对中资企业如何应对俄国家安全审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税收政策的变动是否会导致大量外资撤离中国,转向周边低税国家和地区,从而大大减少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总量,并进而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呢?文章从税收优惠对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有明显作用、税收优惠对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没有影响和税收优惠对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有影响,但不明显等三个方面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8.
美国在中国的直接投资为什么这么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导言 美国长期以来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来源,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接受国,是1993年来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外国直接投资接受国.然而,中国接受的大部分外国直接投资并非来自美国,而是来自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香港.如表1所示,当中国在其引进外资最繁荣的1992-1996年,美国在中国的直接投资不到8%,而同期美国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达41%.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为了吸引外资制订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但是这些政策的有效性受投资来源国税制的影响。当投资来源国实行豁免法和饶让法时,中国的税收优惠政策能够增加跨国投资者的税后收益,起到鼓励外资流入中国的作用;当投资国实行抵免法时,中国税收优惠政策可能会全部或部分地失效。美国作为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来源国实行税收抵免制,由此产生的中国税收收入流失的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华 《当代经济科学》2004,26(5):97-100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问题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从外资的区位变化与聚集效应、外资的溢出效应与机制、外资对中国市场结构的影响及其投资战略分析、中国利用外资政策的有效性及其变迁路径、利用外资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博弈、投资者甄别机制与国内企业自生能力的建立等几个方面对国内2003年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